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和礼仪习俗
文化礼堂:传统节日和礼仪习俗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礼仪习俗沉淀了千百年的传统文化,从远古走来,每一个节日和习俗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和深厚广泛的民众基础。自嗣义公定居立业六百余年来我庄同样沿袭了我们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和宗教观念,当然也形成了自己的民风家俗,寄托着袁家垅子孙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
春节 自腊月始,炒米爆、打年糕、擂糍粑、晒干鱼腊肉等开始为过年准备。腊月廿四为小年,户户扫扬尘;除夕为大年,此日贴春联,先备三牲礼到祖坟和宗堂烧香燃烛放鞭炮供祖宗,后合家团圆吃年饭,挑压岁水,水缸内放压岁钱,年夜,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宗堂中厅也烧旺柴火,全庄男女老幼尽情欢乐,通宵不睡,称“守岁”。年轻人打鼓锣到各家各户辞年、恭贺过肥年。家家户户点通宵灯。子时正中,“开门”放鞭炮“接年”。初一到神龛前敬香拜祖先祈福,初二开始到亲戚家拜年,初三送年。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家家吃元宵,城乡处处闹元宵、玩龙灯、花灯。上午,各亲房
聚集一起备供品、香烛到祖坟上灯。“月半上灯亮一年,平时上灯亮一夜”之说。入夜,各家房间、走廊、鸡笼、猪圈和牛栏都点上灯,还点燃鞭炮后用盆盖住炸响,意为驱赶害虫蛇蚁。
清明 称扫墓节,此日给祖先培坟墩,坚墓碑,修坟台。家家户户“祭坟”。远祖、合族或房头抬着三牲酒礼,一路鸣锣击鼓,放 排铳燃鞭炮,登祖坟山举行公祭,近祖一家一户在坟台摆列三牲酒礼,坟头插花,焚香顶礼祭之。有“清明记冢,七月半记名”之说。
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一年“三节”中第二节,女婿外甥要备酒肉糕点和蒲扇、纸扇礼品到岳父舅父家送节。家家门悬蒲插艾,意在避邪。吃粽子、发粑,喝雄黄酒,看赛龙船。
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为祖人烧冥钱备袱,袱面必书祖人名讳。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亲友互送肉食、月饼等礼品,各家兴吃糯米、汤元、糍粑之类。晚上赏月,全家围在一起分吃月饼,共享天伦。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俗云:“过了重阳无时节,一场雨来一场雪”,早餐家家吃蒸糯
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米拌芝麻糖。重阳时节,秋高气爽,故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嫁娶 旧时婚姻多凭媒妁之言,都由男方请媒人先往女方定亲,交搽手钱,称“送定准”。媒人说合,男方备好彩礼,双方媒人一同送到女家,互通庚帖已示同意。“会亲”又叫“发太日”。亲家上门,送女方至亲礼品,女方亲家亦来男方家作新客。择日迎亲谓之“报日”。女婿上门讨接,担内必放择好日子禧帖和礼金。迎亲之日前女方有女孩们赔嫁,迎亲之日,抬嫁妆出花轿,出花轿前女方哭嫁。用轿有对轿联之习,男家出上联,女方对下联,贯以郡名姓氏轶事作对,是夜闹洞房,可不分大小老幼,均可戏言。翌日清晨,一对新人端鸡蛋和红枣煮的糖茶到堂前拜见和敬献长辈和亲眷。第三日,女方来人接新郞陪新娘回家拜父母,谓之“回门”。现男女青年多自由恋爱,婚事从简,但变得时尚。
丧葬 旧时老人临终,子孙围站床前,俗称“送老”。呼吸停止时,烧寿纸、麻丝,谓之“烧落地钱“。亡者穿寿衣,讲究上身成双,下身单,寿衣穿好后“下殓床”。全庄人来“坐夜”,对亡者表示哀悼。派人向亲朋“打信”。入殓前,用艾水给亡者头、胸、足各抹一把。叫“抹三把”。再用白布将遗体裹住,用白棉线牵成与亡者寿同股数的寿带齐腰系好,入棺。对棺设香案、供灵位。请道士“开咽喉”后,子孙日夜“守灵”举哀。亲朋携吊幛、挽联来灵前烧香跪拜,谓之“
敬香”。出殡前夜祭奠称“开堂祭”;出殡在屋场扎驾后,做“起马祭”;抬上路,要做“路祭”。晚辈亲眷都搭拖头带孝,送棺未至墓地前“挽手”。一路吹打鸣炮丢纸钱,称“出丧”。墓穴开茔,孝子先向墓地敬香、跪拜,再拿挖锄跪地挖一锄移一步,连挖三锄,谓之“开三锄”。接着丧夫挖穴埋棺。亡者登山后,连接夜请道士“做七”,超度亡灵,烧灵屋,护送亡者灵位上堂,才算丧事完毕。
随着时代发展,许多节日和习俗增添了新的内容,但袁家垅庄人永远传承和弘扬着孝父母,慈子孙、友兄弟、睦乡邻、爱家国、重礼仪、勤劳动的道德风尚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