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智交融:古诗词学习任务驱动的灵魂
作者:徐树忠
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21年第31期
        摘要: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具特的精神标志,用任务驱动古诗词学习,要遵循学生古诗词学习认知规律和古诗词特点,使古诗词学习内容结构化,做到点线面的统一,激发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味自然和人生,重构学习内容,感知语文魅力,坚守民族气节,感受家国情怀。
        关键词:知智交融;任务驱动;古诗词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1A-0068-05
        近年来,很多语文教师都在积极探索古诗词项目化学习,古诗词学习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课堂导入变成了一首诗、一幅画、一段精彩故事;学习任务变成了秦淮河边朗读《泊秦淮》,白下桥旁吟诵《相见欢》,穿上汉服演绎古今人物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等等。然而,这样设计古诗词学习任务,存在着认识和操作上的误区。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最具特的精神标识,是最好的教育。仅凭这样的“秀”场,是远远不够的,而应具有更为开阔的视野,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学科特点,通过任务驱动激发学生走进古诗词学习的新境界,在体味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的真实情境中,困知勉行、知而获智、志达高远,拾级而上解决古诗词的学习问题[1]。
        一、任务驱动重构学习内容
        以任务驱动古诗词学习需要困知勉行,期有寸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2]而现行初中语文统编教材共有古诗词84篇,其中教读课36篇,课外阅读推荐48篇,分布在6册书的12个单元中,数
量大、内容杂、散点分布。这就迫切需要语文教师在学习任务设计中对古诗词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对于一线语文教师来说,既要立足单篇、拓深内涵,也要打破常规、拓宽外延,难度非常大。要使古诗词学习内容结构化,要倡导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让学习任务设计更典型、更有价值和创造性,做到点线面的统一。
        (一)“点”形课堂
        “点”形课堂是指立足统编教材中的单篇古诗词,强调内涵的拓深、拓宽,不作平面延伸。对于一些内容多、容量大的单篇,教师要抓住古诗词中古今相通之处,设计出探究性任务,驱动学生实现古诗词的深度学习。古诗词学习是学生个体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可设置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以此驱动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享受学习,获得审美体验。例如,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学习任务设计如下:
        活动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具体语句,梳理作者情感的变化轨迹,说说其中表达了他对人生怎样的思考。
        活动目标:深刻体会作品传递的情感,理解作者表达的人生哲理。
        活动过程:自主阅读课文,合作交流,朗读展示。
        该项学习任务设置,就是按照课程标准“用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其品德修养”“培养学生自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等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古诗词学习的差异性,突出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入其境、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用任务驱动学生去探究实践,可以弥补教学活动的不足,促进学生学习真实地发生,让学生在读、思、画、悟、品、说中,经历探究的困境,激发合作学习的需求,产生深刻的体验。
        (二)“线”形课堂
        “线”形课堂是指语文教师可以突破教材中古诗词的编排体例,根据自身对古诗词学习的思考,利用古诗词学习的多方资源,实现课内向课外的拓展,以实现教师对古诗词教学理念和主张的追求,做到古诗词学习内容的连点成线,自然衔接。形式上可以采取“1+1”或是“1+N”的模式;内容上可以是共通点的融合升华,也可以是不同点的比较强化。例如,课内阅读杜牧《赤壁》与课外阅读的《泊秦淮》,1+1组合模式学习任务可以这样设计:
        活动任务:《赤壁》与《泊秦淮》都是杜牧咏史之作,细读两首诗,说说它们在表达方法上的不同之处。
        活动目标:理解两首诗中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
        活动过程:细读两首诗,填写表格;合作交流,完善表格内容(见表1)。
        该表的填写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在填写的时候,要反复阅读、领悟,还需要查资料。任务驱动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去思考,直面挑战。然后再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反馈提升,完善表格,这样就可以让所有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能有收获,得到真正的进步[3]。
        (三)“面”形课堂
        “面”形课堂是指围绕有共同议题的多篇古诗词,进行深度阅读,使学生在不同内容方法的整合中实现进阶。语文教师在古诗词学习内容的建构中,可以多向贯通,针对一些古诗词学习综合情境的共同特點,促使学生将古诗词学习的体验跟他们的社会生活经验相互勾连,进行主题式学习。教师可以设置学生熟悉的情境和感兴趣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
教师 诗词他们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课内阅读中的三首杜甫诗作——《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其主题式学习任务设计如下:
        活动任务:细读《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首诗,分析杜甫诗风的变化,写篇学术小论文,字数300字左右。
        活动目标:在细读杜甫诗歌的基础上感受杜甫诗风的变化。
        活动过程:独立阅读,撰写学术小论文;小组交流;课堂展示。
        该项任务深化了学生对这三首诗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杜甫诗作的风格从慷慨激昂到沉郁顿挫,是跟诗人坎坷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的。语文统编教材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提出“有创意的表达”,就是要求学生在表达时有新意,有个性,不落入俗套。这一学习任务可以驱动学生认真阅读,查资料,积极思考,充分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任务驱动突出古诗词特点
        任务驱动古诗词学习是一个知而获智的过程。需要精心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思考探究,分享完善学习成果,从而获得古诗词学习的方法和智慧。古诗词学习任务的设置无论是哪种类型,都必须与古诗词的特点相契合,突出听说读写等学习活动的“语文味”,凸显古诗词的多义性、形象性、抒情性、概括性,以及想象丰富、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深远等基本特点。
        (一)以“读”贯学
        古诗词的读与赏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曾国藩曾在《曾氏家训》中告诫家人读古诗词“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采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应该是古诗词学习的第一法。古诗词的声韵之美,首先就是指语言的音乐美。在古诗词学习的任务设计中,必须充分体现诵读的要求,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音律,获得古诗词学习中以“读”贯学的价值意义。例如,崔颢《黄鹤楼》的学习任务,就可以这样设计:
        活动任务:律诗有非常严格的格律要求,反复朗读这首七律诗《黄鹤楼》,说说有哪些不合格律的地方?为什么这首诗依然能成为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
        活动目标:感受《黄鹤楼》声调自然、音节浏亮。
        活动过程:反复朗读、小组交流、全班展示、整理修正。
        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律诗》的补白。然后,采用自主的或是小组合作的方式,反复诵读感悟,反思批判,而后即可得到真实的学习体验:一是《黄鹤楼》诗句中平仄不符合规律,第一、二两句的第五、第六字都为“黄鹤”,明显的重复,第三句“黄鹤一去不复返”连用六个仄声字,不符合平仄交替的规律;二是对仗不符合格律诗要求,大都是古体诗的句法,第五、第六句的“汉阳树”“鹦鹉洲”,似对非对[4]。这一学习成果为任务的最终完成打下了基础,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一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通过批判和感悟来理解诗的内涵。《黄鹤楼》诗前四句脱口而出,信手拈来,一气呵成,顺势直下,让人无暇顾及七律的格律和对仗。全诗虽有转折,但读来自然流畅。再加上双声(“黄鹤”“复返”)、叠韵(“此地”“江上”)和叠音词(“悠悠”“历历”“萋萋”)的妙用,造成了声音铿锵,音节浏亮,富于音乐变化的效果。学生通过交流互动、理性反思、批判纠正,就能体会到这首诗千古传颂的重要因素:声调、音节的浑然天成。
        (二)以“法”辅学
        第一,绘画法。古人讲:學贵有法。古诗词是形象思维的产物,所以在设计古诗词学习任务的时候,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思维,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引导他们进入古诗词意境,建构起古诗词意象的画面,为学生才能的发挥创造条件。比如,学习马致远词《天净沙·秋思》,就可以根据该词寓情于景、意象丰富的特点,设计让学生画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的学习任务。
        第二,寻象法。古诗词作者大都喜欢借助特定的意象来营造诗词的意境,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在设计古诗词学习任务的时候,要设置真实情境,寻“象”以观“意”,使学生真正领悟古诗词的意蕴并发现它的价值。比如,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时,可以设计这样的任务:出词中的典故,弄清楚典故的内容,并说出用典的作用。在这个任务中,学生把“孙郎”“冯唐”“天狼”三个典故的内容及作用弄清楚了,那么对这首词的理解也就振领毛顺了。
        第三,炼字法。古诗词十分讲究炼字,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古诗词深远精妙的意境很多时候就是通过琢句炼字来实现的。在设计《野望》这首诗的学习任务的时候,应驱动学生徜徉在自然流畅、朴素清新的情境中,品味颈联中“驱”“返”“带”“归”四个动词所创造出的一种萧瑟恬静的审美意境,进而让学生探究这首诗审美意境创设方法。
        (三)以“比”拓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年)》指出:“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5]古诗词语言凝练丰厚,具有多向度、多义性的特点,常常可意会,不可言传。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和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这两诗,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仔细读来,确有相通之处。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学习任务:
        活动任务:说说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的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和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情感的相通之处。再举一些类似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