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声学成就
 
中国古代在声学方面的伟大成就,至今仍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
一、有关声的产生传播的研究
东汉王允在《论衡》中记载了声音的产生机理及其传播与媒质的关系。“生人所以言语吁呼者,气括口喉之中,张翕(xí)其口,故能成言。譬如吹箫笙,萧笙折破,气越不括,手无所弄,则不成音,夫萧笙之管,犹人之口喉也;手弄其孔,犹人之动舌也。”是说人要发声就须“动摇其舌”,箫笙要发声则须“手弄其孔”,对于声的传播要有气,他提出声波犹如水波的见解:“今人操行变气远近,宜与鱼等;气应而变,宜与水均。”西方明确“空气是声音传播的一种媒质”,是17世纪由玻意耳提出以后的事了。
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论气·气声篇》中讨论了声的产生:“气本浑沦之物,分寸之间,亦具生声之理,然而不能自为生……冲之有声焉,飞矢是也;界之有声焉,跃鞭是也;振之有声焉,弹弦是也;……持物击物,气随所持之物而逼及于所击之物有声焉,挥椎是也……
凡以形破气而为占也,急则成,缓则否,劲则成,懦则否”。宋应星认为,声还空气的运动,由于有形之物冲击空气使其振动而发声,他分析声音的大小、强弱取决于形、气间冲击的强度,把这叫做“势”。说“气得势而声生焉。”他还讨论了声在空气中的传播,《论气·气声篇》写道:“物之冲气也,如其激水然,气与水,同一易动之物,以石投水,水面迎石之位,一拳而止,而其纹浪以次而开,至纵横寻丈而犹未歇,其荡气也亦犹是焉,特微渺而不得闻耳。”形象地说明了以物冲气而产生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情形很像以石击水形成的水波扩散。
二、对共鸣现象的研究
公元前34世纪成书的《庄子·徐元鬼》中,有关于弦线共鸣的记载:“为之调瑟,废(置)于一堂,废于一室,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皆动。”《吕氏春秋》也有“声比则应,故鼓宫则宫应,鼓角而角应”弦共振的记载,这里的“宫、角”是指中国古代的音阶之二。
西汉董仲舒认为物体之所以“自鸣”,必有“使之然”的原因——“声比则应”以及“五音经而自鸣”,他已粗略地阐明了共鸣的物理过程。晋、唐又有了消除共鸣的方法记载:晋代的张华指
出,钟与铜盆共鸣时用工具改变其中之一的重量或形状,便可消除,唐代《刘宾客嘉话录》记有洛阳某僧房的磬无故自鸣,僧俱成疾,其友曹绍夔闻讯问候时发现斋钟有声磬也作声,次日取锉鑢磬数处其声遂绝。曹解释说:“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此应”。明白真相后僧人不治自愈了。
  《梦溪笔谈》是北宋科学家沈括的著名著作。《笔谈》也记载了对共鸣的研究,沈括友人的琵琶置于空室,当管乐奏双调时琵琶不奏自鸣,友人视为至宝,沈括则指出:“殊不知此乃常理”,认为这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沈还用实验揭示了共鸣的机理:“欲知应声者,先调其弦令声和,乃剪纸人加弦上,鼓其应弦,则纸人跃,它弦不动。”是说剪些小纸人放在琴弦上,拨动一根琴弦,可以看到与它频率相应的另一琴弦上的纸人跳动不止,而其它弦上的纸人则纹丝不动,沈括的实验要比意大利达·芬奇的同类实验早几个世纪。
明清之际的方以智看过《梦溪笔谈》后,重复了共鸣实验并扩大了认识范围,他在《物理小识》中写道:“今和琴瑟者,分门内外,外弹仙翁,内弦亦动,如定三弦子为梅花调,以小纸每弦帖之,旁吹笛中梅花调一字,此弦之纸亦动。”这是说,先将乐器分别置于门内外,外弹仙翁调时门内的琴弦也发生共鸣;若将三弦定成梅花调,再用同一调吹笛子时三弦也会振动,
中国古典乐器
这是不同乐器上的共鸣,于是证明了发生共鸣的条件是频率相同,而与乐器的种类无关,这一点是沈括没有认识到的。
三、古乐器制造技术
中国古代制造乐器的历史可追溯到史前时期,在弓箭的使用中产生了简单的弦乐器,《琴操》中还有“伏羲作琴”的说法。在河姆渡文化遗址(距今7000年)发现有骨哨160件,在仰韶文化遗址(距今6000年)发现两个陶哨,形似橄榄;另外还有石磬、陶埙、土鼓等,据陶埙的发音判断,原始社会晚期可以已萌发了音阶概念。
春秋末年的《考工记》详细地记述了钟的制造及其音响分析,用编钟奏乐是我国古代的重要发明(1978年,湖北省随县一座战国时代的曾侯乙墓中出土了几组编钟达65件,总重量2500多千克,可用来演奏现代乐曲,同时出土的还有其它乐器如琴、瑟、编磬等59件)。《考工记》用254字指出钟体各部位的名称和尺寸比例,记述钟壁厚度、钟口形状对发音的影响,说明钟的大小、长短及其音响效果,还确定了为调音而锉钟壁的比例等,真是语言简练、层次分明、逻辑严谨。《考工记》是人类历史上的最早论述制钟技术的专著,比欧洲同样内容的论著几乎要早1500年。
四、朱载堉的十二平均律
明仁宗庶子的后人朱载堉在《乐律全书》中记述了他发明的十二平均律,受到世界科学界的高度赞扬。
春秋时代已开始用三分损益法来确定管、弦的长度与音调高低的关系,但计算出的十二律中相邻两律间的频率之比不完全相等,故称为十二不平均律,这在乐器的变调和演奏和声时十分不便,朱载堉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发明了十二平均律,用等比级数的方法平均分配倍频程的距离,取公比为2的十二次方根,使得十二律中相邻两律间的频率比完全相等:
设黄钟律长为1尺,倍黄钟则为2尺;倍黄钟律长开平方,
即十二平均律中任意两相邻律的比率(详见表1),这一发明比欧洲音乐理论家梅尔(生于1636年)发表的十二平均律要早52年,至今仍有很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1 十二平均律计算
在研究方法上,朱载堉把声学研究与数学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定量计算,这是对中国传统物理学方法的重大突破。
五、具有回声效应的奇妙建筑
建于1530年的明代天坛,其中回音壁、三音石、圜丘具有奇特的声学效应。
回音壁即环护皇穹宇的圆形围墙,高6米半径32.5米,墙壁光滑构成良好的声波反射体。若一人紧贴围墙甲处小声说话,在围墙对面乙处的人可以听得十分清楚,这是因为甲点发声的传播方向与甲点切线形成的角度小于22°时,声波就会被连续反射,一直保持着几乎等于原来的能量传到乙点,如图1所示。
三音石是皇穹宇南面路上的第三块石板。正好位于围墙的圆心,所以人站在石上击掌一次能听到三次回声,其实声波每被围墙反射一次经等距返回中心,人便能听到一次掌声,多次往返听到的也不止三次,只不过三次以后的声音过于微弱罢了。
圜丘是天坛南面用青石筑成的三层圆形高台,是明、清皇帝祭天之处,圜丘半径11米,圆形
光滑地面的四周环以青石栏杆,中心略高,形成稍有斜度的台面,人立于台中心说话时,自己听起来比平时声大,并感到声音是从地下传来的,这同样是声波的反射效果,如图2所示。
将我国古代的声学成就恰当地融入中学物理教学,对增进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爱国奋发的思想情操,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