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危机产销脱节消费行为学
经济危机最一般的表现无非是产销脱节。生产了过多的东西卖不出去。这既不是天然存在,也不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相反,这一矛盾随着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出现、脱离了物物交换才发展起来。货币买卖在更加自由的同时,也把买卖分离为两个独立的过程,而社会生产是一个整体。如果一些生产者在卖掉自己的商品后不接着进行购买,相应的,就会有另一些人卖不出去。
危机的第二种可能性则来自于货币的支付手段。随着商品生产和流通,商品生产者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债务连锁。如果某一环节无法偿还,就可能造成整条信用链条断裂。
鬼楼在简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由于自然经济、庄园经济占主导地位,各地市场也相对隔绝,上述可能性没有发展为普遍的生产过剩的危机。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危机的可能性成为了现实,获得了更加具体的内涵。此时商品生产已经成为普遍生产方式,市场连成一体,信用关系充分地发展起来。
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区别于以往任何生产方式的地方在于,一方面社会生产力巨大
发展,生产达到高度社会化,有大量工人参与劳动,另一方面则是社会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由一小撮私人占有。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基本矛盾,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这一矛盾表现为: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肆意剥削没有生产资料的无产者,从他们身上剥削剩余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不是魔法中变出来的;不是资本家掌握的资本、机器、原料产生的(这些花费都原封不动地化作了成本);也不是来源于资本家的“节欲”和“管理”(强盗监督奴隶生产难道也能算作劳动吗)——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所创造的、由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余额。工人创造了巨大的价值,这一过程中资本家没有付出一分钱(如上文所述,生产资料被包含进了成本),而工人得到的却仅是维持生存必须的工资(编者:或许超出一部分,但绝不会拿到全额)。时间关系这里不能细讲,但我们可以举个例子来说明,为什么剩余价值剥削会导致危机:
资本家生产的最大目的是资本增值,即不断地赚钱,赚更多的钱。比起这个目的,满足社会的需要只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因此,资本家在外部竞争和资本增值的压力下,在不断地扩大
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的同时,又尽可能地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工人们消费不起自己生产出的商品,而社会上的其他工厂其他工人也是同样。无产阶级占据社会人口的大多数,却无法消费掉自己生产出的商品,因为他们的占有者是资本家。而资本家再富有,再奢侈浪费,也无法把这些产品消费掉。当这种矛盾发展到最后,若干重要的商品由于无人购买而不到销路时,就不会有下一次生产,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生产停止,工人的普遍失业意味着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经济危机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
于是我们就能够见到这样的景象:堆积如山的产品放在仓库里每天都在花钱,而如果直接拿出去送给穷人,就再也无法维持资本主义生产。所以,一方面牛奶、面包被倒掉,一方面是贫穷的人们无力购买。
生产相对过剩同市场经济如影随形,在我们身边俯拾皆是。广大进城务工人员迫切需要良好的居住条件而三四线城市商品房却处于严重的过剩状态,“鬼楼”林立;每年都有很多的农产品过剩、滞销,粮食、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产品供过于求。
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产相对过剩的表现同自由竞争时期有所
不同。随着国家干预经济能力的提高,生产相对过剩的表现形式从商品过剩过渡到产能过剩,更多的过剩商品没有被生产出来,而是表现为生产能力的闲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