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又春《庄子·田子方篇》解说
田 子 方
《方注》介绍《田子方》篇时说:“作者认为,世上学道的人虽然众多,但都只能得其糟粕,而不能悟其神理。所以就写十一篇寓言故事,始终围绕一个'真’字,反复指示悟道要诀。”但《今注》说的是:“《田子方》篇,由十一章文字汇集而成。各章意义不相关联,属于杂记体裁。”
14·1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数称谿工。文侯曰:“谿工,子之师耶?”子方曰:“非也,无择之里人也;称道数当,故无择称之。”文侯曰:“然则子无师邪?”子方曰:“有”。曰:“子之师谁邪?”子方曰:“东郭顺子”。文侯曰:“然则夫子何故未尝称之?”子方曰:“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无择何足以称之?”
子方出,文侯傥然终日不言,召前立臣而语之日:“远矣,全德之君子!始吾以圣知之言仁义之行为至矣,吾闻子方之师,吾形解而不欲动,口钳而不欲言。吾所学者直士梗耳,夫魏真为我累耳!”
【解说】
1、田子方,姓田,名叫“无择”,“子方”是他的字;据说,此人和谿工都是当时魏国的贤人,所以他在陪伴魏文侯闲坐时多次称道(“数称”)谿工。此章前段是四组对话,要注意的是:①“称道数当”是言谈见解常常恰当中肯的意思:“称道”是同义联合结构的动词,言谈的意思,可以翻译为“评人论事”;“数”是副词,表示同样情况多次出现;“当”是“恰当”的“当”。②“人貌而天虚”,是说他相貌与常人无异,但内心通天,即保有自然本性:“天虚”和“人貌”结构相同,互文见义(“虚”字在道家、庄派那里常是借指内心)。③“缘而葆真,清而容物”两句,是具体说明上两句的实在内容(所谓的“明确语”) ,意思是:他既顺应外在环境,同时又保持他固有的自然本性;行事清正廉明,同时又能够包容众人。注意:从两句中的“而”字都是表示转折关系,和“葆真”显是保持其真性的意思(“葆”通“保”),以及上文特意用了“人貌”这个说法这三点可知,前句的“缘”字乃是动词,即是“与环境、众人结缘”的压缩表达;这样说是为了同后句的“容人”相互呼应。④接下三句,头句中的“物”字是指与自己对言的、泛指的“他人”;第二句中的“以”字相当于“而”,故“正容”是“悟”的状语,句义是“就严肃认真地促其醒悟过来”;第三句的“人之意”是指“那个人”(“物”)因为“无道”而生发的邪思恶念。
2、第二段是讲魏文侯从东郭顺子的表现受到的震撼。①“儻然”是指精神恍惚、自失的样子。②“前立臣”明显是指一个或几个人,是谁呢?我以为是指他魏文侯跟田子方谈话时立在一旁倾听的臣子们。③“远矣,全德之君子”是主谓语倒装句,“远”在这里兼有深远和高大二义。④“始吾以……”句中的“以”字是实义动词,相当于“以为”;“为至矣”的“为”字相当于“是”;头上的“始”字,我意最好翻译为“一直以来”。⑤“直土埂耳”是说:那简直是毫无价值的、泥巴做的偶像人。注意:“土埂”即“土梗”,是与“木梗”对言的,二者都是迷信用的偶像,所以文侯把他以前信奉的圣知之言和仁义之行贬为“土埂”,乃意味着他想皈依东郭顺子所代表的大道了。作者是用这种方式宣布道家、庄派对儒家的胜利。又,“直”在这里是副词,相当于“不过是”、“仅仅是”。——“形解”何义?我以为,从这说法是与“口钳”并言可知,一定相当于今天说的“全身散了架”;又,两个“不欲”都是“不愿意”的意思。
辨析
1、田子方介绍东郭顺子的那几句话,《方注》有两个注释是:“缘:顺。”“清:清冷。”它的译文是:“他为人纯真朴实,外貌像常人而内心却像天一样虚静,顺应万物而保持真性,心境清冷却能包容万物。遇到无道的人,只是端正自身而感悟他而已,而人的邪恶之心就能自然
消失。我不知道用怎样的言辞才能称赞他。”——译者是不是至少把“正容”句和末一句完全理解错了?原文的两个“物”字紧挨在一起,理当同义,可译者做了不同的理解,这,你体认得到他是怎样想的吗?
2、第二段的“召前立臣而语之曰”句,《今注》和《方注》的译文分别是:“召面前立侍的臣子告诉他们说”“召唤站在面前的侍臣来对他们说”。——原文的“前”字是指时间,两书的作者误解为指地点了,以致做出的翻译明显不合事理。
【译文】
田子方陪坐在魏文侯身旁,多次称赞谿工。文侯问他说:“谿工是你的老师吗?”子方回答说:“不是,他只是我的同乡;他的言谈总是十分中肯恰当,所以我称赞他。”文侯说:“这样说来,你是没有老师的人?”子方说:“我还是有老师的”。文侯说:“那么你的老师是谁呢?”子方说:“是东郭顺子。”文侯说:“既如此,先生您为什么从来没有称赞过东郭顺子呢?”田子方说:“东郭顺子呀,他为人真朴,相貌倒是跟普通人一样,内心却契合于自然,就是说,他既能顺应外在环境,同时又保持他固有的自然本性,而且行事清正廉明,同时又能够包容众人;有谁行事不合于'道’,他就严肃认真地予以指出,使之醒悟过来,让那人的
邪恶之念终于消除。像这样的人,我哪有资格去称赞他呢?”
田子方走了后,魏文侯若有所失,先是整天不说话,最后召来他同田子方谈话时也在场的近臣们,对他们说:“德行完备的君子,真是深远高大啊!一直以来,我是把圣知之言和仁义之行,看作是最高深的道理和最高尚的行为的,但得知子方的老师的情况后,我真像全身散了架似的,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嘴巴也像被钳子夹住了一般,什么都不想说了。我感到,我过去学到的东西,都简直是些泥塑的偶像,其实毫无价值。我做魏国的君主,真是我的拖累啊!”
14·2温伯雪子适齐,舍于鲁。鲁人有请见之者,温伯雪子曰:“不可。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吾不欲见也”。至于齐,反舍于鲁,是人也又请见。温伯雪子曰:“往也蕲见我,今也又蕲见我,是必有以振我也。”出而见客,入而叹。明日见客,又入而叹。
其仆曰:“每见之客也,必入而叹,何耶?”曰:“吾固告子矣,中国之民,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昔之见我者,进退一成规一成矩,从容一若龙一若虎;其谏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是以叹也。”
仲尼见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
【解说】
这个寓言的寓意明白:儒家倡导的“礼乐文化”使人失去了自然真情,毫无个性,死板僵化。道家把这批评为“陋乎知人心”。
1、第一段需要解释的是:①“温伯雪子”,看作寓言中人物就行了;先秦人说的“中国”,是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各诸侯国,从上面特意说“鲁人有请见之者”,可知作者是把鲁国看作“中国文化”的代表的,说他不愿见鲁人,则是想说明他对代表“中国文化”的、儒家宣扬的“礼仪文化”很是轻蔑、不屑。②“蕲见我”的“蕲”通“祈”,相当于“求”。③“是必有以振我也”句,头上的“是”字是连词,用来引出推测性想法,可翻译为“这样看来”,所以后面的“必”字也有表示推测的意味,“必有以振我也”是说:(他)一定有让我为之感动的话要对我说:“振”的宾语是表示人的词语时,当是“感动”的意思。④末两句中的“叹”字,从后文可知,译作“叹气”最为可取:“叹”的原因,明显是那位客人的表现让他温伯雪子很不舒服了,而不是因为他受到了什么感动。——其他地方,即使不很明白,看一下译文也就全懂了。
2、对第二段,即温伯雪子同他仆人的对话,我要说这五点:①仆人说的“每见之客也”句中的“之”字是代词,相当于“此”、“这”。②温伯雪子回答的头句话,其中的“固”字是副词,表示某事早已完成,所以应翻译为“已经”或“早就”。③“昔之见我者”开头的长句,头上的“昔”字是从前、往日义,但不必是“很久以前”,这里更可译作“刚才”。④接下说的“进退”和“从容”,是指那客人同他见面时的行为表现:“进退”指见面之时和分别之时,“从容”相当于今天说的“举止”;“一成规一成矩”是说完全地、绝对地按规矩动作,不敢稍有马虎;“一若龙一若虎”是说像龙虎的行动那样刻板。注意:这里的四个“一”字是副词,相当于“一概”、“全都”;“成”是用作“若”的同义词。⑤“谏我”和“道我”并言,自然分别是“规劝我”、“开导我”的意思(“道”通“导”)。
3、第三段,从文章看来得突兀,但作者的“写作目的”决定了,要让孔子出面道出温伯雪子的根本特点,所以不能没有这几句。孔子答子路的话,意思是:像温伯雪子这样的道家人物呀,你看他一眼就知道他是个得道之人,根本就不必说话了。注意:“目击而道存矣”是个条件复句:“而”后略去了“知”字;后句头上的“亦”字是副词,相当于“已经”。
【辨析】
1、第一段中的“振我”,注家们多有译作“启发我”或“告我”的。
2、第二段“吾固告子矣”句中的“固”字,《今注》译作“原先”,《方注》译作“本来”。这是“望文生义”了。——“从容一若龙一若虎”句,两书分别译作“动容犹如龙虎”、“一举一动如龙似虎而神气活现”。这是因为译者没有领会到,“一若龙一若虎”这个怪异的说法,乃是状写“那人”的举止就像龙虎拼搏时那样有着固定的程式。其实,联系到前文说中国人只是“明乎礼仪”,就该想到这必是刻画那位求见者“如何刻板地依礼行事”,就不会做出这种不合情理的翻译了。
一个土一个于3、孔子答颜回之问说的两句话,《今注》翻译为:“像这样的人,视线所触而道自存,也不容再用语言了。”——这译文你能读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