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样年华》引发的旗袍风潮解读旗袍文化
作者:张富云
来源:《电影评介》2008年第03
        摘要 《花样年华》引发蕴藏在中国人心中的旗袍情结,甚至在海外带起一阵阵旗袍涟漪,探究其中的缘由,不仅因为旗袍这种传统服装在戏中被表现得很唯美,更因为旗袍具有超越历史和超越民族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 《花样年华》 旗袍 文化
       
        《花样年华》是王家卫早期所导的一部电影,男女主角分别是梁超伟和张曼玉,影片以华美、舒缓、伤感的镜头,诉说了一个在相逢恨晚的花样年华里的错爱故事。电影所选取的题材并没有什么新颖,讲述了一个关于婚外情的陈旧的话题:梁超伟饰演的周慕云的妻子与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的丈夫在他们不知不觉问发生了婚外情,为了探寻各自配偶出轨的原因,两个被配偶遗弃的人开始见面,共同商量未来可能出现的事情。随着时光的流逝,在别人的闲言碎语
中,两人发现了自己心底最不愿发现的秘密:他们已互相地深爱上对方。两人经历了初识、好感、相爱及其最后的爱欲不能的逃避等几个阶段,最后,当周慕云从新加坡回来寻当年爱的踪迹,却与苏丽珍擦身而过,失之交臂,给我们留下无尽的遗憾与想象。
        《花样年华》是一部充满着怀旧情绪的电影,影片以其特有的美感冲击人们的视觉,其中旗袍、留声机和街灯是贯穿影片的最摄人心菲的三大魅力所在。
       
        一、旗袍包裹下的凄美爱情与孤独人生
       
        《花样年华》中女主演张曼玉在片中从头到尾都着旗袍亮相,30多套旗袍采用各种花布料,加上纤细合度的剪裁IA张曼玉匀称的身材显得更为玲珑有致,其美仑美奂的各种旗袍造型,把东方女性的温婉风韵体现得淋漓尽致。
        据说这30多套令人惊艳的旗袍,都是由香港美术指导大师张叔平亲自设计,而布料还
是他多年来的私人珍藏,质料和花式都是绝版,然后再请最好的剪裁师傅来制作,因此每件价值约5000港元,总共30多万港元。
        在影片中,随着幽暗的灯光和舒缓忧伤的背景音乐,张曼玉不断变换着旗袍的颜和款式,人们更加领略到了一个东方美人的古典气质。令人眩目的旗袍使张曼玉时而忧郁,时而雍容,时而悲伤,时而美若桃花。每一件旗袍都代表了女主角对爱的渴望与无奈。王家卫这位巨星级导演通过影片展现了东方女性旗袍下的人生故事。
        张曼玉在电影《花样年华》中的旗袍统一采用高领、圆襟、十字袖、过膝的设计,跟随场景与故事情节的发展展示旗袍不同彩与图案,暗示主人翁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张曼玉曾指出,她是用旗袍去感受女主角的内心。由于身穿旗袍,身体的活动受到影响和限制,连带说话的声音,四肢的活动、站、坐的姿态都与平时不一样。因为衣服紧得令她动弹不得,更促使她进一步感受女主角压抑而不敢表达的情感。旗袍像一把道德标尺,套在女主角的身上,没有丝毫的宽松,不容许些许的放纵与出轨。因此,银幕上的苏丽珍永远是言行谨慎、步态平稳、循规蹈矩。我们在张曼玉身上不仅体会到东方女性所蕴含的独特魅力,也体会了那个时代的怀旧情绪。
        随着电影在内地各大城市上映,许多地方刮起了阵阵旗袍风。该片在广州举行映式时,张曼玉和王家卫二人同时出席、主办方还专门安排了一个别出心裁的旗袍时装秀,张曼玉在戏中穿过的旗袍一一亮相,激发了很多女观众的旗袍情结。许多女顾客到中式服装店定做旗袍,有的甚至拿着张曼玉的剧照要求做一条与这个一模一样的片在京上映时同样吸引了大量少妇观众,有人甚至仅仅为了欣赏曼玉旗袍而掏钱进影院。为此北京举办了一场名为东方女性美、梳妆好年华的旗袍秀,以配合该电影的演出。《花样年华》不仅在内地引发了人们的旗袍情结,在海外也引起了阵阵旗袍热,当电影在英国上映时,英国人举办了多场旗袍展,欧洲甚至出现了一批曼玉旗袍迷
        为什么《花样年华》引发蕴藏在中国人心中的旗袍情结,甚至在海外带起一阵阵旗袍涟漪?探究其中的缘由,不仅因为旗袍这种传统服装在戏中被表现的很唯美,更因为旗袍具有超越历史和超越民族的独特魅力。
       
        二、旗袍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旗袍是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霓裳羽衣、凤冠霞帔,旗袍的繁华尊贵令中国女人更加端庄、柔美、娴静、高雅。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与旗袍构织成众多的曲线,巧妙地结合成完美的整体。旗袍的袖口代表着一种神秘的文化性格,旗袍的开衩时隐时现女性美丽的腿部……着旗袍的女人,行动处,如和风拂柳,轻柔秀美,宁静时,又如处子,泰然俊雅。如此浓郁厚重的美,正是因为旗袍有着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内涵……
        旗袍源自古代蒙古系游牧民族女子的袍服,至清代满族承袭了这种服装。满族入主中原后,实行的是八旗制度,凡编入旗籍者,都被称为旗人。旗人所穿之袍被统称为旗袍,其中包括朝袍、蟒袍和常服袍等。后来则将妇女的家居之袍称之为旗袍
        旗袍的最初造型是宽腰直筒式,袍长及于足面,加许多镶滚。面料多为绸缎,袍面锈满花纹,袍领、袖、襟、裾等处均有几道花绦或彩芽儿,其后,又发展出了十八镶张曼玉电影的装饰手法,即镶上18道边才算是最美。穿在身上花团锦簇,修长亮丽,再配上俏丽风雅的绸冠和别致的花盆鞋,造就一种端庄沉稳的古典风格。
        在清末至辛亥革命问,满族旗女穿的旗袍式样仍十分保守,一直到20世纪2Q年代,由
于受到世界服装潮流变化的影响,旗袍的款式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其特点是腰身宽松、袖口宽大、袖长及臂腕以下10厘米。身长适中覆小腿肚,开衩及中便于行走。但不久,由于受到欧美服饰的影响,袖宽缩小,滚边改窄,衣长仅过膝,比以前更称身合体了。
        1929年,当时的国民政府颁布服制的条例,规定旗袍为齐领,前襟右掩,长至膝与踝中点,与裤下端齐,袖长至肘与手脉中点,蓝,纽扣六,这是典型的旗袍式样。自此旗袍开始大规模盛行,它作为中华传统服饰最具华彩的章节流芳至今。
        20世纪30年代,旗袍进入鼎盛时期,改造和创新更加频繁,旗袍成为当时中国妇女最时髦的服装。首先旗袍的服饰形式进一步受到西方立体服饰造型的影响,开始向立体结构造型的形式转化。旗袍造型在许多细节上都汲取了西式服装的造型元素,采用收腰、收省的手法来显现女性人体之优美。比如,领子的设计,先是崇尚高领,后来又流行低领至无领。袖子时而长过手腕,时而又短及露肘,两边开衩开得很高,腰身变的极窄,更合体的设计彰显出女性的体型曲线。旗袍的风格也趋向多样化垫肩双襟绢花装袖旗袍,衣长较短,较为通俗,多为一般大众妇女穿着:无袖紧身前开衩旗袍衣身较长,比较适体,多为思想比较解放的妇女穿着:织锦缎无袖双襟旗袍,衣长可长可短,上乘高贵,多为经济富裕妇人穿着。并
且当时一般旗袍开襟都用暗扣,外表用花扣装饰,所采用的图案多为龙、凤、孔雀、福、寿、喜、吉祥等图案,以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同时体现东方女性服饰的艺术美。
        40年代起旗袍样式变化趋于简便、轻便,并且越来越多地揉进了西方服饰的风格,更加注重曲线美,强调腰和胸的对比,以凸显女性窈窕多姿的身形。特别是三四十年代上海人创造的海派旗袍,把中国旗袍推上了登峰造极的境地,从上海风靡全国,成为当时的旗袍主流。那时最为时尚的装扮——北方城市的女士喜欢穿浅士林蓝布旗袍,再披挂上粗粗的毛衣、夹袄、长围巾,很有些书卷气:上海的女人则更喜欢桃红柳绿的绫罗绸缎和碎花细格布,在服装搭配上也讲究中西合璧:西式外套、裘皮大衣、长呢大衣,再配之以波浪长发和高跟鞋,成为当时最时髦的打扮。
        进入50年代,广大妇女与男子们一样走上社会的各行各业,献身于新中国的建设。这时的旗袍多数做得很贴身,小袖口,不能适应大幅步的运动,使妇女们在社会活动中感到极不方便,再加上新时代的到来,使人们更乐于接受一些新颖的东西。因此,从50年代后期开始,广大的劳动妇女渐渐地以上衣下裤的装束替换了旗袍,但在一些重大喜庆日子和外事活
动时还常能看到具有民族文化特的旗袍的出现。到了60年代中期,旗袍被斥为四旧而被彻底否定,旗袍被封存在历史的记忆中,直至八十年代后,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复苏,旗袍这种曾为中国女性喜爱的服装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今天,旗袍作为中国民族服饰中一枝奇葩,散发出了恒久、迷人的魅力。其款式和花样变得越来越繁复绚丽。在构造上,采用琵琶襟、如意襟、低襟、高领、低领、无领等,同时又把绘画等姊妹艺术也作为旗袍装饰的手段,那些画有花、鸟、京剧脸谱等图案的旗袍,不仅设计新巧,而且风格典雅。另外,生产技术的创新、工艺流程的改进、新材料的使用,都为旗袍形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旗袍不但成为女性的生活常服,更成为象征中国民族风尚,凝聚历史传统的社交礼服。许多公众人物、歌星、影星在重大的国际社交场合身着旗袍,成为国际服装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旗袍的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当前受越民族,越世界,思潮影响,旗袍又成为服装设计大师们所钟爱的对象,森英惠、三宅一生、加利亚诺以及国际上许多知名服装设计师都不同程度地利用了中国传统旗袍作为创作素材,使旗袍这一古老的中国服饰如明珠一般更为璀璨耀目。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