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介绍内蒙古的演讲稿【五篇】
【篇1】介绍内蒙古的演讲稿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今年夏天,我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内蒙古大草原,感受到了和我们不一样的民族风情。
  蒙古包——游牧人民的帐篷
  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是看不到任何高楼大厦的。这里的房子就只有蒙古包了,白蘑菇般的蒙古包点缀在绿茵如毯的草原上,格外引人注目。蒙古包的包门开向东南,既可避开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也沿袭着以日出方向为吉祥的古老传统。去牧民家里做客时,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能踩在门槛上,必须跨过去,因为牧民们认为踩门槛会败坏家里的运气。
  下马酒——蒙古人的接待礼仪
  草原上的蒙古人热情好客,好骑马的他们同样爱喝酒。若客人到了,迎接客人的第一步就是请客人喝“下马酒”。身着蒙古族服装的姑娘将下马酒斟在银碗中,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
酒歌,歌声甜润、嘹亮。而客人们喝酒时也有讲究,左手接过酒碗,按照蒙古族喝酒的习俗,用右手的无名指沾一下酒弹向空中——敬天,再沾一下酒弹向地下——敬地,再沾一下酒抹到自己的额头——敬祖先,然后双手捧起一口喝下。
  烤全羊——蒙古族的传统名菜
  内蒙烤全羊是蒙古族传统名菜,为招待贵宾或举行重大庆典时的盛宴特制的佳肴,一般选用草原上长的膘肥体壮,体重40斤左右的绵羊。烤好的羊肉,皮脆肉滑,泽金黄,鲜香异常,吃起来肥而不腻,稣脆香美,真的与平时吃到的本地羊肉有很大的不同啊。
  献哈达——蒙古族的珍贵礼品
关于草原的古诗
  哈达是注重礼仪的藏民族社交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珍贵礼品,“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五哈达中,我们经常看到的有白、蓝和黄的的哈达。白哈达是藏民之间相互赠送的,蓝哈达是用来送给远方的朋友,而黄哈达一般是要送给有身份的尊者的。
  祭敖包——传统的宗教活动
  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头、土块、柳条等垒筑而成的。“敖包”最早是在茫茫无边草原上建立起来的能识别方向、道路、边界的标志,后成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敖包是神圣的净地。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可以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人旺年丰等等丰年好运。
  听完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觉得内蒙古大草原很特别呢,这么与众不同!
【篇2】介绍内蒙古的演讲稿
  我的家乡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家习惯于简称为内蒙古。内蒙古在战国时属赵、燕等国地,后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匈奴、东胡地,宋朝时属辽、西夏,清朝时为内蒙古地区,1928年分为察哈尔省和绥远省,1947年成立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是我国建立最早的自治区。目前内蒙古有49个民族,主要以蒙古族和汉族为主,此外还有朝鲜、回、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
  内蒙古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故乡,境内有不少名胜古迹,如坐落在鄂尔多斯草原中部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的成吉思汗陵、象征民族团结的昭君墓、素有“小布达拉宫”美誉的五当召、席力图召等。
  但内蒙古最吸引人的还属草原和沙漠。沙漠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比较著名的.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等。而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草原民族风情则增添了秀美、淳朴、自然的神韵。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的锡林郭勒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都是感受草原风光的好去处。在零星散落的蒙古包映衬下,天空纯净明亮、草地辽阔壮丽、空气清新、牛羊成,对久居都市的人来说,这一切都是那么遥远而亲切。
  呼伦贝尔草原是草原风光最绚丽的`地方,拥有一亿多亩草场,生长着碱草、针茅、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两亿多亩森林里植物品种多达1300余种,草原上还有500多个湖泊,3000多条河流。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就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人们定会为那“千里草原铺翡翠”的景象而惊叹。而绿草与蓝天相接处,牛羊相互追逐,牧人举鞭歌唱。每逢盛夏,草原上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星星点点的蒙古包上升起缕缕炊烟,微风吹来,牧草飘动,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致,它被誉为世界上最美、最大、最没有污染的几大草原之一,真是当之无愧。
  我的家乡地大物博,物产丰盈。全自治区境内生长着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植物660多种,药用植物500多种,是中国中草药生产的基地之一。草原上的鸟兽资源很丰富,鸟类以俗称“飞
龙”的榛(zhēn)鸡最为著名,它的肉味鲜美,封建时代是御膳(shàn)珍品;兽类中的紫貂,是毛皮兽的佼佼者,貂皮被称为东北三宝之一。鄂尔多斯的山羊绒,被誉为纤维宝石。还有炒米、奶茶、黄河鲤鱼、河套蜜瓜、中华麦饭石、珍稀名贵的巴林彩石等,都是内蒙古著名的特产。其中颜鲜艳、彩美丽的巴林彩石,因其泽柔和、质地细腻,与福建寿山石、浙江青田石、昌化鸡血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石,深受雕刻艺人和金石爱好者的垂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