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
实施意见方案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为深入落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意见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忠实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深入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建设生态强城市,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低碳发展为关键,着力构建清洁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促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绿化变革,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二)工作原则
——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坚持一盘棋,强化总体部署,发挥制度优势,压实各方责任。鼓励各地区、各
领域主动作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节约优先,源头管控。坚持全面节约战略,推动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持续降低,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加快形成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生
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间格局。
政府引导,市场发力。加强政府政策引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
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健全投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以及碳排放权等市场化机制,形成有效激励约束。
——先立后破,防范风险。科学、稳妥、有序把握工作节奏,增强风险防控意识,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众正常生活的关系,确保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实现安全降碳。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绿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
标任务;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45.8% ,森林蓄积量达到11.02亿立方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干瓦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46% ,森林蓄积量达到11.41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到2060年,绿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新境界。
三、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低碳转型
(三)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
导向和目标任务全面融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强化空间规划基础性作用和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地方各级规划的支撑保障。加强各级各类规划间的衔接协调,确保各地区、各领域落实碳达峰、碳
中和主要目标、发展方向、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协调一致。
(四)强化"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绿低碳导向。加强"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衔接,在"一主""双廊""双带""双线""双通道""双基地""双协同"布局实施过程中,强化绿低碳发展导向和任务要求,持续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生产力和公共资源布局,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五)加快形成绿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资源循环利用与节能减排的协同效应。扩大绿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倡导绿低碳生活方式。实施绿低碳发展国民教育。开展绿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
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六)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农业绿发展,促进农业固碳增效。鼓励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制定碳达峰方案,明确碳达峰时间和碳达峰路径。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巩固去产能成果。推进工业领域绿化改造,推广应用绿低碳技术、工艺和装备。加快服务业绿转型,提升服务业低碳发展水平,探索数字化方式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服务业发展。
(七)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采取强有力措施,建立高耗能高排放项目长效管理机制。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等相关规定,
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延伸产业链,促进提质增效。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绘项目,需按国家要求先纳入相关领域产业规划。严格执行国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耗准入标准。加强产能过剩分析预警和窗口指导。
(八)发展壮大绿低碳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环保以及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装备、商用卫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行产品绿设计,构建绿制造体系。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低碳产业深度融合,鼓励新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
五、加快调整能源结构
(九)强化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双控制度。坚持节能优先,严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探索推进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加强产业布局、结构调整、节能审查与能耗双控的衔接,对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完成形势严峻的地区实行高耗能项目缓批限批。强化节能监察和执法,开展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分析预警,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加强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
为什么不建议年轻人做碳14
(十)提升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耗,提升数据中心、新型通讯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效水平,推广应用高效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健全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体系,落实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加强能效对标达标,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行能效〃领跑者"制度。
(十一)严格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降低煤炭消费比重,"十四五" 时期
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石油消费"十五五"时期进入峰值平台期。严格审批(核准、备案)新增耗煤项目,实行煤炭消费指标管理和减量替代管理。严格控制煤电装机规模,加快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有序关停改造分散燃煤锅炉和小火电,逐步减少直至禁止煤炭散烧。因地制宜推进煤改电、煤改生物质。开展油页岩勘查,进一步加强油页岩原位等技术攻关,推进松原国家油页岩先导试验示范区建设。强化风险管控,完善煤炭供应体系和应急保障能力,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
(十二)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我省西部地区丰富的风光资源和盐碱地、河滩地等未利用土地资源,推动骨干企业整县推进、集中连片开发,利用城市直流和"城电南送〃特高压通道等电力外送条件,全力推进西部国家级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建设,打造"陆上风光三峡"。加快"绿电"示范园区建设,提升清洁能源本地消纳能力。推广干热岩地热采暖示范工程,
打造"全域地热三峡"。稳妥实施核能供热示范工程。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打造涵盖技术研发、装备制造、资源开发、应用服务的完整储能产业链,推动储能设施建设。实施氢能开发利用工程,加快"地方氢谷"建设,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
(十三)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加快灵活调节电源建设。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建设,提升电力系统消纳新能源的能力和综合效益。推动流域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建设,实施东部"山水蓄能",打造千万干瓦级应急调峰调频保障基地。推动形成以储能和调峰能力为基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