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教案第1篇】
一、引入古诗,读懂诗题
1.回顾所学,背诵古诗。
(1)导入:我们在四年级上册学过一首王昌龄的古诗,谁还记得?能背一背吗?
(2)学生交流,回顾古诗《出塞》。
(3)指名学生背诵古诗《出塞》。
2.引入新课,理解题意。
(1)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诗人王昌龄的另一首诗《芙蓉楼送辛渐》。
(2)板书诗题,教师示范读,学生跟读。
出示词卡和芙蓉,学生认读“芙蓉”。
提示:“芙蓉”是花的名字,所以都是草字头。结合注释,让学生了解芙蓉楼所在的地点。
(3)组织学生交流: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重点理解“送”的意思。
提示:从题目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地点是芙蓉楼,送别的对象是辛渐,是王昌龄在芙蓉楼给朋友辛渐送行。
(4)教师再示范,提示注意停顿,学生练读:芙蓉楼/送/辛渐。
(5)激趣促学:那么,诗人是在什么时间给朋友送别?送别的时候,诗人都说了什么?答案就藏在诗句中,下面我们就来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吧。
【设计意图】从诗人角度入手,引导回顾和背诵,能够增进学生对诗人的亲近感,激发学生学习新诗的兴趣。从诗题入手,帮助学生对诗的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培养学生根据题目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读懂内容,体会情感
(一)学习“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教师带读,学生练读,把句子读正确。
提示:“平明”都是后鼻音,注意读准。
2.提问:这句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用三角号标出来。
预设:雨、江和山
3.结合注释,启发思考: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
提示:“寒雨”说明雨是冷冰冰的,让人倍感寒意。“连江”说明江面上也全是冷雨,秋雨连绵,一片苍茫。“夜入吴”说明雨从昨天晚上就开始进入吴地了,下了整整一夜还没有停。“楚山孤”说明山是孤零零地立在江岸边。
4.明确送别时间:结合注释,你知道诗人是在什么时候看到这番景象的呢?
点拨:理解“平明”就是天刚亮的意思;联系生活经验,理解“送客”就是送别客人。所以诗人是在黎明时分送别朋友辛渐时看到这番景象的。
5.感悟离别情:在这样清冷的天气送别友人,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联系生活经验,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提示:凄冷连绵的秋雨,让人倍感凄清孤独。从“楚山孤”可以看出,因为朋友辛渐远去,诗人感觉孤零零,所以感到楚山也孤零零的,凸显离愁别绪。
6.出示“寒雨连江图”,引导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1)引导:对照,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吗?
(2)学生交流,老师点拨:这句诗的大意是冷雨下了一整夜,洒遍吴地,江面上满是凄冷的雨点。清晨送走朋友之后,连朦胧的远山也显得孤单。
7.教师示范读,读出停顿和语气,学生练习。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点拨:诗人在景物中融入了自己的惜别和孤独之情,所以朗读时要声音稍低,语调平缓。
8.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教师带读,学生练读,把句子读正确。
出示“洛”生字卡片,提示:“洛”音同“落”,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各”。“洛阳”是一个地名。
2.结合已学,理解“洛阳亲友如相问”。
提问: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学生交流,老师点拨:“亲友”指的是——亲戚朋友,“如”指的是——如果,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洛阳的亲戚朋友问起我的近况。
3.借助注释和,理解“一片冰心在玉壶”。
(1)学生结合注释,知道“冰心”指的是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2)出示“玉壶”,学生观察,理解“玉壶”具有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的特点。
芙蓉楼送 (3)提问:联系“洛阳亲友如相问”,谁能说说“一片冰心在玉壶”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这是诗人让辛渐转达给洛阳亲友的话,说自己的心像玉壶里的冰一样晶莹纯洁。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