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和故事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被誉为古代中国的文学奇才,他的生平事迹和传说被广泛流传,成为了许多成语和故事的来源。
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
关于诸葛亮的成语1. 鞠躬尽瘁:形容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意为竭尽全力、贡献全部力量。
2. 死而后已:也是形容诸葛亮对国家的忠诚和贡献,意为至死方休。
3. 锦囊妙计:形容诸葛亮的智谋和策略,意为事先准备好的巧妙计策。
4. 神机妙算:形容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意为能够预测未来、制定巧妙的计策。
5. 舌战儒:形容诸葛亮的辩论才能和智慧,意为通过辩论战胜许多人。
6. 三顾茅庐:形容诸葛亮隐居南阳时,刘备三次亲自上山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现用来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
1. 草船借箭: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2. 火烧赤壁:三国时期,曹操率魏军征伐东吴领地,东吴周瑜和刘备蜀军联合抗曹。周瑜采用黄盖火攻计策,令黄盖诈降魏军,乘风势以火攻,大破曹军于赤壁(今湖北赤壁西北)。后以“火烧赤壁”比喻善于运用火攻战胜敌人。
3. 空城计:三国时期,诸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诸葛亮传令,藏起旌旗,打开城门,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谈笑风生。司马懿率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状认为,里面必有埋伏,于是撤退。
4. 七擒孟获: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5. 智激周瑜:三国时期,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因刘备无大将能与曹军抗衡,故很畏惧曹操。此时诸葛亮自荐去东吴做说客以促成孙刘联军抗曹。诸葛亮到东吴后利用主战派周瑜与主和派黄盖、鲁肃之间的矛盾来激化周瑜对曹操的仇恨以坚定其心战曹的决心。最后使周瑜下定决心与刘备联合抗曹。后用“智激周瑜”来形容善于运用谋略来激发对方的斗志或激怒对方以做对自己有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