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古诗词文阅读教学分析
摘要:新课标对小学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此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文阅读是一种比较高效的阅读教学法,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整合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展古诗词文阅读教学,带领学生进入古代诗人的内心世界,深入体会古诗词的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文阅读
引言
古诗词作为我国经典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由于篇幅较为短小,十分适合采用文阅读的形式。围绕同一作者、同一题材的主题进行文阅读设计,能够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诗词的魅力,体会到诗词蕴含的情感。要保障文阅读的优势能够得到发挥,需要创新文阅读形式。
一、小学高段古诗词文阅读的意义
(一)丰富教学形式
在以往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三段式”教学法,结合某一首古诗词,从词句、作者到内容进行全面解析。从诗词整体教学角度来看,这种教学的系统性不足。采用文阅读的形式,围绕同一主题展开讲解,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从形式新颖、系统性更强两个方面使教学效果得到改进。学生能够在文阅读中对诗词学习形成整体认识,降低了后续学习的难度。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以往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在预习时要求学生背诵古诗词,然后在课堂讲解,如果教师对内容不够了解,就会造成学生对诗词的兴趣不足。文阅读模式,由学生围绕共同主题内容进行分析探讨,不仅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凸显,而且学生能够更加理解诗词的内涵,能够带着兴趣去识记。这种识记相较于机械式记忆,不仅记忆更深刻,而且不容易遗忘。学生主动探索诗词,会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
(三)通过系统梳理,提升古诗词学习思维能力
在古诗词学习中,除了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但是这种规律性在传统的诗词学习中并不明显,而在教师讲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以及一些表现手法时,学生只是针对当下学习的诗词了解知识内容,但是在学习新诗词时又要重新认识,这是因为学生未能形成针对诗词的鉴赏思维。采用文阅读,能够促使学生了解不同知识内容的底层逻辑,并逐步形成诗词鉴赏思维,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古诗词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确定主题
主题是古诗词文组合的关键,是需要学生深度聚焦、深入讨论的。一组选文中一般包含一个主题,有时候也可以包含多个主题。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文阅读中,主题是“灵魂”,也是学生深入阅读的引擎。对于小学生来说,明确主题可以建立理解文本意义的落脚点;而对于教师来说,借助主题可以组织文本,有效串联课堂。在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文阅读中,教师在精选主题的时候还要注意其开放性、讨论性与研究性。一般来说,“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都按一定主题来组织单元内容,基于此,教师也可以按照单元主题开展古诗词文阅读教学。例如,教师可以按照写景、写物、写人、怀古、思乡等常见的诗歌主题组织文阅读。
教师还可以根据诗歌的作者、诗歌写作时代、诗歌的风格等来安排教学活动。在选择小学语文高年级古诗词文阅读主题的时候,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兴趣爱好,以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出发,合理确定主题,既要避免主题过于模糊、宽泛,又要避免主题陈旧、无趣。教师 诗词
(二)创建活动,课中讨论
课中讨论是实施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关键。课前自读,为课堂讨论提供了便利。在课中阶段,教师要依据议题、文本,创建多样活动,引导学生讨论,促使其求同存异,逐步达成共识,同时顺其自然地发展高阶思维能力,增强文阅读教学效果。例如,在“古诗词中的爱国情感”课堂教学之初,教师先鼓励小组成员彰显个性,呈现不同的预习成果。这些预习成果,恰好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碰撞的机会。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学生不断提出个性看法,梳理出有价值的信息。在规定的时间结束后,小组毛遂自荐,呈现本组的讨论成果。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三首诗是诗人人生经历的缩影,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下,诗人的内心有怎样的感受呢?有怎样的变化呢?”在问题的作用下,大部分学生陷入了沉思。于是,教师趁机提出任务:“请和小组成员一起诵读这三首诗,寻各自的诗眼。”在问题和任务的双重驱动下,学
生先自主思考,建构个性认知,接着与小组成员交流,碰撞思维,认知文本中的景物描写内容,感受诗人蕴含其中的情感。在学生合作后,教师随机选择学生,鼓励其诵读。在学生诵读之际,教师认真倾听,从字词、韵律、节奏等方面进行指导,促使其提高诵读水平。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如有学生提道:“《示儿》的题眼是‘愁’”。教师对此进行引导:“诗人愁的是什么?为什么愁?”受到问题的驱动,学生再次诵读故事,走进具体场景,把握关键语句,了解诗人的愁,并就此与小组成员讨论。通过讨论,学生发现这首诗作于诗人临终前,诗人至死都没有看到国家收复失地,实现统一,因此而忧愁。从如此忧愁中,学生顺其自然地感受到诗人的爱国之情。教师肯定学生的感受,并鼓励他们带着情感诵读古诗,深化情感。之后,教师使用同样的方法,驱动其探究其他古诗中的情感。实践证明,通过不断体验活动,学生自主、合作品读,从不同角度认知了古诗词内容,感受了其中蕴含的爱国情感。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古诗词阅读效果,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诵读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创新利用传统文化节日,赋予教学内涵
在文阅读上要保障其创新性,需要遵循因势利导原则。教师需要紧抓生活中的机会,灵活调整教学形式,以达到教学目的。如在清明节、端午节等重要节日,教师可以调整以往按照
教材部署开展教学行动的计划,以节日为主题,开展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够赋予教学更深的文化内涵,而且能够使学生对诗词的兴趣更浓。在围绕节日主题进行诗词教学设计时,在教材中有合适的诗词可加以利用,但是在相关诗词不足时需要突破教材限制,拓展教学思维。
(四)总结归纳,寻关联与差别
文阅读具有集体构建的特点,所以教师可以使用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开展文阅读教学。教师可结合文,设置相关的具有开放性或者冲突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多角度思考,在交流讨论中到问题的答案。学生在课堂中与同伴交流讨论的时候,会产生思维碰撞,在此过程中,因为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可能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此时教师要给予适当帮助,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总结,并使用问题链、复述、梳理等方式,引导学生将在集体构建环节中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生成新的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
要跳脱出传统固化的教学模式,不能拘泥于语文教材的束缚。而是要明确古诗词教学的深层次内涵和教学目标,进而可以将文阅读和古诗词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增加古诗词阅读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可以通过文阅读深入感知我国传统古诗词文化所蕴含的历史底蕴和精神文明,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文素养。因
参考文献
[1]罗中斌.中小学古诗词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J].基础教育参考,2019(14):58-59.
[2]于殿辉.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8(99):68.
[3]章湘.文阅读在小学中高段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中),2018(4):28-29.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