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浙江(一)----《水经.渐江水注》略考
卷四十
○渐江水
A
△渐江水出三天子都。
《山海经》谓之浙江也。《地理志》云: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北迳其县南,有博山,山上有石,特起十丈,上峰若剑杪。时有录鼓潜发,正长临县,以山鼓为候,一鸣,官长一年,若长雷发声,则官长不反。浙江又北历黟山,县居山之阳,故县氏之。汉成帝鸿嘉二年,以为广德国,封中山宪王孙云客王于此。晋太康中,以为广德县,分隶宣城郡。会稽陈业,洁身清行,遯迹此山。
渐江水(浙江),古浙江的别名。《汉书·地理志》 丹阳郡黟县:“渐江水出南蛮夷中,东入海。”《说文》作渐水,释同《汉志》。《水经》有“渐江水” 专条,云: “渐江水出三天子都,
北过余杭,东入于海。”郦注:“《山海经》谓之浙江也。”即《山海经·海内东经》 所谓“浙江出三天子都,在其 ()东,在闽西北入海,余暨南”。以源出今安徽黟县古黟山南坡的章水、吉阳水等水为正源,南至渔亭称横江水,东会率水为屯溪,再东合练江所汇诸水为新安江。桐庐以下,东过钱塘,称钱塘江,再东连余杭等山阴之地,统称浙江,即今钱塘江流域的干流。[1]
三天子都,古山名。又称三天子鄣、天子鄣。始见于《山海经》海内南经、海内东经,所在地说法不一:三国魏张氏《土地记》指东阳永康县(今浙江永康市)南的石城山;晋郭璞注《山海经》指新安歙县(今属安徽)东的三王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指寻阳的庐山(今属江西);《大清一统志》指今江西省婺源县西北黟山支脉的率山。近人或以为天子都本有三,各称三天子都,即石城山、三王山、庐山。[1][2]按上述郦注所述,此处《水经》“渐江水出三天子都”的浙江水上游的三天子都,很可能便是晋郭璞注《山海经》所指新安歙县(今属安徽)东的三王山。[3]
黟县,一作黝县。秦置,属鄣郡。治所在今安徽黟县东五里。《说文》 黑木也。从黑,多声。丹阳有黟县。《元和志》 28黝县:按县南有墨岭,出墨石。又昔贡柿心木,
县由此得名。西汉元封二年 (109) 属丹阳郡。鸿嘉二年 (19) 改置广德王国,东汉复为黟县。建安十三年 (208) 属新都郡。西晋太康元年 (280) 属新安郡。隋开皇九年(589) 省入海宁县,十一年 (591) 复置,移治今黟县。十二年 (592) 为歙州治。大业三年 (607) 属新安郡。唐武德四年 (621) 属歙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 属徽州。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属徽州路。明属徽州府。民国初属安徽芜湖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4]
黟山,即今黄山在安徽省南部。《方舆胜览》:“旧经:黄帝栖真之地”,故名。另据《元和郡县志》:“上有泉水,泉侧多黄连”,故名。东北—西南走向。由花岗岩构成,形成峰林地貌。主要山体在黄山市。古称“三天子都”。秦称黟山,唐天宝六载(747)敕改今名。因传说黄帝在此修身炼丹,故名黄山。
舒甘来认为上述《水经注》的这段话有四个意思:一是“江水出三天子都”,古今许多学者都认为三天子都是黟山余脉的张公山(亦称率山、大鄣山),出自率山的率水是渐江主源;二是“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就是说渐江水出自丹阳郡的黟县,“蛮”是当时对南方山越的一种贬称。三是“浙()江又北历黟山,县居山之阳,故县氏之”史书上说的“县”的地理位置,多指县城所在地,根据文物考古和《元和郡县志》等史料记载,黟县古城在距今县城五里的古城村,居黟山之阳。四是“
会稽陈业,洁身清行,遁迹此山”,和历代《黄山志》记述“汉末会稽太守上虞陈业,身清行,遁迹此山”相符。这些都说明《水经注》中所说的黟山即后改名的黄山,不可能是与位于黟县县城之南同名的黟山(石墨岭)[5]
浙江又北迳歙县东,与一小溪合。水出县东北翁山,西迳故城南,又西南入浙江。又东迳遂安县南。溪广二百步,上立杭以相通,水甚清深,潭不掩鳞,故名新定。分歙县立之。晋太康中,又改从今名。
歙县,秦置,属鄣郡。治所即今安徽歙县 (徽城镇)。西汉元封二年 ( 109) 属丹阳郡,郡都尉驻此。《说文》 释歙:“缩鼻也。” 以其地形如塌鼻状盆地,为古越语方言地名。旧说以县境诸水交会之口歙浦为名,不确。东汉建安十三年 (208),分属新都郡。西晋太康元年(280) 属新安郡。[6]比对文物地图歙县故城应即今安徽歙县徽城镇北关村土城汉代城址,此地为一处小山岗,面积约 0.5 平方千米。城墙残垣高 1.52 米,宽23 米。西、南两段依山脊,长约 400 米,东、北两段已毁。城址上和城内山坡上有汉墓,出土了陶瓮等。城南有宋新州城址。[7]
小溪,按流向次序考量颇疑约今扬之河中下游。
翁山,按“县东北翁山”推析翁山约徽城镇东北佛岭角一带之山岭。
“西迳故城南”之故城,按扬之河的流向结合相关文普资料综合考量颇疑与安徽歙县桂林乡竦口村竦口汉墓[8]有渊源。而此故城的位置很可能亦大致在址野县故城[9](桂林乡竦口村·唐代)一带。按上述郦注所述不排除址野县故城下有此故城基址的可能。(尽管目前尚未发现有相关考古发掘报告出炉)
遂安县,西晋太康元年 (280) 改新定县置,属新安郡。治所在今浙江淳安县 (排岭镇) 西南仙居村附近。[10]
浙江又左合绝溪,溪水出始新县西,东迳县故城南,为东西长溪。溪有四十七濑,睿流惊急,奔波聒天。孙权使贺齐讨黟、歙山贼,贼固黟之林历山,山甚峻绝,又工禁五兵。齐以铁杙椓山,升出不意,又以白棓击之,气禁不行,遂和奇功平贼。于是立始新之府,于歙之华乡令齐守之。后移出新亭。晋太康元年,改曰新安郡。溪水东注浙江。浙江又东北迳建德县南。县北有乌山,山下有庙,庙在县东七里。庙渚有大石,高十丈,五尺围,水濑睿激而能致云雨。
始新县故城, 古县名。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析歙县东三叶乡置,治今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西北威坪岛附近。为新都郡治。西晋太康元年(280)为新安郡治。隋开皇九年(589)改新安县[11]
白棓(bang),亦作“白棒”。大棍;大杖。《北史·王罴传》:“羆尚卧未起,闻阁外汹汹有声,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羆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12]
建德县,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分富春县置。治今浙江建德市东北梅城镇。属吴郡。孙皓封建德侯,即此。梁属东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废。[13]
浙江又东迳寿昌县南,自建德至此,八十里中有十二濑,濑皆峻崄,行旅所难。县南有孝子夏先墓,先少丧二亲,负土成墓。数年,不胜哀卒。
寿昌县,西晋太康元年(280)改新昌县置,属吴郡。治所在今浙江建德市西南五十二里古城山村。南朝梁属新安郡。隋开皇九年(589)省。[14]熊会贞认为此处寿昌县应校正为桐庐县(会贞按:东下当有北字。古寿昌在今县西,在建德之西南。浙江东北流,不得先径建德而后径
寿昌,明有讹文。据孝子夏先,桐庐人,则下言县南有夏先墓谓桐庐县也。此寿昌为桐庐之误无疑。[15]
孝子夏先墓,按《一统志》卷三 二严州府:夏孝先墓在桐庐县西孝泉乡(孝门村)[16]。之后的舆地典籍如《寰宇记》、《一统志》等载夏孝先(非夏先)墓在桐卢县西三十里孝泉乡[17]。很可能是因为夏先是出名的孝子所以后世附会为夏孝先。
濑,按《说文》濑,水流沙上也。[18]
浙江又北迳新城县,桐溪水注之。水出吴兴郡於潜县北天目山。山有高峻,崖岭竦叠,西临峻涧。山上有霜木,皆是数百年树,谓之翔凤林。东面有瀑布,下注数晦深沼,名曰蛟龙池。池水南流迳县西,为县之西溪。
新城县,三国吴黄武五年 (226) 析富春县置,属东安郡。治所在今浙江富阳市西南四十八里新登镇。寻废入桐庐。西晋太康末复置,属吴郡,寻废。东晋咸和九年 (334) 再置,仍属吴郡。南朝陈祯明元年 (587) 改属钱唐郡。[19]
桐溪水,即横江,又名分水江。[20]
於潜县,古旧县名。又称於替县(《汉书·地理志》)。西汉置,治今浙江省临安市西於潜镇,属丹阳郡。三国吴宝鼎后属吴兴郡。南朝陈属钱唐郡。隋属余杭郡。唐、北宋属杭州。南宋属临安府。元属杭州路。明、清属杭州府。1958年并入昌化县。[21]
天目山,一名浮玉山。即今浙江西北部天目山。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为长江与钱塘江水系分水岭。最高峰龙王山海拔1587米。《水经·渐江水注》:桐溪“水出吴兴郡於潜县北天目山,山极高峻”。《元和志》卷25:天目山“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目”。《道书》以为第三十四洞天。山有东天目、西天目之分。[22]
翔凤林,此处“翔凤林”指的便是天目山的柳杉林。在西天目山,就有一株著名的柳杉,它被清代乾隆皇帝封为“大树王”树龄约1500多年,宋代称“千秋树”树高26.5米,胸径2.331米。[23]
向四周望去,满眼葱翠,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95%。
世界上最大的柳杉落,就在天目山。柳杉高达挺拔,树干笔直,非常美观。早在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有明确的记载,这些柳杉足有千年以上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