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阴阳
摘要:起源于殷商之际的《周易》对阴阳说作了充分的阐述,而且提出了作为原始之物的“八卦”和万物本源的“太极”。 老子和后继者庄子也提出了“道”的概念。
阴阳、八卦、太极、道
起源于殷商之际的《周易》对阴阳说作了充分的阐述,而且提出了作为原始之物的“八卦”和万物本源的“太极”。
阴阳说是中国古代哲学、自然科学(包括医学)乃至文学、艺术中重要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
阴阳本指物体对于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阴阳说抽取阴和阳这两个基本概念来解释天文现象、四季变化、万物盛衰等自然现象,是殷商时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朴素的辩证思想,后来又被用来解释社会现象。人们把自然界与社会上一切对立的现象,如天地,男女、昼夜、上下、君臣、夫妻等抽象为阴阳,用阴阳概念来分析阐述事物的变化。阳代表积极、进取、刚强、日、男等阳性和具有这些特性的事物;阴代表消极、退让、柔弱、月、女等阴性和具有这
些特性的事物。
阴阳说认为万物都具有阴或阳的基本属性,阴阳之间是相互对立的,但二者又是统一的。阴阳相反相成,互斥互补,又是相互包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阴,阳中有阳。阴阳性质也是相对的,一物对于他物为阴,相对与另一物则可以为阳。万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就是其中阴和阳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阴阳会向对立面转化。阴阳的互变,是万物发展变化的重要规律之一。阴阳说以阴阳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一切事物变化的原因,而阴阳有序、整体和谐是世间的最佳状态,也是事物稳定的基本保证。
《周易》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即宇宙本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由太极产生出阴阳,由阴阳的作用演化出时间,然后形成了作为原始之物的八卦,由八卦再演化出万事万物。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的世界生成说。
  在太极图中,圆圈表示宇宙,是“元气混沌、混沌未开”的无极境界,中间阴阳线判阴阳而有太极,阴阳相分而又密切相合。两条阴阳鱼的鱼眼为阴阳子,表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对立的阴阳两级,又统一于宇宙之中。
著名物理学家尼尔斯.波尔曾提出了量子力学中著名的互补原理。1937年他访问中国时看到中国的古老的太极图,了解到中国的阴阳概念,深受震惊。当他被封为爵士需要设计族徽时,他选择了中国的太极图作为他的盾形纹章的主要图案,并刻上了“对立即互补”的铭文。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看到伏羲六十四卦图后,发表了论文:“二进制计算的阐述——关于只用0和1,兼论其用处及伏羲氏所用数学的意义”。对纵过三千年前的古老文化惊叹钦佩不已。
老子和后继者庄子提出了“道”的概念,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道是先于一切的存在,是形而上的。《老子》这样描述道:“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创生的过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的这些哲学猜测与现代宇宙学关于宇宙存在起始点,有生于无的研究结果极为相似。
老子的“道”还含有规律、秩序、道路的意思。“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与《周易》中的“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中的道都是指宇宙万物的自然规律。
宇宙永恒变化的规律是“反者道之动也”。反,即相反相成,反向运动和循环往复。道之动,即道的永恒运动。
论阴阳五行说作为中国古代科技哲学基本原理
 
    【内容提要】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科技哲学基本原理,因为阴阳五行说的产生促进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起源和形成,并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与阴阳五行相关的学科得到优先发展,决定了中国古代科技的思维框架。 
 
什么是中国古代科技哲学的基本原理或本体X畴,一直未有定论,我们认为阴阳五行说就是中国古代科技哲学的基本原理,这种观点的合理性可以从下文论述得到证明。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奠基时期,也是阴阳五行说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新时期,二者同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但使阴阳五行说本身有了新的发展,如《孙子兵法》、《墨经》关于“五行无常时”的思想,进一步阐明了五行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而且阴阳五行说被广泛应用到自然科学中去,与自然科学紧密结合起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哲学的基本原理或本体X畴,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延生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阴阳五行说被直接当作自然科学原理应用到自然科学中去。如中国古代医学家将阴阳五行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使之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阴阳五行论”。最早把阴阳五行说与医学结合起来看待的当属春秋时的秦医医和。他在为晋平公诊病时对病理的议论中,把阴阳二气扩大为六气(阴、阳、风、雨、晦、明),又提出“五味”(辛、酸、咸、苦、甘),“五”(白、青、黑、赤、黄),“五声”(宫、商、角、徽、羽),“六疾”(寒、热、末、腹、惑、心),并把这几个不同X畴组成一个错综的结构,用以说明病理。到了战国晚期,一部丰富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问世,它是一个时代的医学进展的总结性巨著,标志着中国传统医学(中医)的正式开始。这部巨著应用阴阳五行学说,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医对生理、病 理、疾病的发展,临床诊断和等基本问题的看法,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中医学说。它运用阴阳两个方面的对立统一及消长变化的相互的矛盾发展观,指出人体必须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即必须“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才不致于生病;主X要积极地“提挈天地,把握阴阳”,以此作为处理医学中各种问题的总纲。它提出了“善诊者,察按脉,先别阴阳”;“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等原则,这些原则的提出表明古代医家们已发现和掌握了阴阳的四大基本规律;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相互依存、阴阳消长平衡、阴阳相互转化,形成了中医阴阳学说的
完整而独特的理论框架。《黄帝内经》应用五行的生、克、乘、侮等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肌体各腑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生相克的关系,把人体组织结构按五行予以归属;五脏——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官——目属木、舌属火、口属土、鼻属金、耳属水;情志——怒属木、喜属火、思属土、悲属金、恐属水;并指出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如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还提出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如相生关系的传变——“母病及子”和“子病反母”;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肝病导致脾病,为肝乘牌)和反侮(肝病导致肺病,为肝侮肺)。由此提出了一些准则,如“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这就形成了中医五行学说的完整而独特的理论。总之,由于阴阳五行说在中医中的直接引用,使中医初具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特,阴阳五行说不失为中国古代医学的哲学基础。
2、把阴阳五行说当作原始的哲学原理加以引用和论证。《墨经》是战国墨家的代表作,集中了墨家尤其是后期墨家对自然科学和认识理论的研究成果,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突出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精神,这与墨家善于批判地吸取前人成果包括阴阳五行说是分不开的。例如《墨经》对事物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不仅有一定认识,而且批评当时后天行相胜(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水)的机械论,提出“五行毋常胜“的见解。《经下》曰:“五行毋常胜”。
《经说下》诠释道:“五:金、水、土、火、木。然火烁金,火多也;金靡炭,金多也……”即是说,五行是相互依存的,五行相胜不是绝对固定的,正如火多可以熔金,金多可以灭火一样,两物之间可以互胜,互胜的条件在于数量的对比与减增。这不但是发展了阴阳五行说,而且被墨家当作隐性原理运用到科学论证中去,如对杠杆平衡,浮力原理,空间时间及时空关系的论述,又如对“矩不方”、“火不热”等名家持论的反驳。
《考工记》是对春秋末年齐国人手工技术总汇性巨著,其中的许多手工技术都充分体现了辩证对立统一的思想,反映出《考工记》的作者对阴阳五行说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吕氏春秋》以五行为基准,把自然变化《气候、天象、物候》和社会活动(政令、农事、祭礼等)统统容纳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四篇有关古代农学的文献,不论是讲农业理论和政策,农业行政管理和生产管理,土壤结构和墒情掌握,土地利用和技术安排,还是论述动植物生长规律、季节变化、天象运行、环境保护等等,都纳入了五行生克的模式并以其为理论基础。尽管这种以一种模式来建构的农学体系有不少局限性,但也不能忽视古人把五行说作为建构中国最早农学体系的哲学原理,“确有其合理的部分”
《管子》中的《幼官》、《幼管图》及《五行》三篇中都提到五行思想,不仅在《管子·地员》中运用五行辩证统一的原理论述一些农业知识和动植物知识,而且在《管子·水地》中把《洪X》中的水为五行之首的观点发展为水为“万物之本原”论,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3、与阴阳五行说相关的自然科学最早得以诞生和发展。
中国古代文明是以农业为基本特征的,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兴起和繁荣是阴阳五行说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文化背景。阴阳五行说作为中国最早的自然哲学,规定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思维空间与发展特点,即是说与阴阳五行说正相关的那些自然科学学科,与中国古代农业紧密相联的那些自然学科,如农学、地学、天文学、医学等得到优先的发展和最早的出现,如《夏小正》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有关农业、天文、地学、气候等的学术著作;《吕氏春秋》中“上农”等四篇,《管子》中有“地员”“地数”“水地”等篇,无不围绕农业而展开论述;《甘石星经》是为了适应农业的发展及古代星占等需要而作的观象总结。地学在战国时就已初具体系,以《山海经》、《禹贡》为代表;医学理论的初步建立与阴阳五行说更是紧密攸关,以《黄帝内经》《五十二病方》为代表。至于那些与阴阳五行不相关的自然科学学科,如数学一个土一个于
、(几何学、代数学)、物理学(光学、力学),化学等,都较晚出现专著,而且也或多或少被打上农业的印痕;如《九章算术》尽管在秦汉就已成书,但它的内容无不以农业生产、农业管理为实例,实为一部农业数学著作。
4、阴阳五行说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之一。
以阴阳五行学说为重要骨架的中国古代科技哲学,不仅使那些与农业攸关的自然科学得以最早诞生,而且使这些学科(农学、地学、天文学等)得到长期而持久的优先发展,而使那些与农业关系甚远的自然科学一直得不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且即使有一定的发展,往往也被打上某些农业应用和社会生产管理的烙印。这样就造成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一些学科发展异常迅速而丰富,另一些学科却发展缓慢而单一。例如,中国古代农学体系以《吕氏春秋》“上农”等四篇为发端,《齐民要术》继往开来,以后各代都有农学著作问世,中国古代农书约有五、六百部之多,为世界第一。这些农学著作有综合性的,有专论性的;有政府组织编修的,有私家著述的;有国家性的,有地方性的。地学著作也是如此,整个中国古代地理学体系,以《山海经》、《禹贡》为开端,以《汉书·地理志》为代表,可以说各朝各代都撰有大量的地理志、地方志、延续时间之长,积累资料之丰富,理论体系的完善,
堪称世界第一。中国古代医学体系更不用说,形成独立于世界的“中医”,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得益于中国古代医学体系以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其间的关系,形成统一的医疗整体观念。而同时期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却不是那么顺利,尽管同西方同时代的数学相比,中国古代数学的许多成就也遥遥领先,数量上却为数不多,远没有农学、地学、医学著作那么丰富。不但著书者多为私家学人,政府基本上没有表示出多少的兴趣,即使在唐代开设了“明算科”等科考,也为时甚短,而且徒有虚名,无所作为;另外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历程时常出现断层,呈现时断时续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