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科技创新中心路径研究
•罗宇航李权黎慧
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共建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川渝两地“十四五”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借鉴国内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经验,客观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科创中心的基础条件和发展要求,探讨成渝科创中心建设路径,对于推动成渝地区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提升成渝地区创新发展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
“十三五”期间,成渝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积极进步,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成渝地区科技创新现状
一是科技创新要素条件逐步增加$重庆市和四川省R&D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之比接近2.0%创新型地区入门条件,基本形成企业主导的技术要素配置模式。“十三五”期间,两地吸引诸多国内一流大学设立高端创新机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行业优秀科研人才等创新主规模逐年增长,有力增强了创新力量$
二是科技交易市场活跃$重庆市和四川省着力发挥国家级科技合作优势,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技术交易市场发展,成渝地区是全国第四大科技创新技术交易市场$根据科技部发布的2019年全国技术市场交易数据统计,重庆市和四川省技术合同交易额1366亿元,已占全国的6.1%,是我国仅次于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技术交易区域市场$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四川省国家技术转移西南中心T+4+N”平台和“1+N”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技术交易市场的行业影响力越来越大$
三是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健全。“十三五”期间,重庆市和四川省稳步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发
展,推进科技成果资本化。积极布局金融科技$ 2019年,四川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累计超过100亿元$截止2020年5月,两地共有创业板上市公司36家、科创板上市公司1家、获得证监会批准科创板上市公司3家$四川省获得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复,开展金融科技试点$
四是科技创新激励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十三五”以来,两地稳步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改革试点、深化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市场化改革试点、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等,激发优秀科研人才和市场主体创新活力$(二)存在的主要差距
借鉴长三角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
・16・
心的发展经验,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还有很大的差距。—是咼端科技创新资源差距大"主要体现在高技术制造业、高水平的科研机构、研发投入规模等方面"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500强企业和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成渝地区的企业数量屈指可数o成渝地区的省部级及以上研发机构、国内重点大学数量不多。成渝地区研发投入规模仅占长三角三分之一、深港创新圈的二分之一o二是科技协同创新制度才起步o《2020年中国城市科技竞争力报告%显示,重庆市和成都市科技创新指数没有进入全国前十。重庆市科技创新效率落后于成都市,难以形成协同创新合作机制,招商引资、人才流动、财政补贴等地方行政壁垒明显,阻碍创新要素有效配置。产学研合作链不畅通,科技创新评价体系割裂,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科技金融服务力度欠佳。三是科技产业融合创新能力弱。成渝地区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整体上不足70%,远远低于深港创新圈的90%、长三角地区的)0%、京津地区75%。科技对工业企业的效益贡献也比较低,重庆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率仅5.6%,远远小于上海市的7.3%、天津市的6.6%。
表1我国四大创新集聚区科技对经济的支撑效应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2019全球城市竞争力年鉴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目标及布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必须加快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明确共建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目标和科创要素资源布局。
4一)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目标
结合川渝两地实际,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目标至少应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成为国内创新产品的制造基地。发挥制造业基础优势,着力提升制造企业能级,壮大一批工程研究中心,在此基础上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实现产品创新或迭代升级,不断满足国内需求的规模化生产基地。
・17
二是成为培育创新人才的世界窗口。聚焦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大领域,聚集最优秀的国内外大学资源,培育研究型人才或工程技术人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化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
三是成为国际创新资源的聚集中心。高质量建设西部科学城,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承载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西部科技创新走廊,聚集高水平的国内外创新资源,汇聚科技金融资本,提升技术交易市场影响力,形成多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新格局。
四是为全球科技领导型企业提供战略支撑!培育形成并聚集一批创新引擎企业,为全球科技领导型企业提供高端制造服务或产品研发服务的战略支撑。
五是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示范区。深化改革开放,在科技战略管理、科技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服务、科技产业融合等方面树立全国性的示范效应,营造最具竞争力的创新氛围,把成渝经济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示范区。
(二)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基本目标
面向203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科技创新中心宜设立三个阶段性基本目标:
2025年,主要创新指标位居全国上游,核心城市(重庆市和成都市)的R&D占GDP比重3.0%,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达到75%,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5件,高技术制造业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0%,若干重点产品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全国35个大城市科技创新指数排名进入前10!
2030年,主要创新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水平,核心城市的R&D占GDP比重3.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85%,高技术制造业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50%,PTC国际专利申请量5000件,建成具有国内影响力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基本形成以西部科学城为支撑的成渝科技创新走廊。
2035年主要创新指标超过创新型国家水平,核心城市的R&D占GDP比重4.0%,重庆市和成都市科技创新竞争力进入全球30强。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提供强大支撑。
表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创中心中长期发展主要指标设计
序号指标2025年2030年2035年1R&D投入占GDP比重  3.0%  3.5%  4.0% 2科技进步对GDP的贡献率75%85%90% 3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101520 4PTC国际专利申请量(件)2000500010000 5高技术制造业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5%40%45% 6销售收入超过千彳乙元制造企业数量15家25家30家7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1.5万3万4万8技术合同交易额3000亿元5000亿元7000亿元9国家级创新载体数量100家150家200家
(三)构建“三城一廊多8”的空间结构高铁和高速公路等骨干交通网络,构建“三城一着力建设各具主导功能的创新区块,依托 廊多点”的科技创新空间格局。湾区指的是哪些地区
・18・
三城,即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和中国(绵阳)科技城三大创新城。聚集科技创新核心要素,建设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创建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重庆)科学城着力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聚集国内外优质创新要素,服务制造业升级和军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打造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建设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改革开放先行区&西部(成都)科学城着力建设西部地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研院所和大学创新平台汇集区,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和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国(绵阳)科技城以服务国防建设为基础,以军民融合为重点,努力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创新高地,探索打造区域科技创新特区&一廊,即成渝科技创新走廊&依托成渝高铁、成渝高速公路等复合型交通通道,对标广深
科技创新走廊和沪宁线创新走廊,集中两地创新资源,把重庆市-成都市-内江市-绵阳市连成一条产业联动、功能贯穿的科创经济带&强化重庆两江新区和成都天府新区两大核心创新引领作用,增强西部(重庆)科学城、西部(成都)科学城、中国(绵阳)科技城、两江协同创新区等的协同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创新'双引擎”。成渝科创走廊是开放共享的创新经济带,具有辐射西部地区、带动西部创新发展、高
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多点,即以国家高新区为载体的创新平台或制造基地&发挥重庆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璧山高新区、荣昌高新区、绵阳高新区、内江高新区、德阳高新区等园区的聚集优势,建成竞争力强的先进制造基地、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核心创新平台
科学城、科技城
科创经冊
西部C重庆)科学城
重庆区
图1成渝科技创新走廊空间格局
・19・
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科技创新中心的主要路径
(一)聚集科技创新核心要素
着力聚集以最优秀大学和创新型企业为核心科创要素资源,为创新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聚集最优秀的大学资源。最优秀的大学是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知识源头,为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和创新动力。一是瞄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大领域,把国内最优秀的大学资源引进重庆市和成都市,支持设立分校、研发机构。二是借鉴西湖大学办学理念,在成都创办1所由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非营利性的研究性一流大学,或者创办西湖大学成都分校。三是引进世界前100位的国外优秀大学资源,采取联合办学形式,在重庆市或成都市设立分校,共同培养国际化人才。
做大做强创新引擎企业。一是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持续增加,争取5〜6年数量翻一番"二是加强大中型企业创新载体建设。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建立国家和地方重点工程实验室、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等,规上企业创新载体或研发机构覆盖率从2019年的10%提升到50%以上,2035年90%以上的规上工业企业建立创新载体或研发中心。三是大力培育新科技创新公司-深化“双创”,加大对高成长型公司政策扶持,持续扩大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规模,力争重庆市国家高新区和四川省国家高新区内瞪羚企业数量合计达到3000家。
(二)促进创新能力和制造网络融合
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和制造业创新网络建设,构建特鲜明的创新集。
完善多层次的创新平台体系。—是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依托西部(重庆、成都%科学城和绵阳科技城,布局国家大科学基础设施及其相关领域的前沿研究和应用研究。重庆要争取资源环境、生命医学、智慧交通、新材料等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落户。成都要争取信息网络、人工智 能、智慧城市等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落户。绵阳要争取核聚变、超算中心、航空航天等重大科学基础设施落户。二是完善实验室体系。按照国家战略布局,发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机械制造、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优势,在新兴前沿交叉领域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或部省(市%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与发达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三是建设技术创新平台。重点支持大型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共建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龙头企业建设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支持企业在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国、以列等建立海外创新中心。四是壮大新型研发机构。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宽禁带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制造装备、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电子化学、大型商用飞机关键零部件、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科技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等新型研发机构,壮大新型研发组织规模。
增强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优势。一是培育世界级制造业技术优势。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增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网络安全、超高清视频等技术。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增强航空航天、核能及核技术应用、新一代轨道交通、清洁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技术。先进材料产业重点增强钒钛、稀土、光伏、特种电子材料、石墨烯等技术。医药化工产业重点增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精细化工、生物化工、高分子化工等
技术。二是增强供应链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重点产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技术,加快制造业供应链安全体系建设,推动产业链核心环节本土化。推进产业链改造升级,加大技术更迭、工艺优化、装备升级投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