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银行卡收单行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我国商户收单业务是伴随着银行卡发卡业务一并发展起来的,随着1985年中国银行发行第一张“中银卡”,以四大行为主的商业银行纷纷开启受理环境建设道路,为自己发行的银行卡搭建受理网络。
为建立一个现代化的电子货币系统,普及银行卡应用,1993年起国家启动“金卡工程”,有力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2002年中国银联的成立,解决了国内银行卡产业联合发展的运营机制问题,实现各类银行卡“联网通用”,商户收单业务有了良性的发展环境。深圳发展银行信用卡
1、新支付格局下“三方模式”渐显
自1950年Diners Club大莱卡发行第一张全球签账卡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银行卡产业经过70多年发展,形成了以发卡、收单、交易处理、商户服务等一系列成熟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建立起传统的银行卡“四方模式”,即发卡银行、收单机构、清算组织与特约商户共同参与受理市场建设。
其核心的作用是可以兼顾和平衡支付过程中产业各方的关系,形成支付链条闭环,既符合监管要求,又能让所有参与主体得到实惠,是比较成熟、行之有效的运营模式。我国费率改革一直坚持该种模式。
在“四方模式”价格机制下,商户掌握价格底线,议价能力较强,基本与收单机构贴成本议价。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的优惠费率和扫码使用习惯使商户产生了粘性,导致商户费率一降再降;并且在“四方模式
”下,收单机构回佣水平难以覆盖直接分润成本,发卡银行收益相应下降。
随着互联网金融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迅猛发展,一些市场份额较大、创新能力较强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依托强大C端和线上优势,通过直连发卡银行方式,建立起短平快的互联网支付“三方模式”,并迅速垄断移动支付市场。
在“三方模式”下,第三方支付机构并不参与银联等清算组织的网络清算,而是自行向发卡行进行清算,第三方支付机构承担了事实的转接清算角,进而自成体系、自主运营、自行定价,执行非常
灵活的价格策略,因此快速占领线上线下商户市场的支付入口,对传统银行卡“四方模式”造成极大冲击。
2、中国六次费改情况
国际上的收单业务发展模式有两种: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我国商户收单业务模式以政府主导型为
主。自1993年起,国家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完善商户费率管理制度,商户平均费率水平从最初的3%下降到目前的0.5%左右,整体降幅达到500%,市场实际费率则更低,在全球商户收单市场处于较低水平。2018年9月,中国银联发布《关于延长银联卡刷卡手续费优惠措施期限的函》,维持“96费改”的刷卡费率成本构成不变。
3、中国银行卡发卡数量稳步增长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产业整体保持健康平稳发展态势,发卡端继续加强精细化运营,人均持卡量不断增长,银行卡交易笔数大幅提升。截至2020上半年,全国银行卡在用发卡数量86.58亿张,同比增长8.5%;其中,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量共计7.56亿张。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卡数量为我国第三方支付银行卡收单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注:2015年数量增速为10.3%。
4、中国第三方支付银行卡收单交易规模突破百万亿
从收单行业本身来看,2013-2019年,我国第三方支付银行卡收单交易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约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其中,传统银行卡POS收单业务规模数十万亿;线下收单交易规模约35万亿;NFC收单交易规模约345亿。此外,尽管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