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古代诗词五首
一、登幽州台歌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前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之绵长,直抒胸臆,叹古时明君不可复见,后世贤主无法遇到。
2、“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
答:诗人在这里营造了慷慨悲凉的意境,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孤寂和悲愤之情。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4、赏析“悠悠”一词的表达效果:“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
4、独怆然而涕下:“独”字是全诗的诗眼,诗人登上幽州台,孑然一身,怀才不遇的苦闷涌上心头,不禁悲从中来。
5、主题:本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二、《望岳》
1、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自号“ 少陵野老”,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全诗 围绕“望”字展开,距离上是从远至近,时间上是从朝至暮,并有 望 遥想将来的登。
2.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首联用问答的形式,写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那拨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
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颔联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钟”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自然的多情,体现出诗人对泰山神奇秀丽美景的喜爱。)(一个“割”字,表现出泰山像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阳光,使泰山明暗对比强烈,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4.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颈联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诗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尾联写有望岳而产生的登月的愿望。(一个“小”字,不仅形象的写出了泰山巍然高耸的气势,同时象征性的表达了诗人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6. 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作赏析。
答案:此句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它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以上也是作者的思想感情)
蕴含的人生哲理:只要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雄。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原意:当登上泰山的顶峰,俯瞰众山,而众山就会显得极为渺小。(2)衍生意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8、 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所展现的画面:
大自然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的南北两面仿佛被从中割断一样,一面明亮一面黑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三、《登飞来峰》
1.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功之妙。
2.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哲理:站得高,看得远,人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情怀:表现了作者高瞻远瞩,不惧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障碍,表现了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精神境界。
3、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1)原意: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是因为我站的最高。(2)衍生意义:掌握了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
补充:1.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诗,与王之涣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
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句,与苏轼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是一脉相承,王安石是从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轼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常被用着座右铭。
2. 这首诗中正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飞来山上千寻塔 ;侧面写飞来峰高的诗句是: 闻说鸡鸣见日升
3、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4.最后两句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四、《游山西村》
1.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表现主人淳朴、热情、好客。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原意:山重峦叠嶂,水迂回曲折,正怀疑前面没有路,突然出现了一个柳绿花红的小山村。(2)衍生意义:要正视现实,面对艰难险阻,不畏惧退缩,勇于开拓进取,那么,前方将会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3、颈联写出了山西村淳朴的风土人情。整个村子洋溢着生机与喜庆的氛围。
4、尾联写出了诗人对此处的留恋,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村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感情。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诗人对农村自然风光和淳朴民风的喜爱之情。
补充:1.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名句为什么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
这句诗表现作者正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前后句先抑后扬,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育后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
难。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
①面对困境时。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②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
3. 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淳朴的风土人情。
4. 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水环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五、《己亥杂诗》
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我满怀惆怅的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
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走向天涯。
1.第一句:写离愁,写景叙事,在辞官南归的复杂心情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览众山小的上一句
2.第二句: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诗人以落花自喻,以落红护花表明自己虽辞官不做,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表明自己的心志。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蕴含哲理:表现了诗人不畏惧挫折,不甘心沉沦,始终都要为国家效力的奉献精神。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原意:落花纷纷,不是无情飘洒,还要化作春泥培育出更多的新花。(2)衍生意义:多借指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4、这首诗中“浩荡离愁白日斜”一句是怎样写“离愁”的?
答: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补充:
1. 怎样理解诗中的“离愁”? 诗中的“离愁”是指当时作者离别亲朋好友,愤然辞官回家所产生的对亲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之情。
2. 诗歌中流露出了诗人的两种情感:舍和不舍。诗人想“舍”的是什么?不想舍的又是什么? 诗人想舍的是当朝者的黑暗与腐朽,不舍的亲朋好友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
24 河中石兽
1.讲学家认为寺僧不可能到石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答:根本原因:尔辈不能究物理。
2.讲学家和老河兵得出的石兽所在地的结论分别是什么?
答:讲学家: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3.如何理解寺僧、讲学家、老河兵这三个人物形象?
答: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显得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的态度;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正是“据理臆断”的态度;唯有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
4.说说讲学家和老河兵各是怎样的人?
答:讲学家对事物的认识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因自认为博学多才而自视清高、轻视他人。
老河兵因自己能做出正确判断,别人却不能而沾沾自喜,是个容易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的人。
5.细节描写展现人物心里。
讲学家一个“笑曰”的神态,一句“尔辈不能究物理”的断言,一句“不亦颠乎”的嘲讽性反问,流露出讲学家对寺僧的嘲讽和对自身的自信,刻画出讲学家自恃博才的心态。
而老河兵的“笑曰”“不更颠乎”透出他对讲学家的否定,展现了老河兵自信和沾沾自喜的心理。
6.如何理解“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答:这句话,以议论的方式,点明主题。既是对讲学家之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的辛辣讽刺,又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的理解,而要全面深入的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
7.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答:第一种是在石兽落水处寻石兽,依据是石兽落水沉底;第二种是顺流而下,在河的下游寻石兽,依据是石兽会随水流到下游;第三种是在原地沙下寻石兽,依据是石头头坚硬沉重沙子松软浮动,石兽慢慢没入沙子地下;第四种是在石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依据是石兽因重力作用朝着迎水流的方向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动了。
8.概括本文段意:
第一段:写寺僧按一般人的想法在原地石兽失败,然后又顺流石兽,也没到。
第二段:写讲学家寻石兽的观点及众人盲从的心理。
第三段:具体叙述老河兵关于河中寻石兽的道理和方法,并在结尾处点明主题。
9.关于如何寻石首,从事情的结局来看,寺僧、讲学家都不及老河兵有见识。你从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
答:寺僧: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和泥沙的关系。
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的作用。
老河兵: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地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寺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提出了正确的看法。
道理:事物的发展变化往往有多方面的原因,不能仅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实践出真知,实践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