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者:长乐实验幼儿园 林芬芬
指导者:长乐市教师进修学校 黄艳云
一、教研问题的由来
“看图讲述”作为幼儿园语言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非常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它主要的功能在于发展观察力、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发展思维力与想象力;丰富有关知识、培养良好的品行与情感等,是幼儿认识世界、获得思维与语言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本班幼儿来说,大班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连贯性语言开始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经验的丰富,运用语言交往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他们在看图讲述中,大部分幼儿能观察出图片的主要情节,进行简单的讲述,但观察还不够细致(如人物的表情、动作);对情节的扩展性的想象讲述(如:对话、心理活动)等方面不够生动。
在本次的课题研讨中,我希望通过这个《大象救松鼠》的故事,以有趣的动物形象、惊险的故事情节,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积极地参与看图讲述活动,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
法,大胆进行创编故事,并进行完整讲述,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研问题目的价值判断
通过研讨实践出看图讲述的有效教育策略,创设学习环境和条件,支持幼儿的学习,让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中提高看图讲述的水平,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三、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
我们采用一课多轮的方式,通过大家集思广益,多次研讨,达成共识,形成最佳教学方案,达到在看图讲述中能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案例研究的策略主要有:合理运用图片和图示,巧妙提问激发幼儿思考、多种讲述形式等。
四、实施策略的过程
研讨案例:看图讲述《大象救松鼠》(第一轮)
问题1:把握哪些要素支持幼儿的讲述活动?
●课题组研讨后的教育活动实践
活动目标:
1、积极地参与看图讲述活动,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
2、能仔细观察图中角的表情动态,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大胆地编出故事情节。
3、理解词语:凶猛、锋利。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具有了解森林里各种动物名称和特点的经验。
怎样提高表达能力2、物质准备:教学挂图四幅、对话框若干、纸制的“爪子”若干、两人一份讲述小图片和背景图。
活动过程:
一、想象讲述:(用与挂图一样大的白纸镂空出图一、图二、图四中的兔子形象,其余图片画面用白纸遮住)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松鼠表情,教师提供想象的线索:为什么松鼠开始是高高兴兴的,接着惊慌失措地逃跑,后来又变得高高兴兴了?小松鼠到底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惊险故事呢?请小朋友猜一猜,说一说。
二、逐图讲述:
1、提问:
(1)小松鼠为什么惊慌失措地逃跑?
(2)这是一只怎样的野猫?(教师利用纸制的“爪子”进行表演理解词语:凶猛、锋利)
(3)大象用什么办法对付大野猫?松鼠得救后怎样了?
2、(出示对话框)这时候野猫和松鼠各说了什么?大象和松鼠又会有怎样的对话?
三、完整讲述:
1、教师帮助幼儿完整讲述故事,并给故事命名;
2、幼儿两人一组用小图片和背景图轮流互相讲述故事。
3、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故事。
——案例研究——
● 对案例交流与分析
《纲要》语言领域中要求语言活动要:“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交流的乐趣。”并“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针对幼儿看图讲述的一些特点,在本节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把握了图、看、问、讲等要素,来激发幼儿讲述活动。
1、图:其一是在图片的出示方式上,突破传统的逐幅出示的方式,采取了先局部后完整的方式。如第一环节的想象讲述,仅先出示其中的松鼠形象,其余图片内容用白纸遮住,引导
幼儿根据松鼠的表情及动态的变化,对遮住的图片内容展开合理的相信,大胆地叙编故事情节。其二是在图片插入对框,让幼儿的讲述中有了对白语言。
2、看:一是引导幼儿观察细节部分。如图中松鼠的表情变化,野猫的凶猛形象等。二是引导幼儿观察图外内容,如动物的心理活动、对话等,这样可以让幼儿的讲述更生动。
3、问:在看图讲话中,教师的提问很重要,主要采取了激趣式:“松鼠到底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惊险故事?”诱导式:“凶猛的野猫长什么样?”联想式“为什么松鼠开始是高兴的,接着惊慌失措,后俩又变得高高兴兴?”“大象是用什么办法救松鼠的?”等多种设问形式,希望能使问题更开放性和思考性。
4、讲:采取集体问答、分组互动讲述、个别完整讲述等方式,创造各种机会让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语言的表达,并在幼儿的讲述时给予积极的鼓励表扬,保护了幼儿讲述的自信心,也更主动地学习完整讲述故事,提高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研讨后的共识
教师的执教方法新颖,幼儿注意力高度集中,活动氛围热烈。在图片的出示方式上,将挂图
进行镂空,大大增强了幼儿的好奇心。在图片插入对话框,通过这种图示,可以给幼儿提醒,让幼儿的讲述中注意到了对白语言。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幼儿的兴趣都是比较浓厚的,尤其是对图片的观察很仔细,想象也很丰富,但幼儿发言的广度不够,只是局限于部分幼儿的讲述,整体讲述的机会不够多,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还须加强。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对幼儿的讲述材料进行调整,在两两相对时,不仅让幼儿学习讲述,并互相检验对方的讲述,以增加幼儿讲述的机会和互动的效果。建议分组讲述时,还要注意强弱幼儿间的搭配,互动讲述时不使用道具图,直接以小图片形式出现。
研讨案例:看图讲述《大象救松鼠》(第二轮)
问题2:如何有效地提高幼儿讲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课题组研讨后的教育活动实践
活动目标:
1、积极地参与看图讲述活动,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与同伴分享。
2、能仔细观察图中角的表情动态,并根据图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大胆地编出故事情节。
3、理解词语:凶猛、锋利。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四幅;
2、对话框若干;纸制的“爪子”若干
3、两人一份的讲述小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想象讲述
二、逐图讲述:
1、图一,提问:
(1)小松鼠在什么地方玩?
(2)这时小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2、完整出示图二,提问:
(1)为什么小松鼠害怕地逃跑?
(2)这是一只怎样的野猫?(理解词语:凶猛、锋利)
(3)(出示对话框)这时候野猫和松鼠各说了什么?
3、幼儿利用讲述小图片连贯讲述图一和图二的内容。
4、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并让大家检验他是否讲述到动物的心理活动和对话。
3、图三:
(1)先出示图中大象形象,其余图片仍用白纸遮住。
讨论:一条小河挡住小松鼠逃跑的去路,猜猜大象用什么办法帮助小松鼠过了河?
(2)完整出示图三:
我们一起来看看,图中的大象用什么办法救小松鼠?这时大象和小松鼠会有什么对话?
4、完整出示图四,并在图中粘贴对话框:
大象用什么办法对付大野猫?松鼠得救后怎样了?大象、野猫、松鼠又都说了什么?
三、完整讲述:
1、请幼儿给故事命名;
2、幼儿两人一组用小图片轮流讲述故事并互相检验。
3、请个别幼儿完整讲述故事。
● 对案例交流与分析
1、增加了幼儿讲述的小图片,共有两份:一份是图一和图二的小图片,一份是四幅的完整的故事图片。分组时,教师也有意识地将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幼儿进行搭配互相讲述,这种方
式在幼儿对讲的过程中,增加了幼儿讲述的机会,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
2、并在讲述时,请幼儿通过对心情和对话等图示表征的检验,让幼儿进行互相的评价,这样幼儿不但自己讲得认真,也能够注意倾听对方的讲述,学习了一些讲述的要素,让故事能讲得更生动,更丰富,也有更有想象力。
●研讨后的共识
1、活动设计合理,教师提问简单明了,有针对性,能突出表情的观察,让孩子展开合理想象。
2、对话框的运用是亮点,孩子们很感兴趣,能积极参与讲述,使讲述更为生动、具体。
3、在用小图片轮流讲过故事的环节增添了检验的内容,让幼儿更能有目的地讲述和倾听。境幼、师幼、幼幼互动等效果良好。
五:小结
通过这次的一课多轮的教研主题研讨,使参加语言课题研讨的老师们都对看图讲述有了新的
认识,扩展了思路。研讨的过程中互帮互助,设计出了一些新的看图讲述的教学形式,使看图讲述的教学活动更丰富、更有趣味性。尤其是本人受益非浅,也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1、 创设师生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
在看图讲述活动中,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引导的方法,直接影响着活动效果。看图讲述是一种意愿活动,幼儿看到优美的图片,在教师的引导下,很自然地会产生说的意念。但是,正在学习语言的幼儿不可能说得十全十美,如果幼儿说错了,教师就加以指责,这样幼儿说话的意念立即被抑制了。在讲述活动中,只要幼儿说的是符合情理的,他们有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都尊重他们的看法,以鼓励的、亲切的态度,让他们尝试成功的喜悦。这样,不但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更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讲述欲望。可以使幼儿对看图讲述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使他们越讲越爱讲,在良好和谐的师生氛围中茁壮成长。
2、 巧妙运用图片,采取多种讲述方式,发挥教学功效。
多形式的图片,多样化的讲述。由于看图讲述是全班幼儿观察同一(多)幅图片,讲述同一对象,较单调,幼儿往往是坚持性不长。初看图片时喜形于,时间一长,就心不在焉。为
了激发和幼儿学习的兴趣,保持幼儿的思维活动,本人在教学《大象救松鼠》时,提供了多种不同的讲述图片,将一节活动分了几个时间段,动静穿插进行。如:第一时间段,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观察大幅挂图;第二时间段,幼儿利用小图片自己讲述;第三时间段,个别幼儿的示范性讲述;第四时间段,幼儿利用完整小图片一对一结伴互动讲述,这样,幼儿的注意力集中了,活动气愤也活跃了,孩子们学得也更投入、更积极了,他们在相互的交流和讨论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很好地提高了讲述的水平。
3、艺术提问,激发思考。
(1)提问的针对性。
由于受认知水平的限制,幼儿不容易发现图片上的某些细节部分,教师可帮助幼儿细致观察,提供一些线索,指导幼儿对图片的理解和对整个故事框架的构想。
(2)提问的顺序性和层次性。
提问的顺序性可以帮助幼儿理清思路,组织好故事结构,进行完整讲述。如:小松鼠在什么地方玩?这时小松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小松鼠害怕地逃跑?谁救了小松鼠?松鼠得
救后怎样了?等,这样的问题便于幼儿按照“人物—地点-事件-结果”这一顺序,较清楚、完整地讲述。提问的层次性即逐步增加问题的难度。 如:开始只要求幼儿说出图中的人物、地点等,慢慢地要求幼儿说出图中人物的动作,对话,接着还能想象出他们的心理活动等。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