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MBA智库百科(wiki.mbalib/)
金融政策(Financial Policy)
什么是金融政策
  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利率汇率水平,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金融政策的内容
  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宏观金融政策主要包括三大政策:即货币政策、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
  1、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调整货币总需求的方针策略,中央银行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法定准备金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其政策一般是稳定货币供应金融秩序,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2、利率政策。利率政策是中央银行调整社会资本流通的手段。合理的存款利率政策有利于经营存贷业务的银行吸收储蓄存款,集聚社会资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资本的流量和流向,从而导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整个经济结构的变化;可以用于刺激和约束企业筹资行为,促进企业合理筹资,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益。
  3、汇率政策。一个国家的汇率政策对于国际贸易国际资本的流动具有重要的影响。跨国公司外商投资企业和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其它企业在国际酱融通活动中,必须掌握汇率政策并有效地加以利用。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金融政策
  国务院总理2008年12月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会议指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认真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要通过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和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增强金融机构抵御风险能力,形成银
行、证券保险等多方面扩大融资分散风险的合力,更好地发挥金融支持经济增长和促进结构调整的作用。
  会议研究确定了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进货币信贷稳定增长。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手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分供应,追加政策性银行2008年度贷款规模1000亿元。
  (二)加强和改进信贷服务,满足资金合理需求。鼓励地方政府通过资本注入、风险补偿等多种方式增加对信用担保公司的支持;设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建立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积极探索发展农村多种形式担保的信贷产品;积极扩大住房、汽车和农村消费信贷市场。
  (三)加快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稳定股票市场运行,推动期货市场稳步发展,扩大债券发行规模,优先安排与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等相关的债券发行。
  (四)发挥保险的保障和融资功能,促进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积极发展“三农”、住房和汽车消费、健康、养老等保险业务,引导保险公司债权等方式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
  (五)创新融资方式,通过并购贷款、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和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等多种形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六)改进外汇管理,大力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适当提高企业预收货款结汇比例,方便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贸易融资,提高外汇资金使用效率,支持外贸发展。
  (七)加快金融服务现代化,全面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丰富支付工具体系,扩大国库直接支付涉农、救灾补贴等政府性补助基金范围,优化出口退税流程,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八)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增强金融业化解不良资产和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
  (九)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强化风险监测和管理,切实维护金融安全稳定。 
世界金融危机对金融政策的警示[1]
  现代金融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为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提供充足的资本。自西方市场经济确立以来,金融危机不断爆发,规模越来越大,周期性特征明显,对市场经济实体的打击日趋严重。如:在美国1929年大萧条中,华尔街股市暴跌85%,银行数量由2.5万家降至1.4万家,造成空前的经济损失,给美国乃至世界金融体系带来毁灭性打击,并诱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东南亚各国大都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战略,当国际市场发生变化出口产品成本优势消失时,没有及时调整经济结构,刺激内需,导致经济增长放慢,再加上国际游资的炒作,使得股市、楼市和汇市彻底崩盘,自此东南亚乃至韩国、日本陷入长期的经济衰退。再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由于政府放松金融监管,导致金融衍生品泛滥,总和超过全球GDP总量的10倍,过分的流动性刺激了资本市场价格暴涨。随后,美联储为抑制通货膨胀,连续17次加息,使得贷款成本上升。当高额的利息超过人们承受能力后,贷款违约率开始上升,引起投资银行资金链断裂。投资银行又都是高负债企业,资金链断裂的结果只能破产。以2007年4月新世纪金融机构破产为标志,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全球经济陷入自大萧条以来最困难的时期。
  虽然历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时代背景、影响范围、金融监管体制都不尽相同,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又都存在一些共同原因。一是金融危机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美国在19世纪实行的是比较自由的市场经济,那时大约10年就发生一次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直到1929年大萧条,美国也没有采取任何的市场干预行动,导致了美国金融体系的崩溃。1932年罗斯福总统竞选获胜,采取措施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在危难关头挽救了美国。此后,没有发生大规模金融危机。1980年后随着美国新经济自由主义抬头,金融危机又开始周期性爆发。二是流动性过剩是金融危机的。流动性过剩的本质是资本过剩。资本流动性过剩的结果是刺激房地产投资的快速增长,房地产价格高涨;导致证券等虚拟经济的市场泡沫;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压力;助长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使资产价格膨胀。所有这些,都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当各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引发金融危机。三是金融制度结构性缺陷是金融危机的根源。从金融危机发生的历程来看,金融监管的发展总是滞后于金融交易的发展,一方面金融创新活动很活跃,金融交易结构变化很快,原有的金融监控结构越来越难以适应;另一方面金融交易超越国界的全球化特征日益明显,并没有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全球金融监控体系。
  应对金融危机两个主要流派的对比分析:1、凯恩斯的财政政策。凯恩斯的市场经济理论的
核心是反对自由放任,主张国家干预,主张财政赤字有益,温和通胀无害。2、弗里德曼的货币政策弗里德曼认为“当政府最少地干预由市场价格协调起来的私人企业的原动力时,政府做得最好”。因此,最好还是听任自由选择,让人们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两种理论在当时特殊的背景下,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又都有自身克服不了的矛盾。弗里德曼主张自由经济政策,促使资本按照利润最大化和优胜劣汰的规则进行配置,充分调动社会每个方面的积极性,刺激经济高速增长。但是在追逐最大利润的过程中,投机和膨胀是避免不了的,也是酝酿金融危机的过程。凯恩斯主张,在私有制的前提下,强调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调控地位,尽可能的维护社会公平和有序竞争,通过适当的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来刺激消费需求的增长,最大限度的避免或延缓了金融危机爆发,但由于政府对市场调控的偏差性和滞后性,往往造成市场的取向性差,资本流动不顺畅,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放缓。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的同时,强调自由市场的积极作用,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政策的警示。从自身实际出发,克服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周期性金融危机的缺陷,规避世界金融危机风险,适时调整产业结构,是建设和谐金融体系的关键所在。
  1、控制流动性,在通胀与紧缩之间选好位置。目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大量的国际热钱已通过各种渠道进入中国金融市场,而且这种流动性扩张还要持续较长的时间。我国的金融部门还非常脆弱,绝不能放松人民币汇率管制,维持一个相对平稳的汇率,有利于限制国际热钱的流动,有利于保持国家的金融稳定。同时,我国还是高储蓄的国家,扩大消费内需,维持适度的通胀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一是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工人和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二是推进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制度改革,减轻居民负担,稳定居民的消费预期。三是大力改善消费环境,避免过度的投机行为的发生,居民不但买得起,还要用得起。以此转变依赖外部需求的增长模式,建立内生性的消费需求拉动型增长模式,使社会总体物价水平在紧缩和通胀之间定位
  2、适度的外汇储备全球金融危机时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近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巨额的外汇储备充分体现了我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和调节国际收支与汇率稳定的能力,同时必定会带来巨大的管理成本和较高的风险。一是加强资本项目管理,缩小本外币存贷差。央行应采取更加灵活的存贷利率管理,降低本外币利差,同时稳定汇率的浮动区间,消除国际资本投机空间,防止国际套利资金的涌入,减少资本账户顺差,促进国际收支均衡发展。二是减持美元,调整外汇储备结构。合理调整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采取更加灵活的方法,按照我国进口付汇和偿还
外债付汇的币种结构来规划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三是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巨额贸易顺差为我国调整进出口产业结构带来机会,限制高能耗、高污染商品出口,鼓励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促进产业链向下游发展。四是增加石油等战略物资的储备。适时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铁矿石储备库,也是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办法。
  3、稳定股市价值投资。为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大小非解禁问题。大小非解禁指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的限售股份,成为可以自由转让的流通股。限售股份占总股本的比例在50%~70%之间,而且持有的成本非常低,一般在1元以下,如果这部分股份集中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系统进行转让,势必对股票交易价格形成持续压力,扭曲价格形成机制。二是市盈率过高。新股首发及场内已上市公司的增发及配股的发行市盈率呈居高不下的状态,有些上市公司增发及配股的市盈率达到30~40倍,这是造成沪深股市平均市盈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境内外新股发行市盈率不公正,同样一家上市公司,在大陆和香港两个市场以不同的发行市盈率发行。三是基金公司自有资金不足。本着对基民负责的原则,新注册的基金公司必须有足够的自有资金,来设置一定比例的风险准备金。在股市发生波动时,用来补偿投资者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