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的手上,为什么总是有一把“叉子”?
耒“三过家门而不入”都知道指的是大禹,他为了治理上古大洪水身先士卒、殚精竭虑,在完成任务之前绝不懈怠,留下了这样的一句美谈。
也因此,在禅让制的时代,他获得了舜与百姓的肯定,成为了夏王朝的开创者,后世建立起禹陵以表纪念。
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观察过,今天看到大禹的艺术形象,有一样东西几乎必然出现在他的手中:类似一把巨大的音叉一样的奇怪工具。↓
这就跟老子的画像经常有芭蕉扇,孔子总是露着两颗大牙,关于总是拿着偃月刀一样——孔子是天生异相,芭蕉扇是贴身法宝,偃月刀是关羽的名刀。那这个“叉子”一样的玩意儿,是怎么和大禹绑定的呢?
其实,大禹手中的叉子叫做“耒耜(lěi sì)”,是先秦时期最常使用的农具,同时也是货真价实的“上古神器”。
耒耜是两种相似的工具。耒是一根尖木头棍子搭配一段短木横梁而成;耜就是经过改进的耒,一个尖头变成两个尖头,再将尖头改成扁头,也就是大禹手中拿的东西。
它的独特造型,相传炎帝是受到野猪觅食的启发,看到野猪将长长的獠牙插进泥土翻食物,从而制作出了耒和耜。
耒耜的作用和犁接近,算是它的鼻祖。但在天地初开,文明初始的那个时代,这种工具已经是世界领先的水准。
《易经》载:“(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韩非子》载:“禹之
王天下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这说明,炎黄二帝与尧舜禹时期,耒耜就作为重要的生产工具普遍被先民所使用。
耒与耜形制与作用如出一辙,因此后来逐渐被合称。再到后来,耒逐渐地被耜所取代,但并未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了部首,在汉字中时时刻刻提示着我们,它和农具之间的关系,如耕、耘、耙等。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了,耒耜是当时最好用的农具,但这跟治水有什么关系呢?这和大禹治水的方法有关。
《尚书》载:“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诗经·长发》载:“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
2002年发现的青铜器“遂公盨”上的铭文记载:“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地设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