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南石林旅游景区发展现状与对策
周小端鱼文英
(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摘要:位于贵州省思南县的石林旅游景区是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是我国4A级旅游景区。思南石林景区开放以来一直得到游客青睐,但是在设施和服务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思南石林旅游景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的了对策建议。铜仁景点
关键词:思南;石林景区;现状;对策
一、思南石林景区概况
思南县石林旅游景区以具有喀斯特地貌景观特而闻名,地处乌江思林电站库区内,西与凤冈、湄潭接壤,北与四野屯自然保护区相邻,石林总出露面积约4.9平方公里,连着几大丘岭,分六大片区,景观类型众多,是贵州省最大的天然石林景观,2011年已成功申报贵州省影视拍摄外景地。思南石林还以其惟妙惟肖的象形景观闻名,有形象逼真的十二生肖石,还有狐假虎威、鬼脸石、四大金刚等极具观赏价值的景观
。“十三五”期间,思南力争打造为全省山地旅游重点县和全国休闲旅游目的地,思南石林景区成为思南旅游石林名片,“多彩贵州”里的“思南江湖”品牌支撑全域旅游发展的旅游黄金节点之一。
二、思南石林旅游景区发展状况
思南石林属于典型的溶洼边坡型石林,主要由二叠纪石灰岩,沿节理、裂隙溶蚀,经地壳抬升,水流侵蚀而成。思南石林景区拥有地球上同纬度地区迄今发现的发育最完全、生态保存最完好、出露面积最大、最具观赏性和科研价值的连片的喀斯特石林。思南地区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长期处于台盆海洋环境,在流水搬运下沉积形成了大规模的粒屑石灰岩,以及生物骨架等性质的石灰岩。石灰岩的的主要化学物质为碳酸钙,极易受到侵蚀。较为松散的碳酸盐岩在流水和生物的共同溶蚀下,在景区的一个柱状石芽上形成三个较大的溶孔,组合起来状若骷髅,呼之欲出,恐怖至极,形成鬼脸石、祈雨石、试斧石、四大金刚等这样极具特的景观。思南温泉石林景区早在2013年正式对外开放,景区内有石芽、溶沟、石林、溶洼、峰丛等多种喀斯特地质遗迹标本,是一座天然喀斯特地学博物馆,也是全国首批国土资源科普基地。
三、制约思南石林旅游景区发展的因素
1.景点基础设施薄弱
近几年思南县外出交通环境逐步改善,但景区与景区、景点与景点之间便捷换乘的交通网络还有有待于完善,景区交通导引牌或少或缺,观光旅游专用车辆管理使用不够灵活,景区停车场车位、酒店床位不足,县城内出租车“一口价”式服务普遍存在,景点共享单车服务产业尚未形成。
2.喀斯特地貌科学知识有待加强
思南石林景区的旅游资源丰富,作为乌江喀斯特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从业人员也应当充分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将更多、更好的科学知识传达给旅客。导游的讲解,不应过多地宣讲民间鬼怪传说和石林象形景观中的神话故事等虚幻形象,或者对石林的形成只会简单用一句“鬼斧神工”一笔带过。应当加大石林地质地貌奇观形成机理和科学知识普及,使游客通过参观游览石林风景区,能了解到石林喀斯特地貌自然遗产的意义和价值,欣赏到石林的美学价值与魅力,学习到有关地球科学的知识。
3.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有待提升
服务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衡量着旅游管理人员管理水平的高度。由于缺乏对景点附近旅游商业服务个体小商户规范化管理,出店经营现象严重,流动摊贩较多,增大了交通管理压力和市场监管难度。且由于思南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暂时难以吸引到高素质专业型旅游管理服务人才。目前东兴市从事旅游管理或服务人员大多是当地人,未经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系统化培训,在旅游
产品管理、营销、服务等方面缺少专业的策划指导,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时代步伐,从而降低了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
四、促进思南石林旅游景区发展建议
1.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旅游交通越来越成为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已开通的杭瑞高速与沿榕高速在思南县城“十”字相交,客观上促进游客流量,而且贵州省规划建设中的石阡至湄潭、德江至余庆省际高速公路和遵义至吉首、涪陵至柳州铁路也将过境思南,这给思南县提供了便利的旅游交通环境。增设景区交通导引牌,合理规划景点之间的乘车路线和公交站点,搭建便捷换成网络。一个地区旅游接待宾馆的床位数量是目的地接待容量的关键门槛。加强旅游住宿配套设施建设,包括以星级酒店为主体,经济型商务型酒店和特民宿为补充的多形式旅游住宿业体系,满足各层次旅客需求,全力提升旅游接待能力。根据景点游览时间长短,合理设置休憩点,厕所、垃圾桶、便利店等,将个性化、人性化、便利化服务落到实处。
2.加强景区文化建设
思南石林风景区除了自然喀斯特地貌景观之外,还有极其丰富的民俗文化特,尤其是思南花灯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大力发展思南本土特的民俗文化,如渔樵耕读和码头文化特等。还可
以从当地的社会风俗、饮食特、民族服饰以及宗教信仰等着手,开发土家族文化的特旅游,如土家族的“花甜粑”现场制作体验,增加各地游客的参与感。不仅给游客一种与众不同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还可以吸纳周围的劳动力,大力开发当地的民族特旅游产品,发展当地的经济,实现景区和当地经济的共赢。
3.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强游客满意度
严格把关导游人员从业资格和业务水平考核制度,加强高素质复合型旅游人才的引进、管理和使用,注重一线旅游服务人员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培训。强化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相结合机制。大力推动行业问题整改和游客权益保护并重,坚持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相结合,推动相关监督形式有效衔接。健全服务评价机制,增强顾客忠诚度。
参考文献
[1]杨红梅,熊红福.思南石林旅游经济研究[J].知行铜仁,2015 (03):35-38.
作者简介
周小端(1999-),女,汉族,贵州铜仁人,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本科。
通讯作者
鱼文英(1975-),女,吉林延吉人,副教授,管理学博士,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