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日票房破1.5亿元 《1921》:重回历史现场拍出时代新意
吃吃的爱 票房作者:***
来源:《综艺报》2021年第13期
        银幕上,青年(王仁君 饰)在100年前的上海街头飞奔,蒙太奇手法将观众带入他的回忆和美好憧憬;屋顶上,李达(黄轩 饰)放声呐喊,阳光象征着前途与希望;天空正下着雨,王会悟(倪妮 饰)在召开一大会议的船头撑起油纸伞……这一幕幕场景,都出自电影《1921》,该片于7月1日全国公映,上映首日票房突破1.5亿元。
        《1921》用全球视野与创业视角探索新的建党叙事,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相融合,不仅讲述中国共产党初创的艰辛与不易,更用细节昭示它此后的百年辉煌。在该片监制、导演黄建新看来,这是一个关于理想主义的重要性、关于信仰坚定、关于生命价值的故事,他希望观众能够有所感触,感受到当年这些热血青年的信仰和奉献精神,“为了建立和实现信仰,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他们是为了别人,是为了更多的人。”
        视角:历史的“横截面”
        《1921》讲述发生在1921年前后的故事,全景式重现百年前波澜壮阔、开天辟地的历史时刻——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国际国内黑暗势力的追踪和阻挠,聚集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这并非影视作品首次呈现这段历史。10年前,韩三平与黄建新联合执导的《建党伟业》,同样聚焦建党这一历史大事件,但两部电影的叙事手法不同。《建党伟业》从1911年“武昌起义”写到1921年召开一大会议,跨度10年,偏向于“编年体”;《1921》则是历史的“横截面”,以1921年的上海为中心,将镜头辐射到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呈现相互交织的细节。片中三条线索交叉推进,一条是全国各方党员代表会聚上海参加一大;一条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到达上海参与一大会议,遭到国内外反共势力的围追堵截;一条是日本特高课对来沪日本共产党员的追踪。后两条线增加了电影的国际视野,谍战、动作元素也丰富了电影的可看性。
        在《1921》的北京首映现场,黄建新分享了这部作品创作的幕后故事。再拍这段历史,他直言“压力很大”,“10年前拍過《建党伟业》,这次再拍建党题材的作品,很想有不一样的表达。团队筹备5年,挖掘史料,捕捉先辈的个性、理想、信念。我比喻这次创作就像在迷雾中寻一盏灯,这盏灯就是百年前那些鲜活的年轻人,我们跟大家一起,朝着光走过去。”
        电影引入海外视角,真实再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代背景。“10年间,关于这段历史的
研究变得非常翔实,又有很多新资料出现,我们必须改变视角,表达新意。”在《1921》里,黄建新带领主创团队为观众展示了建党时期的国际背景,“共产国际的介入,产生了很多并行的故事,这给电影情节表现增加了新角度。”
        制片人任宁透露,剧组在车墩影视基地1∶1复原了一大会址、二大会址、新青年编辑部、博文女校等场景。“美术团队从2019年就去一大会址原址做测绘,一砖一瓦、原汁原味复建,让演员和观众有沉浸感。此外,剧组还在上海百年前的老建筑拍摄实景,对呈现电影的历史真实质感非常有帮助。”
        人物:烟火气与诗意化的刻画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共有13人参加,其中最小的刘仁静只有19岁,最大的是45岁的何叔衡。100年前,正是这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成就了开天辟地的大事。
        《1921》将重心放在人物身上,却并未“神化”这革命者,反而着力刻画这年轻人“平凡”的一面:他们有爱情,有个性,有冲突,甚至也有稚嫩与弱点。用黄建新的话说,
影片对他们有“特别日常的、常态化的”表现。影片中,刘仁静(刘昊然 饰)、邓恩铭(王俊凯 饰)、王尽美(刘家祎 饰)三个年轻小伙儿对上海滩充满好奇,一到上海就赶去“大世界”俱乐部一探究竟,还被里面的哈哈镜逗乐;初到上海,李达、王会悟夫妇请他吃饭,一进门就嘱咐菜里多放点辣,饭桌上,三人把共产党成立比喻成“新公司”开张,李达和开玩笑:他负责开公司,就管销路,之后还举杯庆贺“新公司”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