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问月》赏析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赵兮雪个人资料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蒋依依吻戏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百度地图时光机在哪
月,作为 “三光 ”之一,历来诗人就对其钟爱备至,歌咏颇多,远远超出了
安妮海瑟薇奥斯卡
日和星。诗歌咏月,最早见于《诗经 ·小雅 ·天保》: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此后,汉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直至近现代,咏月诗更是大量涌现,林林总总,十分可观。本文避繁就简,取样分析,就李白的《把酒问月》略表卑见。
我国古代诗人里,李白是最喜欢月的。爱月、惜月、咏月,简直成了一种
癖好。从童年时代起, 就“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上白云端。 ” 他一生写了许多咏月诗,仅名作就不下十篇。所以晚唐郑谷在《读李白集》说:
“何事文星与酒星,一时分付李先生。高吟大醉三千首,留给人间伴月明。 ”《把酒问月》便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它可以说,是作者绝妙的自我塑像,那飘
逸浪漫的风神唯谪仙人方能有之。故题下原注: “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彼不自问而令予问之。 ”一种风流自赏之态溢于言表。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 ”。悠悠万世,明月的存在对人间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宇宙之谜。 “青天有月来几时 ”的劈头问,对无限时空里的奇迹,大有神往与迷惑交驰之感。 这与白居易 “万里清辉不可思 ”迥然不同,白居易害怕 “添愁益恨绕天涯 ”。问句先出,继而
具体写神往的情态。这情态从把酒 “停杯 ”的动作中可见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来的一问分明带有几分醉意,从而倍有诗味。二句语序倒装,以一问摄起全篇,极富气势感。开篇从手持酒杯仰天问月写起,
以下两句换景换意,尽情咏月抒怀。后来苏轼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就是从此诗化用而来。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洁的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会使人产生出 “人攀明月不可得 ”的感慨。然而,当你无意追攀时,她许会万里相随,依依不舍。鲍泉的 “苍苍随远,漾漾逐漪涟 ”,是说船在江上行驶,明月千里来相随。这与诗句是何等的相似?月本无情之物,但它却能 “与人相随 ”,具有人的
灵性,这不是很可爱吗?诗句一热一冷,亦远亦近,若离若即, “道是无情却有情 ”,写出了明月于人既可亲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运用得维妙维肖,回文式句法颇具唱叹之效。
塔吊安全装置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晚清著名学者王国维说:    “词以境界
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成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人间词话》)。同样,诗也是如此,唐诗之所以不同凡响,独领风骚,也是因为有境界,亦即我们所说的诗的意境。本句写的不是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的静谧,也不是 “云破月来花弄影 ”或“淡云来往月疏疏 ”的朦胧,而是 “年年今夜,月华如炼,长是人千里 ”的皎洁。
月出如明镜飞升,下照朱的宫阙,云翳散尽,清辉焕发。此时此刻,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空月舒波 ”,夜空朗静,一碧万里,纤尘不染,只有缕缕
清辉流泻而出,无声无息,多么美妙,多么令人神往的良宵之夜!诗人以 “飞镜 ” 作譬,以”丹阙 ”陪衬,这都用得非常妙, 而“绿烟灭尽 ”四字尤有点染之功。 试想,一轮明月初为云遮, 然后揭开纱罩般露出娇面, 该是何等的光彩照人! 月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揽接。
新还珠格格里的所有歌曲“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诗人不经意地又以一问将月的形象
推远。月出东海而消逝于西天,踪迹实难测知,偏偏月月循环不已。 “但见 ”“宁知 ”的呼应
足传诗人的惊奇,他从而浮想联翩,究及那难于矧考的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月中白兔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捣药,为的什么?碧海青天夜夜独处的嫦娥, 该是多么的寂寞?语中对神物、 仙女深怀同情,其间流露出诗人自己的孤苦情怀: 自己年复一年不辞辛劳地奔波, 为的是什么,自己又得到了什么?是时,诗人仕途不顺,正遭唐玄宗的冷待,空负一身
的大志无处施展,其内心的孤独是别人无法理解的。 在此之前,诗人写了一首《月下独酌》,同样是写诗人在受冷遇后的月明之夜,孤独寂寞,只好对月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