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透过留学生习得“李东学把字句”的规律,总结概括出现频率高且不易解决的“把”字句偏误问题的类型:语法成分之谓语问题、宾语问题、补语问题,语义关系问题,难以掌握的非处置式“把”字句问题这五大类。以便对外汉语教师采取相应解决策略。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把”字句;偏误类型
作者简介:李芳菲,女,吉林师范大学2012级研究生,文学院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为规范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8--02
一、语法成分之谓语问题
(一)误将光杆动词做“把”字句的谓语。如:请你把这封信寄。(应为:请你把这封信寄出去。)谓语中动词前后要有一点别的成分。例如“把窗户关上”,“关”后边有个“上”。光说“把窗户关”不行。最起码得加个“了”,说成“把窗户关了”。“所用动词的前边或后边要带有表示结果或方式的附加成分”。但歌词和戏曲唱词有例外,因为受字数限制或者考虑押韵,容许在把字句中使用光杆动词,譬如大家熟悉的“夫妻双双把家还”。
(二)误将不及物动词、关系动词、趋向动词、认知感受动词做“把”字句的谓语。如:1.我把杯子破了。(应为:我把杯子打破了。)2.我们都把樱花树是中日友好的象征。(应为:我们都把樱花树当做中日友好的象征。)3.小明把四川来过了。(应为:小明来过四川了。)4.警察把罪犯的犯罪经过知道了。(应为:警察知道了罪犯的犯罪经过。)
例1中“破”是不及物动词,“打破”是及物动词,我们可以说“我打破了杯子”,“打破”的语义指向是“我”,所以该陈述句可以转化为“把”字句“我把杯子打破了。”例2中“是”是关系动词,不能用于“把”字句中,可以说“樱花树是中日友好的象征”,或者是“我们都把樱花树当做中日友好的象征”。例3中“来过”是趋向动词,一般我们说“某人来过某地”。例4中的“知道了”是认知感受动词,后面直接加宾语,也就是“知道”的内容,这种词本身就有一种主动性,不能用于“把”字句中来表示一种被动含义。
二、语法成分之宾语问题
留学生容易忽视宾语的定指性和非定指性。“把”字句中的宾语应为定指的。例如:
请把一本书给我拿过来。(应为:请把那本书给我拿过来。)“把”字句是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所以“把”字句有很强的处置意味,而作为处置对象的成分即宾语应该是定指的。英语中如“Givemeabook.”和“Givemethebook.”前者的“书”是非定指的,后者的“书”是定指的,用“a”和“the”相区分,但是汉语名词进入句子,在形式上没有定指和非定指的标志,我们要通过指示代词“这”、“那”、“这些”、“那些”等来表达。即“把”的宾语一般说在意念上是定指的、已知的人或事物,因此前面会带上“这、那”一类修饰语。
此外,留学生在辨别和使用述补结构和述宾结构时经常出现问题。如:1.我把安静喜欢了。2.妈妈把一整天浪费了。对此,教师应帮助留学生做到:第一,看关系。如“喜欢安静”和“考虑清楚”,都是“动词+形容词”的形式,但前者是述宾关系,“安静”是宾语,后者是述补关系,“清楚”是补语。第二,看成分的词性。这一位置如果用物量词,一般是宾语,如用动量词,就是补语。如“看几本”中的“几本”是宾语,“看几遍”的“几遍”就是补语。第三,某些
表示时间的成分既可能作补语,也可能作宾语,作宾语时往往可以变换成“把”字句。如“他浪费了两个钟头”和“他干了两个钟头”,前者的“两个钟头”是“浪费”的宾语,可以变成“他把两个钟头浪费了”,但是后者就不能变成“把”字句。
三、语法成分之补语问题
(一)留学生错将可能补语(如“v+得/不+动”等)用于“把”字句中。如:1.我一天把寒假作业做得完。(应为:我一天能把寒假作业做完。)2.我把这块石头搬不动。(应为:我搬不动这块石头。)
(二)留学生错将结果补语用于“把”字句中。如:1.他把故事听睡着了。(应为:女儿听故事听睡着了。)2.他把辣椒吃哭了。(应为:他吃辣椒吃哭了。)
(三)留学生错将状态补语用于“把”字句中。如:李东把汉语学得非常努力。(应为:李东学汉语非常努力。)留学生还经常将表示状态意义的“起来”用于“把”字句中。如:妈妈把那本小说看起来。(应为:妈妈拿着那本小说看起来。)
(四)留学生不恰当地将地点状语用于“把”字句中充当补语。留学生经常会说“他把饭吃
在食堂”、“他把青菜洗在盆里”这样的错误句子。我们假定:句型1:A+在+B+V+C,句型2:A+把+C+V+在+B。我们发现,在现代汉语中有些句子可以由句型1转化成句型2,如“A(他)+在+B(黑板上)+V(写)+C(字)”,可以转化成“A(他)+把+C(字)+V(写)+在+B(黑板上)”,而有些句子不能进行转换,如:“A(他)+在+B(火车上)+V(吃)+C(泡面)”,不能转换成“A(他)+把+C(泡面)+V(吃)+在+B(火车上)”。我们认为,在能转换的情况中,C一定在B,但是A则不一定在B。在不能转换的情况中,A一定在B,而C则不一定在B。即前者中的“在+B”说明“C”所在的位置,而后者的“在+B”说明的是“A”从事某种活动的场所。具体地解释,我们以“我在食堂吃饭”为例,在这个句子中,施事者是人“我”,动作是“吃”,受事者是“饭”,位移起点是饭碗,位移终点是肚子,而“食堂”并不是位移的终点,这里“我”一定在“食堂”,而“吃饭”不一定在食堂,“在食堂”说明的是“我”吃饭的场所,不是“饭”所在的位置。所以,我们不应该将“我在食堂吃饭”改成“把”字句“我把饭吃在食堂”。
四、语义关系问题
留学生一般很难理解为什么“妈妈把自行车卖了”可以说,但是句法结构相同,动宾之间
也有联系的“妈妈把自行车买了”就不可以说。其实,上述错误句子只是对“把”字句表层关系的简单描写,忽视了内在的、隐性的、彼此制约的句式内部各语言单位之间的某种意义联系。肖祥忠将“把”字句的句子结构归纳为:“A把B+VP,A是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构成,B是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主谓短语构成,VP主要有四种情况,即动词重叠、动词+了(着、过)、动词+宾语、动词+补语(动量、时量、结果、趋向、状态等)”。由此,我们将留学生在“把”字句语义关系上的偏误归纳为以下四种情况:
(一)A与V的语义关系问题。如:1.他把抽穷了。(应为:把他抽穷了。A是V的受事)2.他把床单洒饮料了。(应为:他把饮料洒在床单上了。A是V的施事)
(二)A与VP的语义关系问题。如:1.他把那件事急坏了。(应为:那件事把他急坏了。或:他被那件事急坏了。A是VP的原因)2.她把那场交通事故吓坏了。(应为:那场交通事故把她吓坏了。或:她被那场交通事故吓坏了。A是VP的原因)
(三)B与V的语义关系问题。如:1.人把沙发椅坐懒了。(应为:沙发椅把人坐懒了。B是V的施事)2.我把老师批评了一顿。(应为:老师把我批评了一顿。或:我被老师批评了一顿。B是V的受事)
(四)B与VP的语义关系问题。如:他把那件事气坏了。(应为:那件事把他气坏了。或:他被那件事气坏了。B是VP的施事)很多留学生分不清句子中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我们来分析,“抽穷”的语义指向是“”,并非“他,所以不能说“他把抽穷了”。“把”字句表示积极的处置,“被”字句多半表示不如意、不希望的遭遇。所以有些“把”字句往往可以转换成“被”字句。是“他” “急坏了”,但是原因是“那件事”,所以说“那件事把他急坏了”或者“他被那件事急坏了”。
五、留学生难以掌握的非处置式“把”字句问题
对于“那种汤药把歌星的嗓子喝坏了。”这句话留学生不理解,认为喝坏嗓子的是“歌星”自己,怎么会是“汤药”作主语呢,这就涉及非处置式“把”字句问题。王力先生在《中国现代语法》中提到:“凡是助动词把目的位提到叙述词的前面,以表示一种处置者,叫作处置式”。然而,处置式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把”字句。“把”字句中有一些不符合处置式的类型,我们暂且称为非处置式。如:
1.那种汤药把歌星的嗓子喝坏了。
2.干了几天的苦力活,他把手都磨出泡来了。
3.虽然分别好几年了,但昨天我一下子就把他认出来了。
4.我把整条街都跑了个遍,还是没有到他。
这些句中“把”字句都不是处置式的,这里“把”字所介引的成分不是动词的受事者,其中1是表施事的,2是表系事,3是表当事,4中“累”与“孩子”形成了主谓关系。所以说上述句子所体现的语义关系都不符合处置式的要求。总之,现代汉语中的“把”字句纷繁复杂,王力先生的“处置式”观点有其局限性。
胡附、文炼、梁东汉先生等均对处置式的语义特征提出过异议,胡附、文炼认为:“处置的说法,是比较勉强的。因为‘把’字句不一定表示处置的意义,许多没有处置意义的意思,在我们的语言里也常常用‘把’字句表示出来”。例如“墙上的那枚钉子把我的衣服撕破了”;“好孩子,你把我的心都哭乱了”。
梁东汉先生认为存在许多用处置式很难解释的“把”字句,简单的例子“他把我恨透了。”在这里,虽然“我”被恨,但是“我”本身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也就不符合王力的“处置式”。但是“他把我恨透了”这句话本身是正确的。
总之,要掌握“把”字句确实有很大难度,留学生学习“把”字句也需要不断地积累,决不能死学,决不能过于较真。
参考文献:
1、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语言研究,2000年第1期.
2、肖祥忠.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构成要素语义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4月,第26卷第2期.
3、刘金雨.现代汉语口语中光杆动词句的语法特征[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底11期.
4、晁代金.近年来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把”字句研究述评[J].河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25卷第6期.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