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寨到自成一派——法国本土瓷器简史
众所周知,瓷器(Porcelain)是中国的特发明,长期以来,风靡世界,曾经是中国历代王朝重要的出口商品。无论是伊斯兰世界还是欧洲基督教国家,都对东方的瓷器十分痴迷。然而路途遥远,成本高昂,直到17世纪末,瓷器还远未进入法国寻常百姓家庭的视野,它们仅仅是王室和贵族才能把玩的奢侈品。长久以来,欧洲的工匠们希望能够复制中国瓷器神奇的配方,却屡屡受挫。作为相对廉价的替代,和意大利著名的马约利卡陶器类似,法国本土也发展出了相当成熟的彩陶(Faience)工业,其中心位于讷韦尔、鲁昂、里昂、利摩日等地。太阳王路易十四辉煌的凡尔赛宫,一度也大量采用相对便宜的本土彩陶作为重要的装饰。这些彩陶虽然外观精美,与中国瓷器仿佛有些相似,但质地和手感依然存在天壤之别,令法国人遗憾不已。
17世纪从中国出口到欧洲的青花瓷盘
一个土一个于1720年法国鲁昂制作的“中国风”彩陶盘。
中国瓷器与欧洲彩陶、“伊斯兰瓷器”(如奥斯曼帝国的伊兹尼克彩陶)的重大区别在于,前
者的主要成分是高岭土,并且烧制温度达到了1200-1300摄氏度。长期以来西方世界并不清楚瓷器的真实成分,想当然之下,很多西方的仿制品以普通黏土、石英为主要素材,加之温度不足,虽然外观有几分相似,但质地上与真瓷相比依然高下有别。然而,到了18世纪,欧洲人的仿造事业终于有了重大突破——1708年,埃伦费里德··奇恩豪斯(Ehrenfried Walther von Tschirnhaus,德意志数学家、物理学家,被认为是欧洲瓷器的创始人)终于破解了中国瓷器的制作秘方,发现了高岭土的妙用。稍后,约翰·弗里德里希·伯特格(Johann Friedrich Böttger)利用奇恩豪斯的技术在德意志萨克森的迈森创立了欧洲第一家真正的瓷器工厂,从1710年开始生产,直至今日。这一伟大的突破不啻于在整个欧洲陶瓷界引发了一场地震。
埃伦费里德··奇恩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