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堂乐歌的历史是从清末康有为、梁启超的“百日维新”开始的。康有为、梁启超便提出“变法维新”,鼓吹 “废科举”、“兴学堂”。并要求清政府“远法德国,近采日本,以定学制”。
“庚子事变”后,清政府被迫于1904年在颁布学堂章程中对乐歌课的开设给予认可。 此后,各地新学堂的乐歌课才形成风气。当时称这种新式学堂开设的音乐课或为学堂歌唱而编创的歌曲为“学堂乐歌”。直至1923年该课改称为“音乐”课,“乐歌” 一词才逐渐不用了。
学堂乐歌的内容,大部分是反映当时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学习欧美科学文明,实现 “富国强兵”等爱国主义的思想。
学堂乐歌基本上是填词歌曲,曲调大部分来源于日本及欧美的流行歌曲,用我国民间曲调填词的乐歌为数不多,由作曲者自作曲调的乐歌则更少
学堂乐歌的发展使得西方音乐及各种艺术形式(当时主要是唱歌,演奏风琴、钢琴、提琴等)得到了初步的介绍和传授。尤其是有关西方音乐的记谱法(五线谱和简谱)和基本乐理的介绍,使得西方音乐在中国社会的传播更加广泛。歌曲体裁对其后音乐创作影响很大。
学堂乐歌在中国音乐教育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学堂乐歌改变了我国旧式私塾无乐无歌的教育形式,有了正规的音乐课课时安排。从学堂乐歌开始,我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初具雏型。
2.学堂乐歌明确了学校音乐教育的目的、内容和程度,使得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初具规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也逐渐趋于规范。
3.学堂乐歌促进了我国音乐教材的建设和音乐师资力量的培养。
4.学堂乐歌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声乐教育的萌芽。一些音乐家对声乐演唱有了初步的要求,虽然他们没有提出什么系统的声乐演唱方法,但在许多著述中,都对诸如声乐演唱姿势、发声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沈心工
1870—1947),学堂乐歌的代表人物之一,音乐教育家。原名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1896年考入南洋公学师范班,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1903年回国,任职于南洋公学。他从日本学校的音乐教育中得到启发,一生致力于音乐教育,曾在日本留学生中组织“音乐讲习会”研究乐歌创作,所编乐歌题材广泛、内容浅 显,且最早使用白话文进行歌词写作。代表
作有歌曲《体操一兵操》 (又名《男儿第一志气高》)、《黄河》等,出版乐歌集《学校唱歌集》等; 此外,沈心工还创设唱歌课,并多处教授、推广。沈心工是中国近代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初创时期最早的音乐教师,为学堂乐歌运动做出了突出贡献。
曾志对我国近代音乐的发展所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乐歌编创、理论研究、创立音乐社团、组织管弦乐队和提倡京剧改革等方面。
(1)编创乐歌
1903年,曾志忞在中国留学生“江苏同乡会”于东京编印的《江苏》杂志上,发表了《练兵》、《游春》等6首乐歌,乐谱采用五线谱和简谱对照的形式。这是目前所见最早公开发表的一批学堂乐歌。
(2)理论研究
1904年,曾志忞从日文转译了英国人编著的《乐典教科书》,这是我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备的乐理教科书。后来在《醒狮》杂志上发表的《和声略意》,成为中国人写作的讲述西洋和声学知识的第一篇文章。
1904年曾志忞在《新民丛报》上刊载的《音乐教育论》是我国最早一篇系统阐述近代音乐教育问题的论文。
(4)组织管弦乐队
1908年曾志忞主办慈善机构“贫儿院”,并组织“贫儿院管弦乐队”。尽管演奏水平十分有限,但该乐队是我国近代第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西式管弦乐队。
(5)提倡京剧改革
曾志忞试图改良京剧,虽未获成功,但作为我国近代采用中西乐器伴奏改革京剧之先驱者,其探索无疑是值得肯定的。
李叔同
1880—1942),学堂乐歌代表人物之一,艺术教育家。 原名文涛,又名岸,字息霜。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1905年东渡曰本学习美术与音乐,1910年归国后从事艺术教育,1918年出家为僧,号弘一。其成就涉猎多个艺术领域,在音乐方面主要体现为乐歌创作、音乐教
育和创办期刊三个方面。代表作品有《春游》、《送别》等, 其歌词多为旧体诗词,清雅秀丽,许多作品产生广泛影响,其中《春游》 是我国近代最早一首三部合唱曲。晚年出版有《清凉歌集》。李叔同培养了丰子恺、吴梦非等一批优秀艺术人才,并于1906年独立编辑出版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
学堂乐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代表性的音乐社团
1)音乐讲习会。1902年沈心工在日本江户留学生会馆举办,参加者为曾志忞等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音乐社团。
(2)乐歌讲习会。沈心工于1904年创办于上海务本女塾。由沈心工等人讲授风琴和唱歌之法。
经典日文歌曲3)亚雅音乐会。曾志忞1904年创立于日本,附设“唱歌讲习 会”和“军乐讲习会”。此会以“发达学校社会音乐,鼓舞国民精神”为宗旨,面向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
4)夏季音乐讲习会。1907年,曾志忞、高寿田等创办于上海, 开设科目主要为西洋音乐理论知识和器乐演奏技能。此社团具有了较早普及音乐教育的意义。
这些由早期音乐教育家或音乐爱好者们发起组织的音乐社团,
通过举办音乐活动与讲座,对学堂乐歌的发展起到普及推广和培养人才的巨大作用。
学堂乐歌在音乐创作手法上的特点
学堂乐歌的创作方法还不属于专业音乐创作的范畴,它继承了我国古代词调音乐“倚声填词”的传统,即采用现成曲调填写歌词。 其曲调来源主要有:
日本、欧美等国的歌调。如《体操兵操》素材来源于日本儿童歌曲《手戏》,《何日醒》根据日本歌曲《樱井诀别》填词,《送别》根据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填词等。基督教赞美诗曲调。如李叔同的《无衣》、《爱》等。
中国传统乐曲和民歌曲调。如《祖国歌》曲调源于《老六板》,《放学》采用《茉莉花》曲调等。此外,学堂乐歌中也有少量自创曲调的作品,如《黄河》《春游等。
黎锦晖创作过哪些音乐作品?按题材分类举例介绍。
儿童生活题材
以其20世纪20年代创作的《可怜的秋香》 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和《小小画家》等12部儿童歌舞剧作品为代表。另外,他写于1920年的处女作儿童歌曲《老虎叫门》更可谓
家喻户晓。这些作品以儿童为观众,十分适合儿童心理与审美需要。
爱情题材
以“家庭爱情歌曲”为代表,内容以“情”与“爱”为中心,共有数百首之多。其中最有代表性、流传最广的如《毛毛雨》、 《卖花词》、《桃花江》、《特别快车》、《妹妹我爱你》等。
爱国题材
这类题材一直贯穿于黎锦晖创作历程的始终。最早在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写下了《总理纪念歌》,“九.一八”事变 后写下了《义勇军进行曲》等,并于次年出版歌曲集《爱国歌曲》。抗战爆发后出版有《中华民族战歌》,收录了黎锦晖创作的抗战歌曲《杀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