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写作背景解析
《游子吟》写于溧阳(今属江苏)。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同住。
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二、诗意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三、原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四、出处
唐代孟郊的《游子吟》
扩展资料
一、赏析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实际上是两个词组,而不是两个句子,这样写就从人到物,用线两件极常见、最普通的东西将慈母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
紧接两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写出了人的动作和意态,把笔墨集中在慈母上。这里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母子的骨肉之情。行前的此时此刻,母亲的千针万线,针针线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游子吟的诗意”难归。
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最后两句是前四句的升华,以当事者的直觉,翻出进一层的深意: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不能报答母爱于万一。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炽烈的情感。
二、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
孟郊工诗。因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诗囚之称,与贾岛并称郊寒岛瘦。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今传本《孟东野诗集》10卷。
孟郊接过元结一派手中的复古旗帜,在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上继续宣扬其复古思想。他宣扬仁义道德,歌颂尧舜古风,批判浇薄时风和叛乱犯上,处处显示出一个伟岸君子的姿态,对时俗采取一种不合作态度:耻与新学游,愿将古农齐。
他所结交的官僚和朋友,如郑余庆等也大多是些重道德,守古遣的人物。他标榜的自是君子才,终是君子识,其主要内含就在于不与时俗为伍,只求复古守道的知音的意愿。
他卫道、行道的思想和行动,与韩愈所倡导的相近,而其生活准则正好是韩愈的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孟郊不仅在生活中惜守古道,而且在创作中亦以宣扬这种为目的。
诗歌在内容上,孟郊的诗超出了大历、贞元时代那些狭窄的题材范围。固然,他的诗的主旋律是中下层文士对穷愁困苦的怨怼情绪,这是他屡试不第、仕途艰辛、中年丧子等生活遭遇决定的。
但他还是能透过个人的命运看到一些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并以诗来反映这些生活。其中有的揭露、针砭了社会上人际关系中的丑恶现象,有的则尖锐地揭示了贫富之间的不平等。
游子吟创作背景
《游子吟》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起该诗的创作背景吧。
游子吟创作背景:
《游子吟》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
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