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求:2015中国股市危机的6大成因(警示与反思)
20年的历史虽然短暂,但是也是一个代人的历史。对于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来说,甚至是一个漫长的历史。因为20年来,要坚持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举办这个论坛,每年都要根据当年的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做一个研究报告。虽然辛苦,但是非常快乐的。
  岁月如梭,中国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在经济发展方面,我们走过了一些弯路,尤其是近一年,股市的大起大落,引起了人们对中国经济发展信心的动摇。所以今天,根据我对股市危机的研究,从其逻辑结构等方面为大家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提出一些政策方面的建议。
  关于大国金融的设想,是我们今年主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当然这并不是在做论坛之初的想法,但是慢慢地发现,中国需要这样一个发展方向。这个想法在2005年成形,到了2006年开始明确,我们把它叫做中国的大国金融发展战略。
  尽管有这样一个理想,一切还得从经济问题着手,所以我们始终关注中国资本市场在金融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到中国大国金融战略的实施。所以,今年我们认为,还是要着重研究金融危机。尤其是2016年,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一次严重的危机,根据
学界的标准,在10个交易日连续累计下跌超过20%,一般认为这个市场出现了危机,这是一般的学术概念和标准。而我们的这次危机,以上证指数为例,有两个时间段在10个交易日连续下跌超过20%,分别从5170点附近跌至4000点左右,和从4000点左右跌至2800点。虽然以前也有过大幅度的下跌,但是因为以前股市的市场化不明显,并且也没有达到这么严重的程度,并不算是真正的危机,所以说,这是自1990年股市建立以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危机。在这次危机以后,我们引入了很多制度、办法,所以说这也是第一次市场化的危机。
  中国的资本市场全面开放的时间非常短,样本不是特别充分,缺乏特别典型例证。要通过这样一个案例得出未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改革方案和设想,我想还是有所欠缺,得出的结论不具有代表性。要想研究最近30年来全球金融危机发生的过程、机理,以及各国政府如何干预市场,干预之后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各国应对危机的政策、法律、制度又做了怎样的调整,还是需要回望到美国一九八七年的“黑星期一”。只有把这些大的案例结合起来,给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改革提出的建议才可能会比较恰当。所以我们不仅仅研究中国的案例,而是以美国1987年10月19号“黑星期一”以来的世界若干次重大的金融问题为背景进行研究,最后得出报告《股市危机与政府干预》。当然,我们重点还是放在2015年中国的股市危机上。
  沿着这个思路,我的报告分为四个部分:
  一、全球若干次重大股灾及金融危机
  美国“黑星期一”(1987年10月19日)
  自1987年美国的“黑星期一”以来,我们对中国有价值的若干金融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股市危机发生的轨迹,它的逻辑线索,它产生的原因以及后来各国政府如何治理做为研究的重点。
  我们参考了四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1987年10月19日,美国的“黑星期一”。这次危机发生的时间虽然不太长,但是它对后来建立现代资本市场的一系列规则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一天,美国资本市场道琼斯指数下跌了22.6%,符合学界的标准,是一次真正的危机。按照这个标准,全球至今大概出现了七到八次这样的情况,也包括中国2015年的股市危机。
  从上图可以看出,股指在迅速地下跌。之所以选择1987年这次金融危机,因为在这次事件发生以后的第二年,即1988年,“熔断机制”出现了。
全球金融危机时间
  自1988年熔断机制推出以后,真正触发“熔断”的只有一次。这实际上在告诉我们,熔断机制是具有巨大的能量的,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机制。但是熔断机制绝对不是“戴帽子”,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机制,而是要有一整套配套的措施。美国的熔断机制的实施是有效的,20多年来只触发了一次。
  日本泡沫经济(20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引发股市危机)
  第二个案例是日本的泡沫经济。在1990年,日本泡沫经济引发了日本的股市危机,出现了大幅度下跌。从1989年到12月30日最高位的日均股价38915日元的开始迅速下跌到了10000点之内,下跌的速度非常之快。虽然期间有一些反弹,但下跌是基本趋势。到1992年8月18日下跌到14309日元的低位,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可以看到,在“黑星期一”的时候,美国还仅仅是单纯的股市危机,而日本并不是单一的市场危机,除了股市出现危机以外,它的银行也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危机,虽然还没有达到破产的地步,但是日元和债务危机出现了。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与后来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又不同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后面我们会资料。
  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前后)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就更加复杂了,亚洲金融危机先是从整个东南亚扩大到韩国,后来又扩大到俄罗斯,俄罗斯金融危机实际上也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延续。这个时候你会发现,这些被金融危机所波及到的国家全是发展中国家。他们的金融危机是比较复杂的,各种危机交织在一起。而且他们都是资本的依赖国,主要依靠国际资本的输入发展经济,所以他们的危机是从货币大幅度贬值开始的。
  金融危机有四种形态:货币危机、债务违约危机、银行流动性危机和股市危机。这四种危机在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的所有国家几乎都同时发生了,以韩国最为严重,后来波及到俄罗斯。俄罗斯危机是亚洲危机的一个“支部”,它和前面的那些危机又有区别。
  美国互联网泡沫(2000年前后互联网泡沫引发股市大震荡)
  又过了两年,在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尽的时候,一场由互联网泡沫引发的结构性危机又在美国悄然而至。也就是2000年前后美国出现的纳斯达克的股市危机。这次危机也比较单一,主要是新兴市场的危机,并没有对整个美国的金融体系带来什么影响,反而通过这次危机,美国的股票市场呈现出非理性的繁荣,一些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所以有时候股市危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造成财富的损失,另一
方面也会孵化出一些伟大的企业,甚至成为一种竞争型机制。
  从危机发生的逻辑线索来看,从国际资本的流动角度,这场由互联网泡沫引发的市场危机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全球股市危机的进一步延伸。危机还在向更大规模、更深层次传递和繁衍。
  次贷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全球金融海啸)
  时隔八年以后,更大范围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开来,这就是震撼世界的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它是1993年大萧条结束以来最严重、波及范围最广泛的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这次金融危机由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引发而来,虽然源自于美国,但是波及到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