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电影观后感影评心得5篇
  2019《攀登者》观后感
  随着国庆假期一天天过去,《攀登者》豆瓣评分日趋降低,目前已降到6.7。对于这样一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档三部曲之一的影片而言,成绩不算太好看,网络上对于该影片的评价也褒贬不一。《攀登者》真的如网上所说的那样烂吗?或者真的是有人故意黑它吗?
  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部《攀登者》。
  人为什么要登山?
  在影片上映前,预告首先吸引我的是阵容,编剧是《尘埃落定》的作者阿来,章子怡、胡歌、吴京的出演增加了我对这部电影的期待值。光是阵容就足以让我决定要去看这部电影。
  这部影片最大的闪光点应该是它所传达的精神。章子怡 电影
  “人为什么要登山?”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对中国人登珠峰的了解仅限于历史课本上的“1960年中国登山队首次登上珠峰顶”,却不知道这背后的故事。
  电影一开始方五洲在课堂上带领观众进入到他第一次登珠峰的回忆之中。
  “中国登山队历尽千辛万苦,用队长和无数队员的牺牲换来了中国人第一次成功登顶珠峰,但因影像设备的丢失未能记录下这一壮举,使得此次成功登顶遭受到世界登山界的质疑。”
  为了弥补这次遗憾,中国登山队决定再次挑战登顶,于是有了影片所呈现的故事。
  影片中老队长生命垂危、珠峰险恶的地势、队员以寸为单位艰难挪动脚步的镜头让我在内心提出疑问,“人为什么要登山?”明知会有生命危险,却依旧向上攀爬的意义何在呢?
  方五洲被下放成锅炉工人时说,“登山对我们而言是天堂,可对很多人而言,是地狱。”
  于方五洲而言,登山是他的信仰,他这一辈子哪怕只做好这一件事也足够了。
  镜头回到课堂,方五洲的学生问道,“登山能解决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吗?”
  方五洲答:“几亿人民只能想着吃饭这点问题,我们这个民族又有什么希望呢?”
  如果说登山于个人而言是信仰,那么登珠峰关乎的则是国家荣誉和民族希望。
  北坡的第二台阶异常险峻,为什么中国登山队还依旧坚持要从北坡登顶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壹
  1953年,新西兰人艾德蒙和尼泊尔人丹增从南坡首次登顶珠峰,测量了珠峰高度,并将珠峰命名为“埃佛勒斯峰”。珠峰有一半在我国境内,可高度不是中国人测量的,名字也是外国人起的,我们不甘心。
  贰
  北坡在我国境内,从北坡登顶对中国人来说无疑是更具有历史意义的。
  叁
  我们需要开路人,中国登山队从北坡登顶也是为后人开路。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的确成为了开路人,第二次从北坡成功登顶时在第二台阶搭的梯子为后来无数登山者提供了便利。
  1975年中国登山队向全世界证明了我们中国在1960年从北坡登上过珠峰。并在第二次登顶时将珠峰重新命名,测量了珠峰新高度。
  中国登山队从此在世界面前抬起了头。
  家国情怀融入到登山精神之中,是这部影片的亮点。家国一体,大到国家荣誉,小到个人生活,精神内核是不变的。
  在上个世纪我国经济科技实力并不那么发达的时候,中国登山队凭借仅有的资源也能克服重重困难登顶珠峰。
  那么看看我们经济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生活中有多少事是比登珠峰还难的呢?在上世纪就已经说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一直向上看就不会害怕。”毕竟,“山就在那。”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这部电影其实也没想象中的那么烂。但它其实有不少地方是肉眼可见的差。
  看这部电影时我内心最大的感受是:导演好像把观众当成了傻子……
  从剪辑上看
  一是登山曲折虽抓人眼球,但制作方用力过猛,冲突对立制造过多过频繁,剧情稍显杂糅。
  还有口型对不上这一点真是令人费解,导演是觉得观众是聋还是瞎?
  二是描述爱情的镜头过多,感情线冗杂。描述爱情的背景音乐强行渲染气氛不仅不能使观众有情感带入,反倒引起观众不适。
  煽情的度没把握好,就会显得浅显且刻意。类似的有国产电影《无问西东》里故作暖融融的大面积铺排的配乐,诸如此类的情感渲染方式并不高级。
  从情节上看
  影片多处不合乎逻辑。
  方五洲去北坳寻徐缨时互相大喊对方名字,就不怕引起雪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