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里达的精神家园
作者:谢颖 杜俊萍
来源:《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2015年第11期
作者:谢颖 杜俊萍
来源:《美与时代· 美术学刊》2015年第11期
摘 要:崇尚与热爱自然,是艺术家心灵深处涌动的愿望,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对自然的描绘之中,不仅是基于真实而强烈的生活体验,亦是艺术家的一种内心需要。弗里达就是这样一位艺术家。在她很多画像中常常描绘到植物和动物,她将这些动植物赋予生命,对食物瓜果也投入了极大热情,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对世界万物怀揣着情感,内心构建并呵护着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弗里达;自画像;精神家园
崇尚与热爱自然,是艺术家心灵深处涌动的愿望,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到对自然的描绘之中,不仅是基于真实而强烈的生活体验,亦是艺术家的一种内心需要。墨西哥城科约阿坎街区有一幢蓝房子,房子墙身涂满了浓郁纯粹的蓝油漆,所以被人们简单地称之为“蓝房子”,蓝房子拥有方方正正的院落,院内种满各种花草树木,生机盎然,这座蓝屋见证了一位风情万种的女性艺术家弗里达的诞生、爱情以及逝世。蓝屋不只是一处栖身之地,更是女主人的圣殿,
是她的避难所和祭台。在这座唯美蓝的宅子里,弗里达珍藏着她一生岁月的回忆。
浓密的一字眉,华丽的特旺纳装束,她是一朵不屈的墨西哥玫瑰,她的一生璀璨夺目但又凄风苦雨。弗里达从小特立独行,古怪不羁,原本对生活充满无限憧憬,直到十八岁时的一场车祸终结了她无忧无虑的少女时代,痛苦与不幸从此便在她的生命里打下了烙印。经历了3次流产和32次手术之后,一直依赖着酒精麻醉品来缓解肉体疼痛,之后与墨西哥最负盛名的壁画家里维达结为夫妻,她爱他爱得完全像个傻瓜。在她决定从此便为里维达而活以后,她便决心把心灵、双眼和五脏六肺都藏进脑中的柜子,冠上里维达之名,然后用钥匙反锁,再将钥匙丢入激情的河流之中。然而婚后她却遭到的丈夫屡次背叛,也许有时候只有画笔才能平息她奄奄一息的绝望哭喊,坚忍和痛苦便成为她画作中永恒的灵魂,充溢在她的作品中。生理与心理的创伤从未阻碍她去热爱绘画,弗里达用毕生精力创作了近200幅画作,其中有55幅是自画像。在她的很多画像中常常描绘到植物和动物,尤其是在她健康状况不佳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愈发地流露出她对这些自然事物的依赖与热爱。一方面出于对自然世界敏锐的感知力,一方面也许是生活带来的打击伤害使她把情感寄托于画作中,将这些动植物赋予了生命,形象生动,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也可以说到了属于她自己的一份精神寄托,支撑着她虚弱的身体,化悲痛为动力,是一种宣泄亦是一种依赖。
弗里达养了很多宠物,小狗、猴子、鹦鹉,等等,花园餐桌上的植物花草也时常出现在她的自画像中,也许在她漫长的独处时光中,只有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围绕她陪伴她,带给她慰藉与温暖了吧。在弗里达忍受着婚姻支离破碎的痛苦时期,创作了很多幅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是1938年《与猴子在一起的自画像》和1940年《戴着荆棘项链的自画像》(图1),猴子在墨西哥的神话中尽管是欲望的象征,但在弗里达眼里似乎没有了活泼天性的本质,更多地却是温柔而带有灵性。画中动植物的安排似乎填补了她内心深处的某些空白和痛苦。在另一幅作品《戴着荆条与蜂鸟项链的自画像》中,弗里达身后伸展着宽大的绿叶,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荆条,荆条刺破了她的皮肤,血顺着她的脖子滴落下来。荆条上吊着一只死去的蜂鸟,蜻蜓、猴子和一只黑猫环绕着她,小猴子趴在主人的肩上,似乎在玩弄着荆条做成的项链,而弗里达那空洞的眼神似乎在画面之外的某个地方。整幅画流露出一种压抑的氛围,似乎让人窒息,充斥着痛苦、无奈、彷徨,弗里达的内心世界一览无余。她曾经说过:“它们叫我想起迭戈。比起他,我更喜欢猴子一些,它们更可爱,也不说话。”也许是因为猴子替代了迭戈,可以给予她安全感。
1946年的《小鹿》(图2),在这幅画中,弗里达把自己比作一只受伤的小鹿,她的每一块肌肉都被乱箭射穿,血流不止,痛苦不堪,所有的箭都刺向它弱小的身体,那一支支无
情冰冷的箭仿佛深深地扎在弗里达身体里一样。她希望自己在森林里奔跑,她希望恢复自由身,但是,射中她的箭矢却将她击倒了,她开始舔舐着自己的伤口,她就像是一头为了与里维达在一起而奄奄一息的小鹿。散落一地的残枝败叶,树上破裂的洞无不为画面增添了凄凉悲哀。与弗里达一同出现在画里的除了猴子,黑猫以外,还有狗,鹦鹉,等等。在1938年的《墨西哥犬与我》中,弗里达身穿墨西哥传统服饰端坐在画面正中央的椅子上,背景是空旷的泥地,画面左下角一只体型瘦小满眼透露着无助的墨西哥犬,与空旷的背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狗是忠诚的象征,似乎对应着婚后的丈夫的屡次背叛,这只狗仿佛代替里维达陪伴她度过了那些艰难的岁月。这些动植物的隐喻如此形象,让我们无尽遐想弗里达忍受的是怎样一种煎熬和折磨。
弗里达在她的静物画中对食物和瓜果也是无不偏爱,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描绘的大多都是墨西哥当地的水果,西瓜、石榴、椰子、木瓜,等等,彩整体浓烈鲜活。然而只要我们稍加留意便会感知到这些水果浸染了弗里达的悲伤情绪,更被她赋予了人性。她笔下的椰子会流泪,瓜果会被剖开,鲜红的西瓜也会被切成锯齿状,在强烈的阳光下,流淌着鲜红刺眼的汤汁。1942年,弗里达的继女瓜达卢佩·里维拉写了本《弗里达的嘉年华》,来描绘弗里达对食物和为里维达准备他最喜欢的菜肴的那份热情,在书中,她回忆了弗里达对水果的热
爱。弗里达说:“瞧这西瓜,它是多么惊人的水果,表皮是美妙的绿,里面又是如此优雅的红和白,再看火龙果,就像撒上黑点的石榴,这是一个奇迹!水果和花朵一样,它们以诱惑和语言对我们说话,告诉我们它们隐藏的内涵”。于是我们才得以看到她在“蓝房子”里创作了生命里的最后一幅画《生活万岁》(图3),西瓜鲜亮的红,瓜皮青翠的绿,果肉丰实,籽大且黑,瓜瓢上写着生活万岁!极具生命力,让人兴味盎然,这也许正是她对生命的终极呼唤。
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弗里达在她的艺术中表现了她对痛苦的忍耐,也表现了她对她的墨西哥的永远的忠贞。她的肉体就像她多灾多难的祖国一样伤痕累累,苦难赋予她以殉难者的光辉,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痛苦的诗意,因此,痛苦与狂喜,死亡与新生,光明与黑暗这一对对孪生妹始终是弗里达艺术中的主题。她的生命里不只有几幅画,也有痛苦、食物、酒精、疯狂,当然,还有满怀的激情。早在上世纪年代中期,她的名声就开始备受世界画坛的吹捧, 超过百多部书籍描写了她传奇的一生。她教会我们对待生活对待生命的坚强态度。弗里达,可谓心怀哀伤的女神、满腔激情的女子、描摹痛苦的画师。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对世界万物怀揣着情感,内心构建并呵护着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仍然要求将自己的床从屋里挪到过道上,只为再看一眼自己从小长大的
地方,院子里的一草一花一木都将永刻于心。弗里达一生狂放不羁,命运坎坷,尽管遭遇着各种痛苦煎熬却依然期待爱恋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她内心的那份坚强与执着使她逆流而上,是艺术支撑着她走完这不平凡的一生。由此,弗里达,我们心中一朵饱经风霜,任由风吹雨打,亦然不败落的玫瑰。
里维拉参考文献;
[1]F.G.哈根贝克.薄荷心《弗里达·卡罗的秘密笔记》[M].莫娅妮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3.
[2]龙隐.弗里达·卡罗的战斗[J].世界博览,2015,07.
[3]李建.外国美术史丛谈:拉美·英伦·女性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谢 颖,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
杜俊萍,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