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游子吟活动反思
大班游子吟活动反思
《游子吟》这首诗是我国唐代诗人孟郊所作。它生动地刻画了一位为外出的儿子精心缝制衣服的慈母形象。语言质朴简洁,感情细腻深厚,历来被人们广为传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名句为情感主线,通过感知诗意、想象诗画、品读诗情、写出诗感,引导学生体悟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让祖国的经典文化和人类的美好情感植根于学生的精神世界。现就《游子吟》教学设计做如下反思:一、整体设计
从整体设计来看,表达了以下优点:
1.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教学目标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在学生原有的根底上,以学生为本,因人施教,落实三位教学目标。
2.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教师的“引”的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锻炼和表现的时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表达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3.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力求以一个“情”字贯穿课堂始终。以读代讲,以读促悟,
利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情境,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充满激-情的状态中,渗透“母爱子孝”的人文思想,使得学生的情感与产生共鸣,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缺乏之处是教学内容较多,时间安排有点紧。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确立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角,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1.情境导入,激发情感。导课时采用回忆旧知、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等方式渲染情境,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情感,为后文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2.合作探究,感悟文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先让学生回忆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习方式,解诗意,悟诗情。再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讨论、质疑,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创造性。表达了新课标提出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说出自己的感受”这一具体目标。
3.课外延伸,走向生活。“母爱是一杯热腾腾的牛奶,是一件御寒的毛衣,是一句温暖的叮咛……”教师饱含深情的语言描述,拨动了学生情感的心弦,学生在教师娓娓动听的表达中,回忆母亲的辛劳,“课堂小练笔”这一环节的设计,把对文本的情感体验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陶冶了学生高尚纯洁的情感。
缺乏之处:这首诗的内容浅显易懂,教学中间“解读诗句”的环节松散,后面的“练笔”时间略显缺乏。
改良措施:在理解诗意这个环节中节省出来的时间可用在感情诵读和拓展延伸局部,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技能与教学策略的运用
优点:
1.多媒体辅助教学。歌曲、图片与文本结合,相得益彰,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更易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情景交融中,进一步体会到了古诗的思想内含,感悟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2.抓重点品评体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紧扣“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这一重点诗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体会慈母的情深,这样以点带面,有效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
3.拓展思维,发挥想象。遵照学生的认识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走进图文情境,引导观察人物的神态、外貌、动作等,拓展思维空间,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领悟、体验、表达,不仅使情感得到升华,而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
缺乏:缺少延伸性阅读。
游子吟的诗意
改良措施:课前或课后布置适量课外收集或阅读的作业,如:收集、背诵赞扬母爱的诗歌,阅读孟郊的另外一首诗《游子》等。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