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 班级:…… 学号:……
内容提要:爱情和婚姻实质是一个民族深层文化的体现,而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背景又深刻地影响着恋爱方式和婚姻习俗。人类是感情的动物,其情感的表达方式和生活的文化环境密切相关。那么现代美国人究竟抱有怎样的爱情婚姻态度,受怎样的社会价值观来影响呢?本文主要从这两个方面来揭开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爱情婚姻观的神秘面纱,将我们从现代影视作品等所“看”来,“听”来的误解或迷惑一一解除。
关键字:文化 美国 爱情婚姻观 价值体系
爱情婚姻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影视文学中的婚恋题材,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都俯拾即是。在美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男女主人公为追求自己的爱情自由、婚姻美满所采取的行动往往是主动、坚决、剧烈而又毫不妥协,而在美国现代影视作品中,我们又看到演员们对“性”的随意性仿佛到了未开化的“胡人”阶段……人们不免开始对西方世界的爱情婚姻观感到
费解。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美国人的爱情价值观念
㈠从调查数据来看美国的爱情价值观
①在2010年的“情人节”那天,美国三大电视网之一的CBS台和美联社公布了它们联合做的最新民调,在问到如果你有下辈子,会不会还跟现在的配偶“结婚”时,10个美国人中,有9个说∶会!
②美国的最新民调显示,不管离婚率多高,美国人的婚姻是非常有品质的。90%的人说下辈子会再跟现在的丈夫或妻子“结婚”,说明绝大多数美国人非常满意自己的配偶,爱情指数相当高。
③在美国,男婚女嫁,不会把房子、存摺、家产看成最重要的事,只要两人情投意合,想结婚,租个公寓就结了。在美国,购房与租房的人,长期是各占一半。两人同心协力,同甘共苦,最後,面包、房子、汽车都会有的。也许是由於稳定的民主制度,美国人显得天生自信而乐观。在经历九一一和经济危机之後,民调显示,仍有81%的美国大学生说,他们将比父
辈更富有,59%说他们会成为百万富翁。即使是美国的穷人,很多也说他们会是富豪,只是机会还没到来。
④“信任”,更是美国人重视的。最近著名的高尔夫球手老虎伍兹的“婚外性”事件,被媒体舆论关注。最後他只得出面,公开向社会“道歉”。美国人可能比任何其他国家,对公众人物、尤其政治人物的私生活和道德形象,都更加看重,要求更严格。
⑤人们常说,男人要(不同的)性,女人要(固定的)情。但这次美国民调显示,说下辈子还跟配偶“结婚”的比例,男的竟比女的高,丈夫是95%,妻子85%。而且说“一见锺情”的,男性也比女性多,男的47% ,女的44%。当然,多数(50%)说,他们不是第一眼就爱上对方的,而是经过了解、交往,才志同道合、情投意合,最後在婚礼进行曲中,说“I do”的。
“下辈子还跟你结婚”,可能在所有的婚姻、所有的家庭中,没有比这句话,这种感觉,更美好的了!所以美国人说,死心塌地的“I do”是无价之宝!
——原载台湾《看》双周刊2010年4月1日
⑥据美国著名的公众意见专家路易斯哈里斯的统计,83%的美国男女认为,爱情是男人和女
人结婚的第一位的、必不可少的动力,更有90%的美国人相信,维持美满婚姻的首要条件也是爱情。
㈡从典型事例中看美国爱情婚姻价值观
火箭队的头号球手麦迪在火箭对爵士的比赛中途突然退场,致使火箭队输给了爵士队。麦迪中途离开的原因是什么呢?原来,在火箭对爵士上半场比赛还没有结束的时候,麦迪一位助手打电话给火箭新闻主管内尔松,说小麦的未婚妻哈里斯腹痛难忍,被送往医院生产,他们的儿子即将诞生。内尔松把这个消息转告给了训练师琼斯,等到前两节比赛结束,琼斯就拉住小麦传达了这个消息。焦急的麦迪立刻换掉球衣,迫不及待地赶往医院,一个多小时后,儿子出生了,火箭也输球了。虽然麦迪知道自己对球队无比重要,他的离开很可能让火箭赔掉一场胜利,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离开。家庭永远都是第一位,这个时候,火箭形势再凶险,也只能退居其后。
男人恋爱时结局没有人指责麦迪,在美国,陪着老婆生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火箭主教练范甘迪也没有埋怨他们的头号球星,“我们输球并不是因为他不在这里,而是因为我们在进攻上无能,我们都是职业球员,所以我们没有借口”。对NBA熟悉一点的朋友也都知道,只要NBA球队中的球
员因为家庭发生重大事情,诸如孩子出生、亲人病重或者死亡等原因请假,即使是在打总决赛,球队都会一律准假,毫无疑义。
㈢从影视文学作品中看美国爱情婚姻观
①浪漫爱情神话对于美国人的潜移默化过程从少年儿童时代就开始了。迪士尼题材的动画片中往往穿插着浪漫的爱情故事和男女主角或异性动物之间十分亲昵的画面。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的童话故事多以王子和公主为题材,其中的情节多半是英雄救美人,最后以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结束。在现实生活中,美国青少年从小就受到他们的父母、兄弟妹的爱情经历的耳濡目染,在中学甚至更早就开始对爱情的体验。大学对于美国人来说更始浪漫爱情的天堂。
②《廊桥遗梦》中,一场婚外情与性爱被渲染得如此崇高美丽、可歌可泣,并且电影《泰坦尼克号》也是用浪漫爱情战胜了世俗的婚姻。
③60、70年代的性革命使性爱成为美国人公开讨论的话题,成为大众文化中公开渲染的题材。值得注意的是,情爱依然是浪漫爱情中的主旋律。60年代最受欢迎的影片《西区故事》
和《日瓦戈医生》所表现的正式这一倾向。这一时期,典型的反英雄影片《毕业生》虽然大胆地表现了性,但使男主角获得拯救的不是鲁宾逊太太主动的性,而是她女儿的爱。
㈣由此可得:
⑴美国人的婚姻目的:其一是坠入爱河的恋人希望恋情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其二,寻长久的异性生活伴侣,从而使自己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到满足
西方社会一向注重个人独立性的培养,因此,西方人的自我中心意识和独立意识极强,在个人主义极为流行的西方社会中,结婚只是两个个体的结合,而结婚的基础是爱情和两情相悦。在他们眼中,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低质量的婚姻。追求真爱是绝大多数人最重要的婚姻目的。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美国人的离婚率居高不下,但他们依然相信“真爱”是存在的,这一次没有到,下一次可能就到了。虽然婚前同居、非婚同居十分普遍,但这并不表明美国人是在游戏婚姻,他们其实每一次都是很认真的爱着,相信“这一次可能是真的”。也许正因为美国人爱得太认真,太看重爱情的质量,所以就有了更多的离婚。
⑵美国人的婚姻属性: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 ;同时婚姻不属于道德问题。一
个人有权选择和他/她最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旦发现现有的婚姻是一个错 误,他/她有权作第二次选择。如果夫妇一方爱上了第三者,任何一方都不会受谴责。在他们看来:强迫两个 不相爱的人生活在一起是残忍的。西方式的的婚姻观,在建立家庭之前后,都始终讲究一个“情”字,有“情”便合在一起,无 “情”便分开......
⑶美国人的爱情观点:按照美国文化对浪漫的设计,爱情必须首先是一种激情。一个人无法设想爱情。 “真爱”是激情的释放是灵与肉的交融,是自我的最高实现。浪漫爱情应成为性爱的基础。如果没有浪漫爱情,婚外性行为也是可以肯定的;如果没有的话,婚姻本身也是非法的。即:“真爱”永远都会是美国人追求的中心。
⑷美国人的爱情属性:美国人谈恋爱则仍是十分理性, 对他们而言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 他们不会因此改变自己的行事习惯, 情侣或夫妻是性,感情和生活的合伙人, 没有谁该牵就谁的道理,而更应该是有情则悦有理则说。
⑸美国社会主流观点:家庭比工作重要,当工作和家庭发生严重冲突的时候,让位的永远是工作。
二、美国社会价值体系对爱情婚姻观的影响
爱情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是心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系统,影响着人们说话、行事、思考的方式。
在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中指出了价值观念系统的几个重要方面: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还是天人相分;
2)人际关系,是体取向还是个人主义取向
3)人对“变化”的态度,是求变还是求稳
……
这是价值观念系统中较为重要的几个方面,与人的思维方式、情感取向、审美情趣有密切关系。下面就上述几个方面分析美国人爱情婚姻观怎样受到社会价值体系的影响:
1、美国文化没有天人合一的观念,他们认为世界是二元对立的,世界的事物都是一分为二,人是自然的主人,可以支配世界,对与错有明显的界限。人们按照自己的主张行事,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他们相信一个人得不到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与天命无关,而是由于自
己努力得不够,付出的不多。因此,他们在爱情方面也勇于去表达,勇于去尝试,并不刻意维持一段关系,并不委曲求全。
2、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认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特殊的个体,人有追求自由幸福的权利,有自我实现的权利。个人主义取向的人追求自由,追求差异,追求个性的张扬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一个体里,美国人注重团队合作的精神,但是要保持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同时包容其他人的差异,团队存在的目的是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当任务完成,团队就可以解散。爱情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情,美国人勇于追求和实现自己的幸福。但是并不会为了爱情,为了爱人,放弃自己独立的个性,放弃自己在其他方面的追求。爱情和婚姻通常是两个人的事情,与家人无关,与朋友无关。美国人就不存在为了某个团体,例如家庭,而放弃爱情方面的独立性。
3、美国人爱冒险,追求突破,是外张性的文化。求变、求动是他们的精神动力。因此他们不怕变化,相反,他们努力适应变化。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的秩序,不爱遵循旧制,不怕万丈高楼再重地起。他们也不怕爱情的变化带来的关系破裂,他们相信最美好的风景在下一站。因此美国人的离婚率较高,单亲家庭,复合家庭比较多。美国人不断创新,打破常规的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的爱情观、婚姻观。
可见,社会文化形成的价值体系对个人爱情婚姻观影响、意义深远而重大。
参考文献:
【1】蔡琪,孙有中,现代美国大众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
【2】玛丽安娜卡你戴特斯曼,乔安克兰德尔,爱德华N卡尼,美国文化背景[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2)
【3】于琨奇,花菊香,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M],北京:科技出版社,1992(1)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
【5】曹长青,下辈子还跟你结婚[J],台湾《看》双周刊,2010(4)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