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现象成因的社会学分析
引言
近年来,各类相亲节目活跃在各大卫视荧屏,节目中的女性各个妙语连珠,展现自我,在博得观众一笑的背后,又有谁注意到她们隐藏在精致妆容后的落寞。况且这种走马观花的电视相亲,其过程就像质检人员抽查产品是否合格一样,只是对前来应征的男性进行简单的分类,不能产生深入的了解,可能一不留神就让适合自己的伴侣擦身而过,不可不谓风险大,且浪费时间。再者,电视台直播的相亲节目,如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等,或多或少带些炒作的嫌疑,只是为了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女嘉宾到合意伴侣的机会微乎其微。这些外貌秀丽,素养较高的大龄未婚女性便是时下网络中非常流行的名词——“剩女”的典范。“剩女”们大都有稳定的收入,体面的工作,生活环境舒适幽雅,却在爱情上迟迟停留不下来。她们有充实的干劲以及追求高层次的生活质量,远大的理想,希望到出类拔萃的另一半。但是出类拔萃的男人是不会在他们背后默默付出的。要做好她们背后的男人,压力太大。这样导致长时间感情生活不协调,迟迟徘徊在婚姻的殿堂外。随着年龄增长,也就在社会上剩了下来,所以成为了“剩女”。
一、 什么是“剩女”及其本质
根据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所谓“剩女”,狭义上理解是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而变成“剩女”的大龄未婚女青年。
公众一般喜欢把“三高女”和“白骨精”作为这一体的代名词。“三高女”为眼光高,人气高,收入高的女性简称。“白骨精”为女性白领、骨干、精英的简称。网络媒体则称她们为“3S”与“剩族”,“3S”就是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的结合:single (单身) ,stuck(卡住了),seventies(七十年代出生的)。“剩族”则为过了最佳适婚年龄的女性体:其中25-27岁称之为“剩斗士”,这些女性还有勇气继续为寻伴侣而奋斗;28-31岁称之为“必剩客”, 此时属于她们的机会已经不多,又因为事业而无暇寻觅;32-36岁称之为“斗战剩母”, 她们在残酷的职场斗争中存活下来,依然单身;36岁以上称之为“齐天大剩”,甚至有人把她们中的特殊个体称为“圣女”。与“剩女”们相比,比她们年纪大的女人,孩子都上小学了,比她们年纪小的也在挑三拣四之后高高兴兴地嫁人了;比她们聪明的没她们漂亮,比她们漂亮的没她们聪明——可偏偏被剩下的就是她们。
相亲节目女嘉宾爆丑闻而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抽样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19岁以下全国人口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18:100,城市人口的性别比为 115:100,已经严重偏离正常的男女性别比例。随着这部分人逐渐进入婚恋交友的高峰年龄,男性择偶的困难将日益明显。在20-34岁非婚人口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占的比例逐渐增高,“剩男”的问题远比“剩女”更严峻,全国人口中非婚男女比例在27岁达到199:100,33岁时达到 293:100;城市同龄人口中情况略好,在27-34岁间平均为162:100;这种现象意味着乡镇非婚人口中的性别比偏离更大。这与大量存在的“剩女”现象形成了悖论,而这也恰恰反映了“剩女”的本质,即相对于“剩女”们自身对于婚姻伴侣的标准和需求上,“剩女”的“剩”只是一种相对过剩。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也曾在《自由:发展的目的和手段》预测,2020年中国将有3000-4000万男性不得不单身,男性受到了“婚姻挤压”,而“剩女”现象的存在和依然发展的态势也恰恰证明并加剧了“光棍时代”的到来。
二、“剩女”面临的婚姻窘境及其影响
2009年,据相关数据显示,北京“剩女”已突破了50万,而这仅仅是保守数据。《海峡时报》一篇文章称北京“剩女”数量已达80万,创世界之最。上海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某公司曾举办大型白领男女公园相亲活动,组织者费尽心机说要平衡男女比例,但是结果官方说法是
收效甚微,男女比例3:7。其实根据参会者现场的观察,男女比例仅为2:8,以至于很多大龄上海女在这样的大型相亲会上待一个小时都不见得能和一个男青年交换资料和。这样类似的活动已经办过两届,前后相隔一年,但是大龄上海女难嫁的问题丝毫没有改变。 而靠近香港的深圳也一直流传着男女比例1:7的说法,可见“剩女”问题在中国几个一线城市相当严重。
随着工业化和生产自动化的到来,女性从家庭中解放了出来,逐渐摆脱生理上的束缚,开始进入原先由男性主导的工作领域。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发展,既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与竞争意识,那些在工作中能够和男性平分秋的女性也逐渐摆脱了对男性的经济依附,获得了良好的职业声望与相应的社会经济地位。遗憾的是,在个人的婚姻问题上,她们却一筹莫展。职业中的性别提升和婚姻上的性别危机将现代都市女性推到了一个尴尬的“剩女”境地。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