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平凡的世界》中,作者通过对几对平凡年轻人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脱俗与异样。他们的爱是真挚的,是纯洁的,同样也是经不起现实的风浪的。作者也借此传达了自己所期望的理想观念。因为是理想的,所以是美丽的;因为是理想的,所以也是经不起现实打击的。现实的爱要经历的太多太多——金钱、世俗等等,最后真诚的爱最后也只能是一种理想了。因而,《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是那么的绚丽,也是那么悲剧的让人无可奈何。通过品读《平凡的世界》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晓霞和润叶的爱情观可以让我们当代大学生再次认识到感情是神圣的,是需要认真对待而不是为“钱”途而虚情假意,她们更让我们知道了爱是一种信仰。而少平和少安也让我们大学生认识到了生活是不容易的,我们大学生应该放下大学生的架子,应该用汗水来浇灌我们美好的未来。
关键词:爱情;现实;精神;世俗; 悲剧
异于传统的绚丽,感人至深的悲剧
——解析《平凡的世界》中的爱情
引言
路遥先生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在读者中一直反响强烈,直至今天,书中人物的魅力仍不减当年。“全书以 70 年代末到80 年代中期,中国城乡经济改革为背景,写出了双水村农民青年孙少安、孙少平的奋斗史。全书结构恢宏,气势磅礴,具有史诗性质,被称为中国农民二次翻身的史诗。”[1]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正是以爱情这永恒诱人的话题,来表现其中人物人性的善良和真诚。路遥作品中的爱情故事大都以悲剧收场,演绎了一首首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爱情牧歌。本应完美的爱情,在现实生活的重击下被折磨得心力交瘁,留给读者的是无尽的遗憾和伤感。
一、孙少安和润叶等的绚丽爱情和凄美婚姻
(一)孙少安和田润叶的绚丽爱情
孙少安和田润叶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一起读完初中、高中。加之两家关系一直都是很亲密,两人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爱慕之情并且越来越深。然而这段爱情一开始就有着种种现实的阻碍。少安从十三岁就辍学回家同父母一起养家糊口,骨子里也就种下了所有农民都会有
的保守,他离不开土地。少安家里是十分贫穷的,基本上是村里最穷的一家。润叶呢?润叶的父亲是村里的一把手,她二爸是县里的高官。自己又考上了高中,还在县里有一份比较好的工作。这一切都决定了润叶是回不了农村的。然而润叶想的并不是这些差距,她并不在乎这些物质上的贫富,而是自己心中的那份真诚,和自己心仪的那个男人。因而她坚决,因而她无悔。她无视世俗的门当户对以及现实的各种差异,依然对少安说:“少安哥,我愿意一辈子和你好!”[2]她并没有想过嫁给少安所面临的现实困难有多少。这或许在改革开放刚开始的背景中真的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这种爱是美丽而热烈的,却也是不现实的。但是少安呢?当少安知道润叶对自己的感情时真的很感动,他觉得自己这样的穷光蛋能有润叶这样的好姑娘爱真的很幸福。少安想到的是他们会面临的什么,他明白知道自己无法给润叶幸福,两人之间的差距太大了。他无法避免或是应付他们结合所带来的困难。因而他退却了,他选择了秀莲。
少安从13岁就开始在农村摸爬滚打混日子养家,这些时间里自己也早已认识到社会上的门第观念了,自己是个泥腿子而润叶是国家的人,有着体面的工作和任村书记的父亲,以及在县里当官的二爸。这样的差距不是孙少安不知道的。其次,就算少安没有想到这一点,下面这一点他一定认识到了。少安与润叶真的结婚以后怎么办?留在那里?两个人在文化和个人素
养以及行为习惯上的种种不同怎样协调?这些不是什么大的方面,但却比大的方面更加让人害怕。还有就是少安是生活在最低层的农民而润叶早已脱离了那个阶级了,两人之间在无形之中就有了阶级差别。因而少安觉得自己无法给自己所心爱的女人美好的幸福,所以他退却了,他放弃了。
(二)少安和润叶凄美的婚姻
1、少安的凄美婚姻
在润叶向少安表白后不久少安便领回了自己满意的媳妇——秀莲。秀莲的确是一个好妻子,她勤劳、善良、孝顺。秀莲的热心慢慢地将少安那颗在润叶那受伤的心抚平,让他感到欣慰。 秀莲其实对她与少安的婚姻也是非常满意的,从秀莲婚后的一举一动我们都可以看出她的幸福。从秀莲来到少安家到少安承包砖厂再到少安办村里的小学,秀莲一直是他的坚强后盾。孙少安在开砖厂时也充满了重重困难,很多人感觉孙少安的风光一面,却很少知道他每一分钱几乎都是用血汗换来的。并且秀莲家里也不像少安家那样的贫穷,秀莲父亲是远近闻名的酿醋好手,家里的日子比同村其他人家是好不少的,这点从少安两次经济困难求助岳父渡过难关就可以看出来。而秀莲嫁给少安是一点聘礼也没有要的。这点也显示出了秀莲的与
众不同。这样的婚姻在农村来说可谓完美,但老天总是嫉妒这样的幸福。秀莲得肝癌的结局使得我们也倍感心酸,心觉凄凉。
从少安这方面来看,首先是秀莲是农村人,与其是同一阶级有归属感。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再者少安家里贫穷而秀莲家里是较为富裕的,并且秀莲没有问自己在一点聘礼,这样是让少安满意的一点。另外就是秀莲很贤惠,不仅对少安好,对少安的家人都是很好的,这是让少安真正满意的地方。可以想象一下,像少安这样的人如果不是很好的女人他可能不要老婆也不会匆匆结婚的。有人说秀莲不问少安要一丁点儿聘礼是秀莲的脱俗,这点我不是十分同意。当然这当时的时代是十分少见的,也是让人感到与众不同的。仔细想想我们可以看出秀莲是十分爱少安的,少安在村里任队长等等,是村里难得的好青年。秀莲和她父亲看上的也应该正是这一点吧。就在当下也有这样的例子。
2、润叶的凄美婚姻
润叶和向前的婚姻可以说是政治和门第的产物。润叶的父亲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润叶的二爸是县里的地区专员,可谓是官宦之家。而向前呢?他的父亲是和润叶二爸一起工作的领导,是正儿巴经的官宦人家。正是这样家人才认定了润叶与向前一定会幸福的,才都加入了
说服润叶的行列的。润叶开始是不同意跟她介绍对像的,当徐伯伯与她说了她二爸在工作中的困难时她这才同意了她与向前的婚姻。难道这不是政治的产物吗?结婚以后的润叶还是没有从少安的阴影中走出来的,她与向前过着名存实亡的夫妻生活。甚至主动请组织上把她调到别的地方躲开向前,这也是因为她不想在自己没有从少安哥阴影中走出来前让自己难受,更不想让别人受伤害。向前呢?他真的爱润叶,因而婚后他并没有因为润叶对他不好而埋怨什么,而是自己承受这一切,用自己的行动打动润叶等着她回心转意。甚至润叶的父母都觉得对不住向前了。但向前毕竟也是一个男子汉,他要发泄,所以喝酒了,出事了。在这时候有人或许要说润叶脱俗了,而我个人认为如果说润叶在这种时候离开了向前,那么她就不再是少安喜欢的润叶了,也不是向前用心去等待的润叶了。这对润叶来说是理所当然的,是自己的本分。
爱情是一个常谈常新的人生话题,而我们大学生存在的爱情观比较突出的有,“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或是失恋后容易消沉。即使失恋了也要做到失恋不失志,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态,要保持高尚的道德自律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3]
爱情在是一种信仰,这点我们可以从田润叶和少平、晓霞身上看得出来。润叶因为少安而度
过了那么长时间的痛苦期,从作品里我们了解到润叶是那种沉溺于爱情不能自拔的人吗?当然不是,这其实是润叶失去信仰的痛苦。她要重新回自己,回自己的信仰。而少平呢?虽然晓霞走了,但她仍然是他的精神支柱,是他的信仰。同样的对于生前的晓霞不也是这样吗?所以说,只有我们将爱当成一种信仰,我们才不会那么轻易地说爱,我们才会慎重考虑自己的感情。才会获得真爱,才会长久。
作者也很讨厌那种风花雪月的爱情,比如杜丽丽。 杜丽丽是田润叶的好朋友,是地区文化局局长的女儿,是《黄原文艺》的编辑。她的丈夫是人事局局长的儿子,是当地团地委书记。他们曾是令人羡慕的好夫妻!由于工作不同夫妻二人逐渐产生了隔阂,也就催生了杜与古风铃的那段风流故事。最后的结局是二人离婚,武升为县委书记留下杜自己在痛苦中挣扎着。作者此时的意图是很明显的,首先这种脱俗的不为世人所接受的,其次是用这种事情来反衬少安、少平等人的可贵。
二、孙少平的绚丽爱情和平凡婚姻
(一)少平和晓霞美幻的爱情和凄美的结局
孙少平是孙少安的弟弟,少平与少安走的是决然不同的另一条路。在中国最灰暗的时期也正是他成长的关键时期,他本身就有一种穷人家孩子那种坚韧的性格。因而,无论在什么方面他都做的出类拔萃,尽管少平家穷但学习是很好。在高中生活结束后,他并没有因为回到了双水村而失去努力的劲儿。他奋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生活。孙少平的爱情真正开始是和晓霞在一起的时候,那也正是少平在外揽工的时候。带着农村子弟对命运的不屈和对新生的希望,他作为苦力在城镇上留了下来。当孙少平刚到黄原揽工时,背着沉重的石块爬坡,两条腿直打颤,几天下来,脊背便被压烂了,两只手浮肿起来,即使在晚上睡觉时身体也像火烧一般灼痛,但依然每天咬着牙经受了牛马般的考验。在大亚湾煤矿再次展现了他吃苦耐劳,勇敢无畏的精神,再次证明自己是个能吃钢咬铁的男子汉。苦难并没有使他丧失对知识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他对知识的渴望甚至超越了对金钱的渴望。也正是少平的这些构成了他与晓霞的爱情基础。晓霞同样也是一个不在乎门第的年轻人,就这样他们的爱情火花点燃了。
少平是少安的弟弟,他与少安不同的就是他上完了高中,他的条件也就可想而知了。而晓霞呢?他正是润叶二爸的千金。当晓霞爱上少平时他爸已经是省城所在市里的市委书记了,而她自己也是大学毕业并且在省报当记者。可见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多么大!然而,晓霞却明确
表示她爱少平。甚至连少平也不相信自己有这么好的命,不敢相信晓霞会爱上自己。他们一起交谈,一起赏月,一起看日出是何等的唯美。这种爱情真的很美好!少平在大牙湾煤矿时晓霞曾再次去看他,还跟他下了一回井。她在日记里曾这样写到:“夫妻间最平凡感人的话时时想念我那‘掏炭的男人’。这想念像甘甜的美酒一样令人沉醉。爱情对我来说虽然是初见端倪,但已经使我一洗尘泥,了。”,“我为我掏炭的丈夫而骄傲。”她已经将心许给少平了。
他们都有自己的生活圈子,甚至他们的圈子一点也不相交。但这一切都没能阻挡他们相爱。在他们差距扩大的时候他们的爱更深了。他们的美好的多么像童话世界里的公主和王子。是那么的绚丽多姿、那么令人神往。但是上苍就是嫉妒这样的美好事物,一场无情的洪水和一个落水的儿童带走了晓霞的生命,也使他们的爱情笼罩上了无尽的悲剧。晓霞的离去使孙少平的天空瞬间倒塌,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黑暗和撕心裂肺的痛。这种伤痛或许只有少平自己能感受的到。别人的同情或是理解都是那么地无力和苍白。
议论至此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晓霞没有离去他们会幸福吗?在那个年代并没有给进城务工的农村子弟很多的机会,可以说进城只有下苦力的份。少平永远无法到一个比较体面的工作,更不要说是达到晓霞家里的要求了。其次,像晓霞这样的高干子女其父辈是决不允许她
有这样一个男人的。虽然在晓霞走后其父亲谢谢少平所给晓霞带来的美好生活,毕竟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晓霞已经去世了。
或许历经很多很多他走在了一起,晓霞和她的父亲也一定可以为少平一个好的工作,但是随着日子的长久他们有隔阂是一定的,共同语言会越来少,以他们的个性是决不会迁就对方的,因而分手是必然的。所以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二)少平和惠英嫂的平凡生活
他对晓霞的感情,永远会是他生命中的惨痛的遗憾,他挑起了师傅的担子,但这是他在爱情理想破灭后对现实的最好的妥协。无可否认,晓霞的死,带给了少平巨大的伤痛,但这种伤痛不会让少平脱离自己的生活,他还会为自己的生计去拼搏,与生俱来的激情、斗志使他会继续自己的人生之旅。自从师傅走了以后,就由他来照顾师傅留下的孤儿寡母。渐渐地他对这个小院产生了难以名状的感情啊,每次走向这个院落,他都有一种按捺不住的激动。这里,是他心灵获得亲切抚慰的所在;也有他对生活深沉厚重的寄托。但是文章的结尾是这样交代的“他上了二级平台,沿着铁路线急速地向东走去。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2]这已经
表明他将和这一家融合在一起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