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苏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2年4月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在舞蹈中,中国传统是白丝绢,靛蓝的篆(zuàn)刻,赭褐的石,青灰的笔,白袍长衣、粉衣簪(zān)花的《只此青绿》;也是墨绿长裙,身披彩带犹如敦煌飞天壁画一般的《洛神水赋》。
B.“温暖”不仅是冬奥会所传递的,也是当下世界迫切需要的。疫情阴霾(mái)尚未散去,无论是共克时艰、战胜疫情,还是化解分歧、消弭(mǐ)冲突,都需要“更团结”,需要“一起向未来”。
C.通过文史连姻(yīn),用文学的青春笑靥(yè)给冷峻、庄严的历史老人带来生机与美感;而阅尽沧桑的史眼,又使得文学倩女获取晨钟暮鼓般的启示,在美学价值之上平添一种巨大的心灵撞击力。
D.能直率地表露(lù)爱憎的文化名人,当今恐怕已寥寥(liǎo)无几。对于舆论,李泽厚自认“一生谈不上中庸之道,也不算是进取的狂者,最多不过是有所不为的狷者罢了”。
【1题答案】
【答案】B 立春是2022的几月几日几点
【解析】
A.“篆”读音错误,正确读音应为“zhuàn”;
C.“连姻”的“连”字形错误,正确字形应为“联”;
D.“寥”读音错误,正确读音应为“liáo”。
故选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俗,不一定就是“低俗”,或“俗不可耐”,它往往映射了人的七情六欲,是人的本性所钟,我们不用刻意掩饰,更无须将高雅作为遮挡。【甲】有时候,正视自己的“俗”、承认自己的趣味,并非那么不堪。但是,如果完全安于“俗”也是不可取的,那样,便真成了“俗不可耐”。高飘在上的非烟火气,多少得有点,七分俗气,三分仙气,个人的身上也就同时兼容了俗味与趣味。要知道,马伯庸虽然将自己的“俗”渲染得淋漓尽致,但他照样是个能玩转“雅”的人,
如此,他笔下的文字才能兼具情趣和理趣。总之,雅俗兼具,是一个良好的状态。【乙】用一种去掩饰另一种,难免贻笑大方,用一种去否定另一种,更难免堕入幼稚的二元论思维。毕竟,高雅之人,虽然学富五车、超尘拔俗,也无法终日悬浮于俗世之上。【丙】庸俗之辈,若三句不离利益,出言鸡零狗碎,毫无超越的眼光、高蹈的情怀,也难免油腻得可怕。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正视自己的“下里巴人”,但同时,也不应忘了仰望“阳春白雪”。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映射 B.淋漓尽致 C.贻笑大方 D.虽然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2~3题答案】
【答案】2.D3.B
【解析】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和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
A.映射:映照、照射,也可以指反射反映。语境形容“俗”反映了人的七情六欲,使用正确。
B.淋漓尽致:形容文章、说话表达充分透彻或痛快到极点,也指暴露得很彻底。语境形容马伯庸将自己的“俗”充分地表达出来,使用正确。
C.贻笑大方:让内行人笑话(常作谦辞)。语境形容用雅掩饰俗,或者相反的情况,都会让内行人笑话。正确。
D.虽然: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此成立。一般构成转折关系。应改为“即便”,表示假设。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用一种去掩饰另一种,难免贻笑大方”“用一种去否定另一种,更难免堕入幼稚的二元论思维”是两种并列的情况,“贻笑大方”后逗号改为分号。
故选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电影《我们是第一书记》聚焦驻村第一书记这平凡且伟大的人,用一个个真实故事生动刻画他们扎根扶贫一线,用热血挥洒青春、用行动诠释奉献的动人事迹。
B.通过中国航天科学家们发愤图强,自主研发,预计2022年前后,首个中国自建空间站“天宫”将正式建成,中国或将成为世界唯一拥有独立空间站的国家。
C.在全球教育创新实践中,慕课正在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不仅助力中国高校成功应对疫情危机,而且为今后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高质量教育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
D.这样一个国际形势风云激荡、新冠肺炎疫情依旧肆虐的时代,北京冬奥会的精彩答卷,
犹如给彷徨不决的世界提供了一份中国方案,贡献了一种中国智慧。
【4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刻画……事迹”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讲述……事迹”。
B.“首个中国”定语语序不当,应改为“中国首个”。
D.中途易辙,“这样一个……时代”没有谓语,后句主语变成“精彩答卷”,应在首句前加“在”,使之变为状语。
故选C。
5.下面是《名人访谈录》栏目对余秋雨的专访,请根据具体情境,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
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主持人:秋雨老师,欢迎您来到《名人访谈录》。
余秋雨:主持人好!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持人:好的。
余秋雨:说实话,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名人这个称呼__________,但我更愿意称自己为文化人。现在很多人在媒体上露面多了,话说得多了,便出名了,但他们不一定就有文化;而且还有很多有文化的人,不出名,所以讲得很好的话也没人听。我认为这都不是一个好现象,一个好的节目,__________,而在于它能迎接多少漂泊的流浪者。
【5题答案】
【答案】①.我能对这个节目名称提点建议吗②.虽然我也算得上很有名③.不于它访问了多少名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情境为访谈录,此处位于材料的开头部分,需要根据后面内容进行推测,结合“我个人不是很喜欢名人这个称呼”“但我更愿意称自己为文化人”“一个好的节目”等分析,此处是围绕节目名称来说的,应该是委婉提出自己的建议的,故可填“我能对这个节目名称提点建议吗”之类的话。
第二处,根据后面关联词“但”分析,此处可以用关联词“虽然”。前面明确“不是很喜欢名人这个称呼”,后面说“更愿意称自己为文化人”,此处可以围绕“有名”来写,即承认自己有点名气,可填“虽然我也算得上很有名”。
第三处,此处是对“一个好节目”的定位,后面用“而在于”,此处可以用“不在于”;根据前面关于“有文化的人”“有名的人”的分析可知,余秋雨更认同称文化人,此处可以根据栏目名称“名人访谈录”来写,即“不在于它访问了多少名人”。
6.观察下面漫画,请描述其构图要素并分条阐释其蕴含寓意。
(1)构图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蕴含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