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三纲、八目之解读(经一传十)
(经一章)读解:
这里所展示的,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所谓三纲,是指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它
既是《大学》的纲领旨趣,也是儒学“垂世立教”的目标所在。所谓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它既是为达到“三纲”而设计的条目工夫,也是
儒学为我们所展示的人生进修阶梯。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
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抓住这三纲八目你就等于抓住了一把打开儒学大
门的钥匙。循着这进修阶梯一步一个脚印,你就会登堂入室,领略懦学经典的奥义。就
这里的阶梯本身而言,实际上包括“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前面四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后面三纲“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而其中间的“修身”一环,则是
连结“年修”和“外治”两方面的枢纽,它与前面的“内修”项目连在一起,是“独善其身”;它与
后面的“外治”项目连在一起,是“兼善天下”。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下》),把生命的历程铺设在这一阶梯之上。所以,它实质上已不仅仅是一系列学说怯质的进修步骤,而是具有浓厚实践彩的人生追求
阶梯了。它铸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时至今日,仍然在我们身上发
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不管你是否意识明确,不管你积极还是消极,“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观念总是或隐或显地在影响看你的思想,左右着你的行动,使你最终
发现,自己的人生历程也不过是在这儒学的进修阶梯上或近或远地展开。事实上,作为中
国知识分子,又有几人是真正出道入佛的野鹤闲云、隐逸高士呢?说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传之一)读解
这是“传”的第一章,对“经”当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一句进行引证发挥,说明弘扬人
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是从夏、商、周三皇五帝时代就开始强调了的,有书为证,而不是我
们今天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产物。《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也就是说,人的本性生来都是善良的,只不过因为后天的环境影响和
教育才导致了不同的变化,从中生出许多恶的品质。因此,儒家的先贤们强调后天环境和
教育的作用,在作为“四书五经”之首的《大学》一篇里开宗明义,提出“大学”的宗旨就在
于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在明
明德”就是加强道德的自我完善,发掘、弘扬自己本性中的善根,而摒弃邪恶的诱惑。从
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西方基督教的“忏悔”,东方佛教的“修行”,还是列夫·托尔斯秦式的
“道德自我完善”,式的“狠斗私字一闪念”,乃至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五讲四美三热爱”、“培养四有新人”等等,都是“在明明德”,以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为目的。(传之二)读解
如果说“在明明德”还是相对静态地要求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的话,那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了。“苟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汤王的洗澡盆上,本来是说洗澡的问题:假如今天把一
身的污垢洗干净了,以后便要天天把污垢洗干净,这样一大一大地下去,每人都要坚持。
引申出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使人想
到基督教的每日忏悔,使人联想到女作家杨绛把她那本写“干校”生活的书起名为“洗澡”。
精神上的洗澡就是《庄子·知北游》所说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所说的“澡身而浴德”,说到底,也就是所一再强调的”加强思想革命化”。话说回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无论如何展示的是一种革新的姿态,驱动人们弃旧图新。所以,你不仅可以
像商汤王一样把它刻在洗澡盆上,而且也可以把它刻在床头、案头,使它成为你的座右铭。
(传之三)读解
这一段发挥“在止于至善”的经义。首先在于“知其所止”,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鸟儿尚且知道一个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但这还只是身体的“知其所止”,不是经
义的所在。经义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努力方向,而殊途同归,最后要实现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研修而达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为流芳百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这当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英雄主义的教育:渴望不朽,崇尚伟大,追求完善。对于一
般读者,尤其是当今读者来说,这种要求似乎过于理想化,过于远距离了。倒是回过头来
说到“知其所止”,对于我们来说,仍具有较深的启发意义。“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准自己的位置,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天地悠悠,过客匆匆,
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止于至善什么意思
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比如说,在过去的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心态平衡,或许还“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所谓“下海”的机会与诱惑重重地叩击着人们的心扉,读书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使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精神的流浪儿无家可归。以至
于出现了教授卖大饼之类的畸形社会现象。其实,《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身分,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知其所止”。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这样一来,教授当然也就不会去卖大饼了!
(传之四)读解
这一段以孔子谈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道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这正如“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
理一样。
审案和卖药都只是手段,或者说是“末”,使人心理畏服不再犯案和增强体质不再生病
才是目的,或者说才是“本”。
说到底,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
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本末的关系
如此,终始的因果也一样。从哲学命题的角度来看,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发展观,千古
哲学的两大范畴在《大学》这篇儒学的入门读物中以轻轻巧巧的八个字对仗而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再以八个字加以干净利落的解决:“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真是语言极度
简洁而蕴含无比深刻,显出“经”的本。
(传之五)读解
格物致知——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而获得知识,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
知识。这种认识论很具有实践的彩,打破了一般对儒学死啃书本的误解。
“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到清朝未年,“格致”(即“格物
致知”的省称)又成了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在
这学堂里,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绘图和体操。”
这说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响。
事实上,时至今日,当我们说到知识的获取时,仍离不开“格物致知”这一条途径。因为,它不是说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而是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
梨子,亲口吃一吃。”(《实践论》语)
简言之,“格物致知”把我们引向万事万物,引向实践,引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传之六)读解
要做到真诚,最重要,也是最考验人的一课便是“慎其独”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谨慎,简而言之,就是人前人后一个样。人前真诚,人后也真诚,一切都发自肺腑,发自内心,
发自我全部的感官,就像手脚长在我自己身上一样自然自如,一样真实无欺,而不是谁外
加于我的“思想改造”,外加于我的清规戒律。
这是从正面来说。
从反面来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总有东窗事发的一天。
说到这里,在市场经济时代,金钱诱惑滚滚而来,政府反腐倡廉,“慎其独”是不是也
应该作为公务员们必修的一课呢?
须知,金玉满堂,并不能保得你心情舒畅,身体安康,倒是那疯破道人的《好了歌》
唱得好:“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所以,比装修房屋(富润屋)更重要的还
是装修你自己(德润身),修养身心,做到心宽体胖。而要做到这一切,还得要回到那起
始的一点去——君子必诚其意。
真诚做人,立身之本。
(传之七)读解
正心是诚意之后的进修阶梯。
诚意是意念真诚,不自欺欺人。但是,仅仅有诚意还不行。因为,诚意可能被喜怒哀
乐惧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为感情的奴隶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诚其意”之后,还必须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来驾驭
感情,进行调节,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态,集中精神修养品性。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埋与情,正心和诚意不是绝对对立,互不相容的。朱嘉说:喜怒
哀乐惧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们不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动,便会
使心思失去端正。所以,正心不是要完全摒弃喜怒哀乐俱等情欲,不是绝对禁欲,而只是
说要让理智来克制、驾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从而做到情理和谐地修身养性。
也就是说,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不要为情所牵,“心
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这几句后来成了成语和名言,用来生
动地描绘那种心神不属,思想不集中的状态,是教书先生在课堂上批评学生的常用语言。)这样来理解,修身在正其心也就没有什么神秘感了罢。
(传之八)读解
在这里,修养自身的关键是克服感情上的偏私:正己,然后正人。
儒学的进修阶梯由年向外展开,这里是中间过渡的一环。在此之前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在个体自身进行,在此之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开始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家庭走向社会,从独善其身转向兼善天下。当然,其程序仍然是由内逐步外推:首先是
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家庭和家族,然后才依次是国家。天下。
正因为首先是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家(家庭和家族),所以才有一个首当其冲的克服感
情偏私的问题。
中国人常说:“家和万事兴。”
美国人说,“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德国人说:“人无国王、庶民之分,只要家有和平,便是最幸福的人。”
法国人说得更好:“对于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
们的天堂。”(伏尔泰语)
家是永恒的话题。
但是,如果你不排除偏私之见,修身正己以正人,你就不能管理好这个你所拥有的天
堂和乐园,就会像有人所告诫的那样:“坏家庭无法养育我们纯洁的灵魂,倒有可能成为我
们自掘的墓场。”
天堂不就变成地狱了吗?
(传之九)读解
国家,国家,仅从语词关系来看,国和家的关系就是如此血肉相连,密不可分;尤其
是在以家族为中心的宗法制社会时代,家是一个小小的王国,家长就是它的国王;国是一
个大大的家,国王就是它的家长。因此,无论是国王还是家(族)长都有生杀予夺的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