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
本教案为省级小学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一、教学目标
(一)能正确认读5个生字,正确书写“搭”“羽”“翠”“嘴”,通过联系上下文、图文印证等方法,理解“船舱”“船篷”“蓑衣”“橹”4个词的意思。
(二)初步学习借助关键词句读懂段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通过图文对照、语段比较,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味留心观察的好处,能抓特点、有序地介绍翠鸟的样子。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预学单和练习单。
三、教学过程
(一)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性
1.揭题,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一起读课题。
(2)齐读课题,书写“搭”字。(教师边范写边提示:“搭”字,左窄右宽,右边的撇穿插到左边,注意结构紧凑。学生练习书写“搭”字)
2.查字典理解词语。
学生查字典选择义项,理解“搭”字。(读读义项中的词语,说说题目的意思:乘船的鸟)这只鸟也会搭船,你觉得怎么样?(很可
爱、很聪明)
3.读准词语。
交流学生预习中摘录的难读、目生的词语。(投影学生预学单,学生领读词语,正音)
4.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1)“船舱”“船篷”“蓑衣”“橹”,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太常见,(出示图片)能否对照着图来认一认。
(2)学生结合图片了解事物名称。
(3)以“橹”与“桨”的比较,带出一组图片,认识“桨”“橹”“篙”。再观察图片,做动作读词语,辨析“摇橹”“划桨”“撑竹篙”三个动作的不同。
小结:作者观察得真子细啊,船夫手中的不是“桨”“篙”,而是“橹”,而且还辨清了拿不同工具时用的不同动作。
5.把这些词语放到句子中再读一读,读正确,读通顺。
(二)借助关键语句读懂段意,感受作者观察的丰富性
1.默读课文,圈画词语。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一路上看到了什么?把它画出来。(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相关词句,教师巡视了解学情,进行指导)
2.交流补充。
教师选取一位同学的学习成果,投影展示,随机交流补充。
3.再次交流,指导批注,概括段意。
选取画句子的书本,进行比较不同之处。
(1)学习第二自然段。读一读,想一想:这一段其实就在写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指导批注:漂亮的小鸟、样子、颜、外形)。
(2)学习第四自然段,抓关键词读懂段意。(指导批注:动作、捕鱼)
(3)学习第一自然段。借助关键句读懂段意:谁去干什么?(“我”和母亲坐船去外祖父家)借助关键词读懂段意:看到了什么?(看到天下雨了,船夫穿着蓑衣摇着橹)
4.小结方法。
通过圈画关键的词语、句子,了解了作者观察到的事物。
看了让人下面滴水的说说文章(三)通过图文对照、语段比较,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
1.练习读正确。让我们跟着作者,坐上小船去看看这只小鸟吧,自己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1)学生练习读,指名读正音,师生合作对读。
(2)读着读着,小鸟的样子宛然慢慢地浮现在我们眼前。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小鸟?(漂亮、颜明艳)作者环绕这个意思,写了哪些?用波浪线画出来。
2.填一填,感知形象。这是一只漂亮、颜明艳的小鸟,可是老师一时大意,打印成为了一只黑白的小鸟。请根据课文内容,用文字把这只黑白小鸟变成彩的小鸟。
1.对照课文填一填。
3.图文对照,感受观察的细致。
(1)师生合作画一画这只小鸟。(出示: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的长嘴)(2)学生读句子,老师来画。(学生逐一读句子,教师利用媒体逐步出示)
(3)教师在演示中把翅膀全部画成蓝,长嘴画成短嘴,引导学生对照语句发现、辨析:“蓝”和“一些蓝”的区别,“短嘴”与“长嘴”的区别,体味作者观察的细致、用词的准确。(教师随机修正)
4.添补其他部位,读出画面。
教师利用媒体继续添补部位,完成翠鸟全貌。一只活灵便现的小鸟浮现在我们面前,用文中的语句赞叹赞叹它吧。
(齐读,指名读,读出画面,读中发现这段话作者只写了小鸟的羽毛、翅膀、嘴巴)
5.语段比较,感受作者抓特点进行观察。
出示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翠鸟》片段,对照读发现共同点,学习作者抓特点进行观察。
我看见一只彩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漂亮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的长嘴。
它(翠鸟)的颜非常明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的头巾,绣满了翠绿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便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1)比较着读一读,发现共同之处。(学生比较阅读,发现两个片段都写了羽毛、长嘴)
(2)翠鸟那末多部位,为什么不一个、一个写下来呢?(板书:抓特点、子细看)
6.练习抓特点有序介绍。
(1)媒体演示翠鸟从远到近、从小到大,定格画面。(学生静静地观察)
(2)学着介绍翠鸟。
出示要求:①抓特点子细观察;②可以像课
文一样介绍,也可以加之一二个你觉得很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