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杨慧旻(1999-),女,河南开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于慧芳(1998-),女,河南焦
作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㊂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与路径选择
杨慧旻㊀于慧芳
(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1)
摘㊀要:纵观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与动力,在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㊁维护国家文化安全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㊁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㊂以民族为基,以历史为魂,以时代为径,挖掘㊁凝练㊁传承㊁创新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需要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㊁建立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播机制㊁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互融合㊁筑牢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㊂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价值;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D9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jki.1672-3198.2023.21.056
1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1.1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文化发展状态,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通过对丰富经验的总结所凝结而成的具有深厚内涵和深刻理论思想体系㊂不仅通过文献经典㊁文化器具等客观物体来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还通过思维观念㊁性格特征㊁行为举止㊁风尚习俗等广泛地的进行延续与发展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及海外华侨华胞共同创造与书写的,各族人民之间有差异㊁有共性㊂正是这些差异与共性的并存,使得各族人民中在差异中包容,在包容中统一,逐步发展形成了共同的文化认同㊁价值认同㊁民族认同等㊂在互相交流借鉴㊁互融互通的过程中,各族人民取长补短㊁博采众长,构建了共同的价值内核㊂
1.2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覆盖面广泛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归纳㊁梳理㊁总结,可以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包含了56个民族的文化,也涵盖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历史,覆盖面广泛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有史书典籍㊁传统器物,也含有民风民俗㊁家庭风气等,形式多样㊂同时,我们也
能通过随处可见的文物古迹㊁餐饮建筑风格等形式来认识了解㊁传承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这都表明我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㊁博大精深㊂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强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发展至今仍然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包容性㊂它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并对其进行合理改造,使外来文化能够真正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凝聚成具有中华民族特的社会主义文化,真正实现对外来文化的中国化㊂正是由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种包容性,才能够使其不断发展进步㊂
2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2.1㊀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成就,积淀了极为丰厚的精神文化传统,这是中国人民生命体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㊂鉴古以喻今,在新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我们从古人的智慧中探寻新的发展道路,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㊂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力量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民族特,
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社会蓬勃发展的一个契机,它不仅表现出追求大同㊁自强不息㊁厚德载物等的优良品格,而且对传统文化中的消极落后㊁封闭保守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批判㊂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传承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㊂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作为中华传统道德中的精髓和最具生机的部分,能让人与人㊁人与社会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的良好道德品质㊂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㊁优良美德㊁崇高气节以及高尚的情感和规范的礼仪㊂
2.2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
当今,全球化无论是一种历史趋势还是历史事实,它都已经成为了一种知识语境,不仅打破了国家之间的贸易界限,也使西方文化与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成为可能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在世界各国文化不
961㊃
断交流与借鉴的基础上,维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安全和独立,成为一个重要问题㊂
在我们面临外来文化冲击的时候,我们既不能完全否认,也不能完全接纳,而是要把外国文化与中华文
化结合起来,对中华文明进行深入挖掘与研究,推动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形成与显现中华文化之象征与意象,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相互交流㊁相互借鉴,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需要我们具有全球化视野,以开放的姿态迎接外来文化,不断加强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与学习㊂
中国历史上曾遭受过许多外来文化的侵袭,但在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我们既能保持自身的独立和进步,又能实现对外来文化的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发展㊂在当今世界㊁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环境下,我们如何才能使我们的文化更加安全和独立,保持各国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开放交流,需要我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㊂
2.3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法宝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全局性㊁根本性㊁长期性㊁稳定性的重大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政治理论㊂例如,以德治国,天下为公,协和万邦,共有美,兼天下等㊂这一系列的治国理念,对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㊂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和谐文化理念㊂ 和 指和谐, 合 指融合㊂在复杂的世界背景下,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从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角度来认识 和合 的价值,弘扬和而不同的理念,把 冲突 转变为 合
作 ,实现共赢,发展国际关系文明㊂发扬合和文化有助于建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以此为基础开发传统文化软实力是当今我们可供借鉴的宝贵思想资源㊂
2.4㊀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㊁博大精深,至今未曾中断,它之所以能绵延千年,就在于它具有蓬勃的生命力㊂中国文化历史悠久㊁内涵丰富,是现代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的来源㊂
知行合一是推动中华文化不断发展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文化自信的力量之源㊂中华传统文化中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实践中获得关于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又把这种真理性认识运用于实践之中,如此循环往复,也使得中华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与发展㊂知行结合的传统孕育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动力机制,使得中华文化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够保持勃勃生机,成为当代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㊂
3㊀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选择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形成发展起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具体内涵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选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㊂
3.1㊀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面临的新
时代课题㊂创造性转化侧重继承,在于对中华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对于那些有借鉴性的内容赋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形式,激发其生命力㊂而创新性发展则需要根据新的发展需求探索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新内容和形式,提高其吸引力和影响力㊂
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制度体系和法律规范推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㊂同时,各部门应积极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创作符合人民众需求和时代要求的文艺作品,以积极向上的作品感染和鼓舞人心㊂只有在实践中坚持守正创新㊁推陈出新,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㊂
3.2㊀建立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播机制
新时代我国文化发展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同时也面临着传播形式上的困境,为确保国家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密切融合,发挥出对时代发展有用部分,为文化建设打下坚实基础㊂因此,必须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现代社会需求融合,促进文化的长期稳定发展㊂要求我们构建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播交流机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时代发展趋势,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㊂建立行之有效的文化传播机制就需要我们借助于承载信息的载体㊂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选择与接受和以往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㊂随着㊁抖音㊁微博㊁快手等平台的逐渐普及和各种小视频的不断呈现,使得人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形式已经不再拘泥于
传统的广播㊁电视㊁报纸等,相反,这些新兴的媒介载体正逐渐成为传播文化的主渠道㊂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依靠现代传播媒体,结合两者,逐渐扩展接受对象的覆盖面,不断探索符合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的语言和表现方式㊂用各种媒体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人民真正认识㊁理解和继承中华优秀文化,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
活 起来㊂
㊃071㊃
3.3㊀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要确保我们国家的建设得以顺利进行,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紧密融合,发挥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精髓,以此作为文化建设的坚实基础㊂因此,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融合于现代社会的需求之中,使文化建设得到长期的稳定发展㊂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㊁道德情感㊁礼仪制度等要素,并进行批判性继承与时代创新 ㊂例如,我国传统文化所弘扬的刚健有为㊁自强不息等优秀文化至今激励着中国人民不懈奋斗,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是当代社会发展进步所必须具备的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滋润着我们的精神和灵魂㊂我们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
时代精神相结合,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建设具有中国特㊁中国风格㊁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和精华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㊁观点和方法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时代精神重新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㊂在保留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适应时代特点和需求,进行创新和转化,注重文化传播形式和内容㊁体制和机制,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增强传承和创新的能力,为推进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㊂
3.4㊀筑牢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高校作为知识传播㊁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延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责任㊂学校可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㊁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为国家的振兴作出贡献㊂
首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里的日常教学相结合㊂学校可以通过设立一些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的课程和古典诗词鉴赏㊁中华茶礼仪等选修课,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诗词㊁故事等,把传统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这不仅能够增加课堂的感染力,还可以使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染下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增强文化自信㊂
其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㊂高校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结合本地
优秀文化资源,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参观文化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使学生们在特定情境中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促进学生的知行合一㊂
最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㊂作为相对隐形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可以通过设立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名人名言㊁小故事等的背景墙,也可以把中华文化融入到校园环境的整体布局中,通过这种潜移默化㊁春风化雨的方式来感染学生㊁师生,让他们有一种强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归属感㊂
4㊀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㊂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持续地发展和繁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继承㊁弘扬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具有基础性㊁战略性㊁全局性的重要课题㊂我们应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视为自己的精神食粮,以制定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方针政策,持续推进中国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㊂通过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同时在继承㊁发展和创新的基础上,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时代气息和独特魅力㊂
参考文献
[1]李娜.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的逻辑维
杨慧微博度和价值意蕴[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22,(02):1-8.
[2]王易.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M].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18:307.
[3]饶权.着力防范风险坚决守牢底线努力开创文化安全工
作新局面[J].保密工作,2021,(12):5-8.
[4]王文艳.论认识中国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J].现代交际, 2019,(10):198-199.
[5]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
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2014.
09.20.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Z].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7]许晓辉.新媒体环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机制研究
[J].记者观察,2020,(36):26-27.
[8]陈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路径实证调查与反思
[J].大学,2022,(03):56-59.
[9]金佳萍.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
有效路径探析[J].汉字文化,2021,(12):178-179. [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
㊃171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