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支的来源:天干来自于太阳与五气
玄壶堂主
天干不是古人随意杜撰的,而是来自客观自然的观察和研究。天干而不是随意比拟草木随季节生长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设置五行生克系统,并阴阳划分而成的。
一个土一个于最初的来源来自于天文学,因此其原理必然会从天文的星体演绎中表现出来,只要用现代的科学知识为基础,以天文观察的资料为依据,就必然能够破解天干隐藏的所有秘密。
《黄帝内经》只说五大行星与天干有关系,但仔细一想,值得推敲:天体不只有五大行星啊,而且五大行星的作用这么平均吗?比如金木水火土均匀掌管四季。
还有,天干五行的阴阳又是怎么来的?
既然分析天体,也就是分析太阳系内的天体,既然是分析,就要寻规律,讲究主次。
制造天干的主体:
制造天干的主体是谁?是太阳。
太阳是这个家庭中的主体老大,它单个的质量就占据了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8%,而太阳系中所有大小行星以及尘埃加起来的质量,只不过占太阳系总质量的2%,与太阳质量相比,简直微不足道。
五大行星的质量、影响力与太阳比起来,也简直是微不足道。显然,地球或者太阳系其他星体受到的最大影响就是太阳。
可以说,地球主要受到太阳的影响力,再加上其他五大行星、还有月亮与地球的相互影响力。
天体之间相距遥远,他们对地球的影响力,是依靠它们由磁场、电波、引力、红外线等组成的信息能量波。
因此,太阳除了发出光和热以外,同样也发出磁场、电波、引力、红外线等组成信息能量波的基本物质。
鉴于太阳的绝对主宰,太阳辐射发出的信息能量波占据整个太阳系能量波的主体,其他各大行星的能量波与太阳相比,微乎其微。
行星的能量波与太阳能量波的关系有两种解释:
1、行星的能量波是太阳能量波的反映、演化、细分、具体投射;
2、行星能量波与太阳能量波相互融合为一体,并且在融合过程中形成高一层次的同步振荡,令到太阳系成为一个整体性的信息能量波源。
也就是说,天干来源于五行的能量波,五种性质的能量,这种能量根本来自于太阳,并且五种能量波相互之间的强度、能级是均匀的。
至于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中的物质素材,只是五种能量的客观自然比拟,如果仅仅依赖甲木参天,乙木藤萝这些命理歌诀意象,来理解天干地支,来学习易学术数,永远也抓不住干支的真谛。
而太阳系或者太阳拥有统一性的信息能量波运动,才能产生出均匀的等时等量影响力。
玄壶堂认为,第一种情况更有可能,附带假说太阳系中的各个天体来自于太阳的分裂。
至于《黄帝内经》中五行来自于五大行星影响的说法,若成立的话,那也是:
五大行星的信息能量波能够对地球有着等时等量的影响力,那么它们肯定是融合了太阳系中与自己频率相同的那部分力量所为,并且是以太阳的影响力为主体,以行星的影响力为形式来表达,否则的话,五大行星对地球所产生的稳定有序影响就不能发生。
由十天干所隐藏的信息表明,原来古代的人们早已明白到,整个太阳系的运行是稳定有序的,在这种有序的稳定性运行中,运动的量变过程必须引发起自身中阴气阳气发生相互消长的变化,而阴气阳气的消长量变又必然性地制造出质变,质变又以金、木、水、火、土的不同性质来体现,为自身制造出了长期稳定的五气变化规律。
也就是说阴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运动规律或者性质,古人以气来统摄万物,气分阴阳,阳主上升的运动,性质是明亮、温暖;阴主下降的运动,性质是黑暗、寒冷等等。
阴阳是五行之根本,五气为阴阳之变化,金木水火土只不过是性质符号。 
五大行星所拥有的天干性质,只不过是由整个太阳系所制造出来的五行性质的缩影而已,也就是在说:
天干周期规律所表示的,不仅仅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五行性质属性的变化规律,
而是整个太阳系在轨道上运动时的周期性变化规律。
五行所指的金木水火土是“客观规律”、“能量性质”,而非实质的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也不是树木、溪水、矿石、火焰等物。
甲表示为木气上升阶段,乙表示为木气下降阶段,
丙表示为火气上升阶段,丁表示为火气下降阶段,
戊表示为土气的上升阶段,己表示为土气的下降阶段,
庚表示为金气的上升阶段,辛表示为金气的下降阶段,
壬表示为水气的上升阶段,亥表示为水气的下降阶段。
于是,每一个“天干”都表示为一年时间,代表着五气的性质和盛衰状态,同时也代表着太阳系在环绕轨道上的顺序位置。
天干中所指的“天”,是指整个太阳系,天干规律是对整个太阳系在时空运动中,由周期性旋转规律而制造的五行性质变化的简洁描述。
太阳占了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百分之九十八,成为了太阳系中的主体,也成为了制造天干周期的主体,因此,整个太阳系的运行轨道,实质就是太阳所要走的那条运行轨道,天干的规律周期,从本质上看就是太阳在宇宙空间的运行周期,当确定了这些基本原则后,再回过头来研究时干、日干、月干、年干时,就容易到它们所隐藏着的时空关系。
划定天干的基准坐标:
太阳系的运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究竟古代的人们是怎样确定太阳系的运行轨道的呢?也就是说,它们以什么为划定坐标,来度量定位的呢?
那就是北极星、北斗七星与二十八星宿。
原来我们的祖先们通过天文观察发现,太阳系在宇宙空间中自行运动的范围是很有限的,这个有限的范围,可以从地球上观察到,当地球跟随太阳系运动时,在地球上可观察到在周围连续变化的太空中,存在有很多相互位置十分稳定的星座,它们有着基本上恒久不变的特点(不是绝对的恒久不变,只是在一段很长久的时间内基本不变,故称为“基本上恒久不变”),太阳系就在这些星座圈定的范围内不停地运行,这些星座就等于是环绕在太阳系外围
四周空间的标定物,紧紧地将太阳系包围在一个空间里面,为太阳系的运行圈定出了一个有限的活动场所,由于这些星座具有的恒定性,可以成为非常稳固的测量基准标志,利用它们来作为度量太阳、月亮、地球、行星在空间运行的定位坐标。
制造天干的理据:
从天干的知识中得知,十天干周期共有四个时间层次的规律,它们分别是年干周期、月干周期、日干周期、时干周期,但人们比较难以理解的地方是,为什么太阳系在既定轨道上的运行,会同时制造出四个不同时间长度的周期呢?它有没有科学根据呢?
以一个主体同时制造出四个运动周期,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不可能做到,但实质上,它是可以做到的,当我们想一想地球上也有年、月、日、时的不同周期运动后,就能感觉到天干有四个时间周期也必然会有科学根据的了。
一、制造年干规律的根据:
年干的周期为十年一循环。
它说明太阳系在由二十八座星宿围成的圆周内环绕时,走着的是一条需要十年才绕一圈的运行轨道,人们可能问,太阳系在这条轨道上所圈定的宇宙空间范围究竟有多大?
准确的不好讲,只能这样来说明,如果将这个360度的圆周运行轨道平分十份,那么太阳系在这条轨道上每一年只走过36度。
我们的祖先发现,太阳系在年干轨道上运动时所产生的连续不断的空间位置变化,制造出一条阴阳相互消长的的量变曲线运动,由此为太阳系产生出阶段性的五行之气连续变换,先制造出两年木气状态,随后制造出两年火气性质状态,然后又制造出两年湿气性质状态,接着再制造出两年金气性质状态,最后制造出两年水气性质状态。 
每一性质状态都共同存在着一个性质逐渐上升阶段和一个性质逐渐下降阶段,每一阶段刚好为一年,都呈现为先升后降。
二、制造月干规律的根据:
月干的周期为十个月一循环,它说明太阳系另有一条环绕一周需要用上十个月时间的运行轨道,这个月干运行轨道明显地比年干运行轨道的规模小,绕行时所占有的空间范围也相应缩
小,只占年干轨道所圈定范围的十二分之一。 
人们或者惊奇地问道,太阳系有这么一个运行轨道吗?这个周期性循环轨道又是什么样的呢?
通过探索,基本上可以认定,太阳系环绕太阳系的中心旋转运动,运行一周的时间为十个月,它就是制造月干规律的运行轨道。
人们可能感觉到奇怪,太阳系的中心不是太阳么?在现实中,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都是以太阳为中心,围绕着它在公转的,难道这都有错?
行星以太阳为中心,围绕太阳旋转完全没有错,但有谁曾经想过?从整个太阳系的运行过程所占有的范围来看,太阳并不是整个太阳系的中心原点?如果站在太阳系内的行星上观察,看到太阳就是太阳系的中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