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契丹(中国古族名。源出东胡,游牧于今辽河上游。唐末曾建立辽政权,1125年为金灭后,渐与蒙古、女真、汉人等同化。一部分西迁,建立西辽。本文中即指辽政权大举入寇。时以虏寇(盗贼,敌人。即辽军)深入,中外震骇,召臣问方略(全盘的计划和策略)。王钦若,临江人,请(指封建帝王到某地去。这里是非常委婉的说法,其实就是逃跑甚至迁都)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
九月,契丹大举入侵,当时因为契丹敌寇深入中原,朝廷内外都震惊骇怕,召集臣询问应对策略。王钦若是临江人,请求皇帝驾临金陵暂避。陈尧叟是阆中人,请求皇帝驾临成都暂避。
帝以(之)问寇准(省略句),准曰:“不知谁为陛下(谋划,策划)此二策?”帝曰:“卿(姑且)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准曰:“臣欲得献策之人,斩以衅鼓(指古代战争时杀人或杀牲取血涂在鼓上以举行祭祀仪式),然后北伐耳!陛下神武,将臣(武将文臣)协和(和睦融洽,团结协作),若大驾亲征(也可作“御驾亲征”,指皇帝亲自出征),敌当自遁;不然,出奇以挠其谋,坚守以老其师,劳佚之势,我得胜算矣。奈何弃庙社(庙指宗庙,社指社稷,庙社在古代常用来借指国家朝廷),欲幸楚、蜀,所在人心崩溃,敌乘胜深入,天下可复保耶?”
皇帝用这件事去询问寇准,寇准说:“不知道是谁替陛下筹划这两种策略?”皇帝说:“你姑且判断这两个方法是否能行,不要询问是谁出的计策。“寇准说:“我想要到这个献策之人,斩杀他们,用他们的血涂鼓行祭,然后北伐中原罢了!陛下英明神武,将军大臣团结协作,如果陛下御驾亲征,敌人应当自己逃跑;不这样的话,用奇计来阻挠他们的阴谋,坚守城池来使他们军队疲敝,彼劳我逸,我方自然得到胜算。为什么要抛弃宗庙社稷,想要驾临楚地、蜀地?如果朝廷所在人心崩溃,敌人乘胜深入腹地,天下还可以再保住吗?
帝意乃决,(于是)问准曰:“今虏骑驰突(奔驰突袭),而天雄军实为重镇,万一陷没,则河朔(古代泛指黄河以北的地区。朔,北)皆虏境也。孰为可守?”准以王钦若荐,且曰:“宜速召面谕(当面给予训示或下达命令),授(皇帝的诏令)俾(使)行。”钦若至,未及有言,准(突然,立即)曰:“主上亲征,非臣子辞难(因苦难而推辞)之日,参政为国柄臣(执掌政权的大臣),当体此意。”钦若惊惧(又惊又怕)不敢辞。闰月(农历逢闰年加一个月,闰某月指加在某月之前的那个月)乙亥,以参知政事王钦若(唐宋官制,以高官兼较低职位的官称判。)天雄军(兼任)都部署(即马步军都部署,也称“都总管”,宋置于邻接辽、夏地区,为地方军事长官,掌军队屯戍、防守、训练、教阅、赏罚事务)
皇帝的心意就此决定,于是问寇准说:“如今敌人骑兵奔驰突袭,而天雄军是我朝重镇,万一陷落,那么河朔之地就都会成为敌人的地盘。谁能够来守卫天雄军呢?“寇准就把王钦若推荐给皇帝,并且说:“应该赶快召见他当面晓喻,授予他敕令,让他立即行动。”王钦若到了宫中,还没来得及说话,寇准就突然说:“主上亲征,不是臣子以困难而推辞之时,您是国家的重臣,应该能体会这个道理。”王钦若又惊又怕不敢推辞。闰月乙亥日,凭借参知政事的身份,王钦若代管天雄军,兼任都部署。
契丹主隆绪同其母萧氏遣其统军顺国王萧挞览攻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击败之,斩偏将(副将),获其辎重(指行军时随军运载的军械、粮草、被服等军用物资)。又攻北平(同“寨”。守卫用的栅栏、营垒)及保州,复为州砦兵所败(被动句)。挞览与契丹主及其母合众攻定州,宋兵拒于唐河,击其游骑。契丹遂驻兵阳城淀,号二十万,每(放纵)游骑(担任巡逻突击的骑兵)剽掠(抢劫掠夺)(稍)不利(就)引去,徜徉(徘徊犹疑)无斗志。
契丹国主隆绪和他的母亲萧氏派遣他们统领军队的顺国王萧挞览攻打威虏、顺安军,三路都部署都打败了他们,斩杀了偏将,获取了他们的粮草辎重。又进攻北平砦和保州,再次被州
砦兵打败。萧挞览与契丹国主以及他的母亲联合攻打定州,宋兵在唐河抵抗,攻打他们的游骑兵。契丹于是在阳城淀驻军,号称二十万,常常放纵游骑剽掠抢夺,稍有不利就退去,徘徊犹疑没有斗志。
是时(这时),故将王继忠为契丹言和好之利,契丹以为(对。成语有“不以为然”,意即: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遣李兴议和。帝曰:“朕岂欲穷兵(滥用武力。成语有“穷兵黩武”),惟思息战。如(许诺,答应)通和,即当遣使。”冬十月,遣曹利用(前往)契丹军。
这时,以前的将领王继忠向契丹说与宋朝和好的好处,契丹认为他说的对,派遣李兴议和。皇帝说:“我哪里想要穷兵黩武呢,只想要停止战争。如果你们答应通和,立即就派遣使者。”冬季十月,派曹利用拜访契丹军。
十二月庚辰(干支纪日法),契丹使(派遣)韩杞持书与曹利用俱来,请(结盟)。利用言契丹欲得关南地。帝曰:“所言归地事极无名(没有名义,没有正当理由),若必邀求,朕当决战!若欲货财,汉以玉帛赐单于,有辽国萧氏三妹故事(旧例),宜许之。”契丹犹(希图。词“觊觎”,非分的希望或企图)关南,遣其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持书复议,帝不许而去。利用
最终)以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成约而还。
十二月庚辰日,契丹派遣韩杞拿着议和文书和曹利用一起前来,请求合盟。曹利用说契丹想要得到关南的土地。皇帝说:“他们所说的归还土地的事极其没有道理,如果一定要求得到此地,我应当与他们决战!如果想要获得钱财,汉朝也曾拿玉帛赐给单于,有此旧例,应该答应他们。”契丹依然凯觎关南土地,派遣他们的监门卫大将军姚东之拿着议和书再次来商议。皇帝不允许而离开。曹利用最终以十万两白银、二十万匹绢结成盟约而回。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契丹盟好》)
补充阅读:
一、《宋史纪事本末》:明朝陈邦瞻创作的断代纪事本末体史书。与《宋史》相比:1.叙述生动、形象,可读性强。2.褒贬见诸笔端,观点鲜明。3.史事叙述,清晰明了。4.按时间编排,脉络清楚。
二、“澶渊之盟”背后的历史故事
自幽燕军事要地和西北养马之地的沦陷,再加推行重文抑武的国策,使得宋朝在对外作战中屡屡以失败告终,为维持和平的外部环境,只能求助于“赎买和平"的外交。这外交实践首先用在澶渊之盟对辽国议和方面。
可是在议和之初,宋朝对辽的赔偿底线是百万银、绢,最终却因为使臣的功劳,被削减到三十万,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这还得从北宋初年说起:宋太宗在位期间,曾两次大举伐辽宋朝实现对中国的小统一后,起初对辽国采取攻势,意在收复幽燕故地。于是在太平兴国四年(979年)、雍熙三年(986年) ,利用辽国局势不稳的“大好”局面,宋太宗两次大举伐辽,但最终都因举措失当,大败亏输而回。两次伐辽失败的结果让宋朝再不敢轻易犯险,只好对辽国采取守势。
但来而不往非礼也。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 ,为报复宋朝屡次三番的侵扰,当时在辽国垂帘听政的太后萧绰,和儿子圣宗一起,挥师二十万南下侵宋。辽军一路.上势如破竹,转眼间便打到黄河北岸的澶州城,下一步就要渡河进攻宋朝都城汴梁,大有重演当年契丹灭后晋的势头。
萧太后率军南侵,一直打到澶州城下面对汹汹而至的敌军,宋真宗君臣慌了手脚,大臣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南京市),陈尧叟则建议避往益州(今成都市) ,但宰相寇准则力请皇帝亲征,并得到多数朝臣的赞同。迫于公议,真宗勉强渡河进入澶州城,极大地鼓舞宋军的士气。同年十二月,威虎军头张瑰用床子弩射杀辽军先锋大将、兰陵郡王萧挞凛,一时间令辽军震悚,士气大泄。萧太后见局势不利,便听从降将王继忠的建议,派他赴澶州转达罢兵息战的愿望。宋真宗本来就不想御驾亲征,如今见到辽国率先讲和,索性"就坡下驴”,不顾寇准的苦苦劝谏,最终决定派曹利用为使臣去与辽国洽谈议和事宜。既然宋辽都有媾和罢战的意愿,那么接下来进行的,便是商定停战的条件。
宋真宗告诉曹利用,赔款不要超过百万起先辽使向宋朝透露本国的议和条件,便是要求对方归还当年周世宗“侵夺”的瓦桥关以南的土地。而宋真宗觉得割地有损朝廷颜面,让他有被后世唾骂的风险,只肯坚持走“赎买和平"的路线,通过贿赂辽国金银财帛的方式,来让对方退兵。所以在曹利用启程谈判前,真宗对他讲:“我方的底线是不割地,如果对方同意,那么他们即使要求赔款百万银、绢,我们也可以答应。”
此时寇准也在旁边,听完皇帝的一番话后心中很是不以为然,在与曹利用-起退出行宫后,便
将后者召进官署训话。寇准对曹利用讲:“皇上虽然命你不惜百万代价议和,但我今天跟你交个底,如果你答应的赔偿数额超过三十万,到时候我会砍掉你的脑袋,你好自为之吧。”曹利用听后两股战战,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寇准威胁曹利用,赔偿超三十万将杀死他曹利用抵达辽营后,萧太后果然提出割地的要求,并以武力相威逼,但曹利用索性豁出命去,就是不肯松口,屡次三番地跟对方交涉、辩论,最终竟让对方屈服。眼瞅着割地不成,萧太后果然又索取银、绢百万作为退兵费,但依然被曹利用拒绝。双方唇舌剑地交涉多次后,终于达成议和条件,宋朝同意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总数刚好三十万。
帝尽以军事委准,准承制专决,号令明肃,士卒喜悦。敌数千骑乘胜薄城下,诏士卒迎击,斩获大半,乃引去。上还行宫,留准居城上,徐使人视准何为。准方与杨亿饮博,歌谑欢呼。帝喜曰:“准如此,吾复何忧?”相持十余日,其统军挞览出督战。时威虎军头张瑰守床子弩,弩撼机发,矢中挞览额,挞览死,乃密奉书请盟。准不从,而使者来请益坚,帝将许之。准欲邀使称臣,且献幽州地。帝厌兵,欲羁縻不绝而已。有谮准幸兵以自取重者,准不得已,许之。帝遣曹利用如军中议岁币,曰:“百万以下皆可许也。”准召利用至幄,语曰:“虽有敕,汝所许毋过三十万,过三十万,吾斩汝矣。”利用至军,果以三十万成约而还。河北罢兵,准之力也。
——《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寇准传》
三、“澶渊之盟”的历史意义
积极方面:
一、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二、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
三、促进了宋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消极方面:
王安石和富弼认为澶渊之盟之后,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战去兵”,禁军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只剩下陕西军可用;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
府的支配权,王钦若和陈尧叟深获宠幸,以至于导致庆历增币。
同时,百余年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直接导致宋、辽双方兵备松弛,后皆为女真建立的金国击败。辽国残余势力只得西迁,在西域建立西辽苟延残喘。宋朝也失去淮河以北大量土地,被迫向金国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