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逊评莎士比亚
——纪念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删除评价
张中载
《奥赛罗》百老汇剧照
塞缪尔·约翰逊画像
对开版《莎士比亚全集》书影
《莎士比亚戏剧集》书影
四百多年来,评论莎剧的著述绵延不绝。二战后问世的专门研究莎氏的英国期刊就有《莎士比亚年鉴》、《莎士比亚季刊》、《莎士比亚研究》等,从学术、文化、政治等方面评论莎氏。我国老一代学者王国维、茅盾、吴宓、阿垅、孙大雨、方平、王佐良、杨周翰等发表的著述为我国的莎学研究打下了基础。莎学研究,对莎剧的评论总是随着思想观念和审美情趣与标准的变化不断更新。
要论英国文学家中被引用得最多的作者,谁也比不过莎士比亚和塞缪尔·约翰逊(SamuelJohnson,1709-1784)。牛津大学
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牛津简明引用词典》
(The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ofQuotations)第二版收入选自1100位作者的5800条著名引语。入选引语的作者上起公元前8世纪的荷马,下至20世纪70年代,时间跨度2700多年。其中莎氏的引语独占鳌头,有近700条,占全部引语的八分之一。紧随其后的是约翰逊,收入引语100余条。
素有18世纪英国“文坛大可汗”之称的约翰逊评论莎士比亚,本身就不同凡响,更何况他文章写得确实精彩。
400多年来,评论莎剧的专著、论文难计其数。但至今被奉为圭臬者当数1668年被封为皇室桂冠诗人的
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1631-1700)所写的《论戏剧诗》(AnEssayofDramaticPoesy,1668)和约翰逊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The Preface toThePlaysofWilliamShakespeare)。前者曾左右英国17世纪对莎剧的评论,后者则为英国18世纪至后世评莎剧的经典。
历代评莎剧,在观点、内容上各有千秋,但就点评之精辟,语言之优美,未见能出约氏之右者。莎剧的许多台词已成为流传全球的名言。哈姆雷特的那句
“To be,ornottobe:Thatisthe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因其精炼已经衍生出许多类似的语句,来表达人在两难选择中的困境。
1765年,约氏编注的8卷本《莎士比亚戏剧集》出版,与1623年首部对开版《莎士比亚全集》相隔近一个半世纪。它在莎剧的版本、校勘、字义疏注、故事来源等诸多方面都有新的研究成果。但后继的《莎士比亚全集》不断充实、完善。2007年,由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推出的全新《莎士比亚全集》以崭新的辑注、阐释原则,在保持固有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基础上体现了莎剧研究的最新成果,凸显了剧文的当代性。约氏的那部《莎士比亚戏剧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其《序言》却至今光彩夺目。
约氏说,莎氏是运用语言的天才,他的非凡之处在于:能用日常生活中简洁、通俗的语言表达普通的人
和事,化平凡为精萃;能把遥远或生疏的事写得平易近人,把不可思议的奇异写得通俗亲切。所以,他的文体永远也不过时。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本·琼生(BenJonson, 1572-1637)称莎氏为“时代的灵魂,属于所有的时代”
(“SouloftheAge;Notofanage,butforalltime.”)。欧洲文艺复兴是一个歌颂人类的时代,下面两例赞美人的语句已成千古名句:
Whatapieceofworkisaman!hownobleinreason!howinfinitein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