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1《采薇》(节选)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采薇》(节选)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采薇(节选)》是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的第一首诗歌,以追忆的方式,描写了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思乡之苦的戍边将士在归家途中的所思所想。虽只有短短十六个字,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士兵在离乡出征时的伤感、不舍和归乡时既欣慰,又哀伤的复杂心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借助叠词的修辞手法,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极富表现力,使之成为千古传颂的经典。
    教学目标:
    1.自主搜集资料,了解《诗经》的文学常识。
    2.通过“杨柳”“雨雪”等景物描写,想象画面,体会戍卒的复杂情感,赏析以相反的景物衬托情感的方法。
    3.通过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体会叠词手法的艺术魅力。
    4.拓展诵读《诗经》中的其他名句,感受那诗化的语言、淳朴的浪漫,激发诵读《诗经》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杨柳”“雨雪”等景物描写,想象画面,体会戍卒的复杂情感,赏析以相反的景物衬托情感的方法。
    教学难点:
    拓展诵读《诗经》中的其他名句,感受那诗化的语言、淳朴的浪漫,激发诵读《诗经》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了解《诗经》,引入课题。
    1.师:在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源远流长,而又得到长足发展的文学样式,便是诗歌了。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里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生读)——
    ①师:珍惜时光,奋发努力,这是诗人对我们的劝勉。
    ②师:诗人短暂的伤感源于他对人生的追求和热爱。
    ③师:这是苏轼美好的祝愿,也表达了他旷达的胸襟。
    过渡语: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走进古诗词诵读单元,我们将一起品读古诗词,背诵古诗词,积累古诗词。
    那么,你知道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什么吗?是的,就是《诗经》。
    2.初步了解《诗经》。
    课前我们已经自主搜集了关于这部诗集的资料(展示学生预习作业,抽生分享读),对《诗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我们中国的文学中,有一种现象叫做“四字现象”,比如我们现在要说,往窗外看去,窗外下起了小雨,到处灰蒙蒙的一片。如果用四个字来说,就是——(生读)
    如果我们要说太阳落山了,夕阳把周围的云彩都染红了,我们就会说——(生读)。
    当我们在很长的一段文字中间,突然插入一些四字的句子,就会显得特别有节奏,特别有感觉,这种现象就叫做“《诗经》现象”。《诗经》上的大部分的篇目都是4个字写成的,比如——(抽生读)
    这是武汉疫情刚刚发生的时候,从日本寄来的华人物品上写的几句话,意思是说(解释)。
    3.引出课题。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古诗《采薇》就节选自《诗经·小雅》,也是一首四言诗。看老师板书课题。“薇”是上下结构的字,下部的笔画比较多,所以要写得紧凑一些,右下部是反文旁,看这个“薇”字,想想是什么意思 (借助注释)
    师:“薇”是野豌豆苗,“采薇”就是采摘薇菜,借指隐居生活。
    过渡:那么,节选的这一小节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开始。
    、读准诗歌,把握基调。
    1.同学们自由诵读。 
    2.个别读,注意“薇、雨、霏”的读音。(结合注释)
    3.师生齐读。
    师:你发现这首诗和我们以前读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吗?是的,以前我们读的大多是七言五言诗,这是一首四言诗,读起来很有音乐感和节奏感,我们一起来读。
    三、小组合作,把握诗意。
    1.下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借助注释,再一起读读这首诗,读懂诗歌的大体意思,开始吧。
    2.小组代表说,组员展示读。
    四、赏析诗歌,体会情感。
    1.师:同学们,读了这许多遍,你有没有发现诗中这两句有什么特点 (出示前两句,板书两组反义词)
    2.问:“昔”指何时 “往”去何方 “我”指谁 “今”又指何时 “来”去何方 哪 句是这位远征战士兵的回忆 (课件出示,齐读)
    3.师:从这个“昔”字,我们知道士兵是在回忆自己出征时的情景。“依依”是柳丝轻轻随风摇曳的样子,看到“杨柳依依”这个词的时候,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呢?
    预设:春光明媚,杨柳飘扬,莺歌燕舞。
    4.当你看到这样的景致的时候,最想做什么?而这位士兵却要做什么 ——征战沙场!作为一个普通人,他愿意吗 (否:故园情难了! 沙场血腥、残酷!)
    5.可是,他真的能不去吗?(课件出示资料)
    6.此时,他还能不去吗?为什么?
    7.这样 位深明大义的士兵出征前割舍不下的可能有什么 
关于疫情的诗
    他即将奔赴战场,内心充满了对家的眷恋,对亲人的不舍,这样美好的景致,他不仅无暇顾及,反而增添了他内心的悲哀。带着感受,齐读——
    8.(课件出示诗句)指导读出味!
    9.过渡:就这样,这个士兵带着对家园的思念,带着对亲人的眷恋,踏上了漫漫征程。或许是 年,或许是三五年,亦或许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征夫终于回来了!(课件出示后句诗,齐读)
    10.士兵行走在回家的路上,他看到了什么?看到“雨雪霏霏”这个词,你脑海里出现了 幅怎样的画面 (北风呼啸、大雪漫天、苍茫一片)
    11.望着这漫天的飞雪,士兵的心情如何?我想,虽然北风呼啸、漫天飞雪、漫步苍凉,但这位士兵历经残酷持久的战争,现在终于能回家了,心中应该是充满无限欣慰的吧。带着感受,齐读。
    12.小结:诗人用相反的景物来衬托情感,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表现回家的一丝欣慰,极富艺术表现力,因此,这四句诗也成为传诵千古的经典。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次齐读——
    13.接着往下读,这位还乡的士兵在归途中是怎样的表现?齐读——
    14.你的眼中出现了一个怎么样的士兵形象?(疲惫不堪、饥寒交迫,在雪地里蹒跚前行)
    15.再看插图,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所看到的画面——凄凉、悲惨……
    16.不应该呀! 位凯旋的战士回归故里怎能如此凄惨 如此悲凉 这样 位战士回乡,照理说不该有鲜花、掌声,乡亲们热情的迎接吗?可是他只有什么?出示——雨雪霏霏,师生接读。
    17.真可谓物是人非,何等悲惨,何等凄凉!“雨雪霏霏”正是这位回乡战士内心凄苦的真实写照,正如他自己所说——引出最后一句。
    18.虽然凯旋,虽然侥幸从战场回来,可他的心情却是如何的?——悲伤、哀痛、绝望!有谁知道他的哀愁呢 或许只有这漫天的大雪了。
    19.此时此刻,他可能会想些什么?
    预设:战争的艰苦与残酷、一连串的担心——敌人还会来犯吗?父母还平安吗?妻子和孩子还在家里等着他回去吧!
    20.小结:这首节选短短的十六个字,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21.引出评价。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这个小节,用心体会,并试着把它背诵下来。
    五、总结写法,拓展延伸。
    1.这首诗中运用了三处叠字。“依依”形容柳丝轻轻随风摇曳的样子。“霏霏”是雪下的很大的样子,“迟迟”是步履迟缓的样子。《诗经》中常常运用叠字这种修辞手法来增加诗的美感和表现力,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除此之外,“杨柳”这一意象也为这首诗增不少。一起读一读下面这些诗句,体会诗人借杨柳表达的依依惜别之情。
    3.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品读了《采薇(节选)》,感受到了戍边兵士归家途中复杂矛盾的心情,诗经中还有这些流传千古的名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
    4.课下拓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