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第32卷第1期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ilongj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Jan.2013Vol.32No.1
doi :10.3969/j.issn.1001-7836.2013.01.046
收稿日期:2012-06-07
作者简介:帖晓曦(1990-),男,河南郑州人,学生,从事师范类汉语言文学研究。
论方文山“中国风”歌词中的古典女性形象
帖晓曦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黑龙江绥化152000)
摘要:方文山在创作爱情主题的“中国风”歌词时大量借鉴了中国婉约派的诗词风格,营造出一种婉约诗词
般的美感,
使听者可以很轻易地从中感受到一种古典美。他几乎从不直接描写人物形象,而是善于运用中国传统意象
来让听者自然地想象人物的特点,并且利用自古以来女性与水之间的关系在歌词中侧面塑造了一个个生动的女性形象。这种侧面描写使得歌词中的女性形象可以更加自然地进入到听者的内心,引起听者无限的想象。
关键词:方文山;歌词;古典;女性形象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3)01-0123-02
一、引言
如今的流行乐坛作词界,首屈一指的人物就是方文山,他细腻的歌词可谓是委婉的中国诗词的现代书写,他深切的情感表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当前干燥的流行乐坛洒下了清爽的甘露。
从2000年的《娘子》开始,一直到2003年的《东风破》红遍大江南北,人们开始注意到这种不同于以往的歌曲形式,并将方文山创作的这种特殊风格的歌词归纳为“中国风”。值得注意的是,从1999年一直到2011年间,方文山共创作了43首“中国风”的歌词,其中关于爱情的有25首,占到了58%,这之中又有20首是感叹爱情的凄凉悲美的,5首歌颂爱情甜蜜幸福的。这些歌词中虽然很少有关于女性的直接描写,但是听者却能从字里行间品味出一个富有古典韵味的女子形象。
二、婉约诗词般的女性形象
中国婉约诗词大多描写儿女情长、离乡思亲以及失意苦闷等感情,婉约诗词意境朦胧,在情调上表现的是柔美、低沉、
哀怨,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比如李清照《点绛唇》
(蹴罢秋千)中的“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秦观《减字木兰花》中的“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李之仪《卜算子》中的“只愿君心似我心,
定不负相思意。”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等等。可见,中国婉约诗词中的女性形象基本上有以下几个特点:娇羞、伤感、痴情、柔美。我们听方文山写的“中国风”的歌词,很多时候感
觉就像是在听婉约派的诗词,比如《东风破》中的“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等等,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而之所以有这种韵味,就在于方文山善于利用中国古典诗词,尤其是婉约派的诗词,像这首《东风破》就借用了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绿肥红瘦”。他本人说过他喜欢读中国唐宋时期的诗词,喜欢从这些诗词中寻创作的灵感,“没想到被大家称为了‘中国风’”,可见诗词化的歌词并不是无中生有,“中国风”也不是突如其来,而是久而久之的语言沉淀形成的。同样的,借助了婉约派的诗词来写的歌词,描绘出来的女性也就具有了婉约派的特点。比如《秋冷了月光》
:一路斜斜的夕阳/街道上景被染黄/画面很温暖/开心的模样/那笑声如一串铃铛/故事里/说书人语调很缓慢/孩子们在台下轻轻唱/那甜甜的过往/我们一起尝/满月让爱充满了想象/秋冷了月光/月很好看/我们有梦一起讲/弯弯的小巷/祝福不能断/团圆写在红纸上/天微凉/藤蔓攀上了老砖墙/而风筝牵挂在屋檐上/我把门带上/你在我身旁/手拉手谁都不准放/秋冷了月光/月很好看/我们许下了愿望/在风中酝酿/思念很漫长/幸福是一种力量/天微凉/灯笼的剪影在摇晃/小镇里屋里还透着光/咿呀的木窗/风轻推摇晃/我们探头瞧见了月亮/你叫我跟上/脚步声放慢/你说婵娟名字很浪漫。
这是一首沉浸在爱情中的甜蜜乐章,在歌词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种暖暖的感情,
虽然方文山对歌词中的女性没有一句形象上的描写,但是作者通过斜阳、月光、藤蔓、灯笼……这些在婉约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柔美、羞涩而又单纯的少女和一段温馨甜蜜的感情。在歌曲
321—
《发如雪》中,我们可以更加明显地感觉到方文山对婉约派诗词的运用:
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尽了风雪/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缘字诀/几番轮回/你锁眉/哭红颜唤不
回/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爱了解/只恋你化身的蝶/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红尘醉/醺的岁月/我永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
中国风歌词单看前两句,我们就能联想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伊人憔悴”是描写女性的等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是描写男性的思念,这之中有着巧妙的联系,可以衬托出二者皆为痴情男女,都在为心中所思念的佳人苦苦挣扎。歌词中还写到锁眉、哭红颜、三千东流水……这些都能描绘出一个孤独等待着爱人归来的女子形象,她是如此的痴情,以至于“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这种对爱情的执着,不正如同李清照在《一剪梅》中说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让人感叹唏嘘吗?再比如《娘子》中写到的“娘子/娘子却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你在那里/在小村外的溪边河口默默等着我/娘子/依旧每日折一枝杨柳/你在那里/在小村外的溪边默默等着……落寞近乡情怯的我/相思寄红豆相思寄红豆/无能为力地在人海中漂泊……”运用杨柳、红豆来抒发娘子对“我”的思念之情,这是典型的中国婉约诗词常用的相思之物,从而刻画了一位默默等候夫君归来的标准古典痴情女子形象。
三、温柔如水般的女性形象
《红楼梦》中,贾宝玉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1],这句话已然成为了经典;《诗经》中更是多次描写了女性与水之间的关系,比如《周南·关雎》中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将女性与水放在一起,增添了一种温柔的美感。《秦风·蒹葭》中更是直接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完美地将女性与水结合起来,寻觅不到,朝思暮想,表现了一种更深层次的神秘感。
水属阴,将女性与水结合便会产生一种阴柔之美,我国古代《周易》中写道:“三偶为阴,其卦为坤,其象为地,阴之成形,莫大乎地,地势卑顺,故名为坤。”《易传·系辞上》说道:“乾道成男,坤道成女。”[2]从这里可以看出,女性自古就是与阴柔之美相结合的,而水正符合这一特点,老子曾经说过“天下莫柔弱于水”[3],于是,女性与水就成为了中国的集体无意识,说到水,就想到女性,说到女性,自然也就想到了水。因此,中国的古典女性就有了温柔婉转、细腻柔弱的特点。既然水与女性有着莫大的联系,而且方文山的歌词能够让我们从中联想到优雅的古典女性形象,那么他必然在歌词中渗透着这种水与女性的关系。比如歌曲《青花瓷》中的副歌部分:
天青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在歌词中,方文山两次写到“烟雨”,表明了一种朦胧的思念,他在博客中给《青花瓷》作解释的时候说道:“……而我用‘天青等烟雨’此句来对仗较为白话的一句‘而我在等你’,一连用了两个‘等’字,是为了强调爱情里最无力的无奈就是‘等待’。”于是,我们可以在歌词中读出那份等待的哀伤与叹息,更能够清
晰地体会到主人公在等待一位多么素雅的女性———如同青花瓷一般淡雅、恬静,温柔美丽,在烟雨的衬托下更让人有着无限的遐想。歌曲《花恋蝶》中,方文山更是直接写到了水:
小桥流水/花恋蝶/风轻轻地吹往事莫追/你了解/我等的是谁/梅雨时节/飘落叶/等满满的水位/全身而退/我不会/我等时间惭愧。
小桥流水、梅雨之夕……这是典型的江南水景。我们只看歌词就能够深切地体会到女主人公淡雅忧愁的形象,以及歌词中描绘的无奈之情。这不禁让我们想起戴望舒的《雨巷》,一把油纸伞,一次没有结果的邂逅,一场朦胧的细雨,塑造了一段蕴含些许忧伤的偶遇。在绵绵细雨中,在小桥流水上,江南女子的这种古典韵味深深地印在了每个人的心里,委婉、柔美,这不正是女性与水的完美结合吗?正是因为水与女性的这种与生俱来的关系,所以,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中多次写到了与水有关的意象来衬托女主人公的古典韵味。再比如《魂》中的“……狂风声/骤雨冷/我竟救不了缘分……”《烟花易冷》中“……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仍守着孤城/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缘份落地生根是/我们……”因此,方文山虽然很少在歌词中正面描写女性,但听者却可以在第一时间想象出来那一幅柔美的画面,一个楚楚动人的女子,一场浪漫的相遇,以及没有结果的等待。当然,这与中国自古以来女性与水的关系的集体无意识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方文山的“中国风”歌词借助女性与水的关系,以及中国婉约诗词的特点,成功地从侧面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娇羞、柔弱以及痴情的中国古典女性的形象,让我们能够在歌词中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从而让“中国风”的歌曲在当今繁华的社会中留下一抹“天青”的动人韵律。
参考文献:
[1]曹雪芹,高鹗,等.启功,张俊,武静寰等整理.红楼梦[M].北京:中华书局,2001:13.
[2]金景芳.周易系辞传新编详解[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3.
[3]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186.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