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1、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晚)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换上带喜庆彩和带图案的新衣。鞭炮响,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全家守岁。 寓意: 含有“旧岁到此而除,明日另换新岁”的意思,即“除旧布新”。
2、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是亲人团聚的日子,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北方有吃饺子的习俗,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春节中放鞭炮、走亲戚看朋友,一些地方还有祭祖、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也称灯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4、清明节 清明节携带酒食、纸钱等物品到墓地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清明节的意义正在于此。因为这样的上坟祭拜,看似寻常,也一度被视为迷信,却正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美德。尤其在我们已经进入老年社会,赡养老人、孝敬老人有待进一步重视和加强的当下,更具有特殊意义。
清明节的意义更在于,清明节诸多风俗中,其祭奠、植树、踏青、健身等内容,无不与今天得到更加大力倡导的尊老爱老、生态建设、发展旅游、全民体育等十分吻合,已成为最具现代意义的传统节日。
5、三月三(壮族):喜欢在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壮族也常在三月三一起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糯米饭。
6、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人们在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
舟的习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
7、七月十五鬼节上坟,思念尊敬长辈烧纸钱。
8、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人们赏圆月、吃月饼,拜嫦娥,享受着亲人团圆之乐。其主题是“圆”,象征着丰收、团圆。
“民间拜月”则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此夜,人们仰望天空明月,设宴赏月,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又称“团圆节”。
9、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又称“老人节”“敬老节”。 插茱萸,携酒上山。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 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联系的有赏菊赋诗、插茱萸、吃重阳糕等风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