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3D动画电影《阿童木》
最近炒得沸沸扬扬的3D立体电影《阿童木》在万人期待中登上影院银幕,对于“70、80”一代,《铁臂阿童木》是个难以磨灭的记忆,在那个电视机尚属“大件”的年代,晚饭后搬把椅子去隔壁小强家占个好位子,静候阿童木飞过,是每个孩子一天中笑得最畅快的时候。如今,“80后”去看,是为了寻当年的快乐,“90后”去看,是为了那个传说中的“十万马力,七大神力”,“70后”去看,多是为了陪“90后”,呵呵,一场全民参与老少通吃的地毯式大扫荡震撼登场!笔者是“80后”,亦不能免俗,跟风般地随大众拥进电影院,试图寻能与宣传中匹配的东西。
97分钟下来,心里感慨颇多,感慨岁月不饶人,当年的“阿童木迷”们现在多已为人父为人母,而那个穿着小裤衩顶着两个小揪揪的英雄永远定格在记忆深处。犹记得当年放学后早早地跑回去和小伙伴们等候在电视机前,犹记得为了一个阿童木的转笔刀和小朋友争破了头,犹记得当年伸着手臂大喊“保卫地球”时的一脸幼稚!真是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了,连阿童木都谈恋爱了,苦笑。
一、我的童年谁做主
但真正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被人们所记住的并不多。阿童木,日本动漫大师手冢治虫笔下的经典形象,风靡全球50年,可谓家喻户晓,曾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在30年后的今天依然可以再次在全球掀起一阵热潮,魅力不减当年!3D电影《阿童木》,由中、日、美三国联手打造,总投资8亿人民币,从最初构想到最终完成耗时长达5年,在动画电影制作中堪称大手笔制作,影片的编剧和导演都曾中途换帅,号称将由豪华国际混血制作班底利用最新的数码制作技术将阿童木神奇复活!这种好莱坞一贯使用的大手笔大制作,在观众逐渐审美疲劳的今天,加之身体本能对信息的筛选,这种顶着“怀旧”“大手笔制作”“3D立体”等诸多头衔的电影还会如当年一样在全世界独领风骚么?究竟能不能与当年的经典相匹敌,最终还是要看票房和观众是否买账。
不过值得借鉴的是制片方适时地抓住观众心理,当“70、80”不仅成为电影产业中日渐崛起的新军,更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时,营销的范围自然再一次向我们的童年记忆伸出触角,以“情怀”为卖点,大打“怀旧”牌,几十年前的东西大刀阔斧一修改,照样拿来卖钱,真是不得不佩服他们的经济头脑。
二、《大风车》版的阿童木
“片子不长,情节没太大突破和惊喜”,这是观众看完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不知何年何月,一高端人类生活在了天上,并利用机器人过上了幸福生活,大都会、机器人等这些已经被好莱坞用烂的东西果然是一个不少地出现在里面。
阿童木变成无敌金刚的时候还算是蛮可爱的,是个天真烂漫的少年才俊好儿童,之后被天马博士遗弃,混迹于报废的机器人中,身陷逆境却不坠青云之志,其实这是个很好的开端,编剧完全可以按照这个思路在纠结的父子情、乱扔垃圾的环保主题或者是励志,再不行就在克隆、人性等主题上自由发挥,但这个号称美国喜剧编剧高手的Timothy Harris是跳不出现有的思维模式了,
徐娇是谁导致影片彻底沦落为一个没有主题的状态,还浑然不觉地乐在其中。
和所有俗不可耐的剧本一样,为了走父子情感路线,编剧给
天马博士添加不少戏份,而茶水博士则退居二线;阿童木误打误
撞地结交了一损友,从敌人变成朋友,再合力抗敌,再日久生情,然后在观众哈哈大笑中打败一个又一个怪物,中间的周折无非是充了一次电而已,这种模式化的故事情节也只能在《大风车》中骗骗那些不听话的小孩子,要是放在电影院中,尤其这又是个各
年龄段大小通吃的电影,观众又不是3岁小孩,难道只是为了娱
乐大众?再说说配音。之前,大家还在激烈讨论由谁来配音阿童木的时候,制片方已经开始了徐娇的录音,内定却又忽悠大众,一场炒作罢了。
对于“90后”的观众,阿童木不存在于他们的童年记忆中,让他们了解阿童木的意义,就好比让“80后”去理解当年的疯狂一样困难。在这个商业至上的年代,如何在短时间内通过营销手段让不合适的观众产生观影欲望?制片方可谓是煞费苦
心。于是,我们就听到了明星配音者努力地将当代时髦网络词用在电影里,当“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超赞的”等语一出,立刻笑翻全场,但同时,却显得这东洋动漫在好莱坞特包装下还要和中国特的?逵锵嘟岷鲜呛蔚绒限巍U庵滞耆?无视原
著文化背景的创新,不是一句“娱乐大众”能就敷衍过去的。
剧情设置太过于着眼男一号,他思索“人与机器人”的内心戏居多,导致很长时间电影就像一部文艺片,没能完全展开,大有借原著名气在秋季档期捞一把的嫌疑。此类普通动画片,叙述通顺,笑料合理,打斗火爆,娱乐元素一应俱全,小朋友要求低,可看个乐子,大人闲暇时瞧着玩,仅供怀旧。
不知道是不是受如今时尚界“混搭”之风影响,阿童木怎么看怎么像个混血,50年前的阿童木可是个地道的日本孩子,可能是如今的阿童木想打进好莱坞,在造型师的帮助下彻底改头换面,身高长了,眼睛变小了,眼睫毛也被拔掉了,据说是为了添加他的阳刚味,粗糙的3D技术非但没有加强他的真实感,人物表情反而显得生硬怪异,而且不再只穿着一条内裤,居然还穿上了红盔
甲战衣,举手投足都是“美国男生”的幽默,要说他是美国血统吧,可他不善表达的性格和含蓄的做事风格又明明是典型的东方味,制片方不必为了迎合全世界的胃口就把各国的元素都往他身上堆吧!3D技术带来的立体造型,也“毁”了二维形象的滋味,这都让老影迷们难以相认,众多“木迷”们接受不了,纷纷喊出
“还我纯种阿童木”的口号。
电视版的阿童木以“十万马力、七大神力”为一代观众所熟知,而如今的阿童木也随着科技的进步更能“打”了,脚底的喷
射引擎不仅让他以十万马力的超强动力在天空中穿梭自如,好似孙大圣的筋斗云般自在,更在对敌作战时灵活闪躲,颇有金大侠
笔下“凌波微步”之感。
当然少不了那些牵强的中国元素。长大的阿童木浑身贴着的是“中国制造”,光线参与投资,的确让电影很多场景拥有了中
国元素,但我真的无法明白,为什么影片中到处都是用中文写的
标语,难道仅仅是为了符合中国人的胃口?这号称中国史上3D动画最大投资,让很多“80后”莫名崇拜,因为有了中国人的参与制作,就一定要加些所谓的莫名其妙的中国元素?
那个被硬加进来的歌娜,一再强调自己来自中国,居然还无
厘头设置她打电话回家的情节,穿着景泰蓝小碎花裙子,如果还
能称之为尊重故事情节,那么那个阿童木身边搞笑的“垃圾桶”居然在地上写出“他是机器人”的中文就显得牵强了,这种“很强很中国”虽然是给中国观带来了亲切感,但谁知道这些中国元素到了国外是个什么样子!
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变味的改编,拥有集体回忆的“70、80后”断然不会买账,而对于习惯了麦当劳的“90后”,《阿童木》是否仍然符合他们的观影习惯,一个50年前的形象能否对抗梦
工厂和皮克斯的奇思妙想,甚至是喜羊羊和灰太狼,要想再次续
写当年的风光,仍需要努力杀出重围。主题无罪,情节无错,只是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