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教学内容
单元说明
本单元以“触摸自然”为主题,编排了《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花之歌》四篇课文。《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丁香结》描写了北京城内外丁香的美丽姿态,记述了由“丁香结”生发的联想;《古诗词三首》分别描述了月夜下的建德江、夏雨中的西湖以及上饶乡村的景;《花之歌》则从花的视角描画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谢的现象。四篇文章题材不同,景各异,作者在描述景时均融入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安排这一要素,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思想感情,还能由课文展开联想,在深入理解课文的同时,活跃思维、激发创造力。《草原》的课后题提示学生联想自己生活中相似的经历,借以理解作者的深厚情感;《丁香结》由花的“结”想到心的“结”,由具体事物引发人生思考,课后题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理解作者的感悟。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再次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以《丁香结》《草原》为例,提示学生在阅读时可以基于课文内容、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
本单元习作要求为“发挥想象,把自己变形后的经历写下来,重点部分写详细”。这是让学生在阅读本单元课文、感受作者丰富想象的基础上创编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在习作时要把重点内容写详细。与第一、二学段的想象类作文相比,本次习作想象的角度有所变化,要求以别的事物的角度看世界、体验生活,体现“变形”后的生活世界和经历。
本单元教学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要不断强化“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引导学生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既要立足课文,又要联系生活实际。教师可通过举例或结合课后题,教给学生一些方法,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想开去,如由《草原》一课描写“主客分别”部分联想到生活中类似的情形;还可以根据阅读经验想开去,如由《花之歌》联想到自己所阅读的其他关于花的文章、诗歌;也可以联系阅读的内容想到更多,如由《丁香结》联想到其他具有象征意义的植物。注意要防止学生脱离文本和实际,“为了想开去而想卉去”。
2.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作者在描绘景时均融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使景物更加生动形象。《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中的课后题均提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想象文字所描绘的景;《花之歌》中的学习提示也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及“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教学时,要关注这一表达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1、草原
教材解析
《草原》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首次来到草原,访问陈巴尔虎旗时写的一篇散文。作者以细腻清新的语言记叙了初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
课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描绘了天空、草地、小丘、羊、骏马和大牛所构成的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第二部分为第2、3自然段,描绘了陈巴尔虎旗的主人们迎接远方来客的情景,“男女老少”“马疾驰”“襟飘带舞”,生动再现了草原由静寂变得热闹的情形;第三部分为第4、5自然段,描绘了作者到达目的地后,主人热情接待客人、主客联欢和话别的情形。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诗句结束全文。文章以行踪为序,移步换景,由景及人。
关于草原的古诗课文语言优美,写景文字诗情画意,叙事部分娓妮道来,情景交融、生动感人。在表达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把写景和感受融合起来写。从“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进而产生“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的感受,从“一碧千里”“翠欲流”,进而产生“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的感受,并且想“久立四望”,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情因景生,景因情美,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二是通过丰富的想象把景象写得具体可感。如,把绿小丘比作只用绿渲染的中国画,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比作“白的大花”,骏马大牛也“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丰富的想象使景物的描写更加形象、生动,充满画面感,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草原风情。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对应第2自然段的文字,描绘的是辽阔的草原上,一内蒙古同胞骑马前来迎接客人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