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继柏谈中医读书(一):苦抄与背诵
文/熊继柏
讲讲中医从什么书读起,这个问题是值得探讨的。有人曾采访过我,问我是什么派的,我说我既是学徒派,又是学院派;问我是什么文化水平,我说我就是学徒出身。
我记得二十年前,我校的彭坚教授讲过一句话,他说:“我们湖南中医应该研究熊继柏现象。”确实是学徒出身,我倒不在乎什么研究我的现象,也没有谁研究过我的现象,我一直在考虑的是中医的教育问题,我不讲规律,我就讲讲我是怎么读书的。
苦抄与背诵:打好中医基础
《医学三字经》成为熊继柏学医的启蒙
学中医之初,虽然有着师傅的指导,但是打好基础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我用的方法是苦抄与背诵。
第一本书——《雷公炮炙四大药性赋》,我四个早上把它背完,一个早晨背一个药性,寒、热、温、平,就四个早上背完了,白天我就玩,没事干。
背完了接着就是《药性歌括四百味》,当时背了,但现在我不一定还记得。四大药性赋我还能背,要我写我还能写下来。《药性歌括四百味》我就写不下来了,连接不起来了。这就是第二本书。
第三本书——《医学三字经》。要说明的是,我读的书都是抄来的,不是原版的。第一,没有书买;第二,买不起。都是抄师傅的,抄了有错别字,师傅给你改正,改过来后再教一遍,让你去读,就这样的。
《四大药性赋》师傅没讲,《药性歌括四百味》也没讲,《医学三字经》讲了,讲得似懂非懂。“医之始,本岐黄”,岐伯和黄帝,就这么讲,那时我哪知道岐伯、黄帝是谁啊?“灵枢作,素问详”,灵枢是什么,素问又是什么,那时全不知道。“难经出,更洋洋”,“难经”是什么不知道,现在知道了。那时《医学三字经》全背。现在如果谁要我抄,我可以一个晚上给抄出来,不仅不要书本,而且绝对没错。这是第三本书。
第四本书是《脉诀》,包括《王叔和脉诀》和《濒湖脉诀》两本脉诀,这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诊断学。这是第四本书。
第五本书是《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讲的是诊断学。
归纳起来,我当初苦抄和背诵下的中医基础分为中药学、三字经、诊断学三类。
师傅领进门:学习方剂与内科学
和解藿香正气汤,苏叶白芷共藿香
打下这三类书的基础后,我开始学方剂。首先是《局方》。《汤头歌诀》读完了,读陈修园
的《时方歌括》,这两本书的方剂歌括我全能背,比如藿香正气汤:“和解藿香正气汤,苏叶白芷共藿香,陈半茯苓大腹草,厚朴桔梗引枣姜。”这是《金鉴》的。“藿香正气白芷苏,甘桔陈苓术朴俱,夏曲腹皮加姜枣,感伤岚障并能驱。”这是《时方歌括》的。这两本方剂书我都能背。
读完方剂后开始读内科学的书。内科第一本书是陈修园的《时方妙用》。“中风……风者,
主外来之邪风而言也。中者,如矢石之中于人也。”像这样的话都要背,这就是接触内科学。
接触内科学以后,老师就开始跳跃式地教我了,这是我的第一个老师,胡岱峰老师,他是枢怎么读
清朝秀才,古文功底好得不得了,他的古文真是学究式的。他说我能读书,不能跟大家一
起读,要开小灶,因为我们那时候是一个班。让我开小灶就是学习《伤寒论》,读的是《伤寒论新注》。开始是读原文,老师的标准就是背。
背的同时也讲,比如给我讲猪肤汤,我问过一个问题,我问老师:猪肤是不是就是猪皮,
老师回答说是,我说:“那是不是随便哪里的皮都可以?”“哎呀,你怎么问这样的问题呢?”老师说:“你怎么问这样的话,你问得出奇呀。”他感到奇怪。
又比如“五苓散,白饮和服”,我问“白饮”是什么,老师说:“白饮就是米汤啊。”就问
这些东西,都是当时读书的灵感,所以永远都记得。就这样《伤寒论》我背下来了,背下
来后就觉得这书读得差不多了,这样的书都能背下来,而且是搞不懂的书。我为什么现在
始终念念不忘我这个老师,就是因为我这个老师引我入正门。如果没有这样的老师,我对
经典不可能读得这么好。
《伤寒论》读完了,接着就是《金匮要略》,又是要求背。我一年内把这两本书背完,半年背一本,其中《金匮要略》好背,就是《伤寒论》不好背,尤其是太阳篇,把人背得晕头
转向。这两本书读完后,赶上1958年开始“”,我就当医生去了
周高德:怎样读《道德经》
《弘道讲堂》第六期:《道德经》——我们怎样读?时长:123'12''
播放:134
来源:腾讯视频
《弘道讲堂》第六期:《道德经》——我们怎样读?收起
周高德:尊敬的各位网友、各位同仁,今天大家有缘相聚于此,一道共同来分享老子的
《道德经》。对于《道德经》我们都不陌生,但如果我们想认真地去研读它,又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今天我想以“《道德经》:我们怎样读?”为题,来分享本人20年来研读《道德经》的心得和体会。我想主要围绕以下两个方面来展开,一,是为何读?第二是:怎样读?讲到为何读的时候,这是由《道德经》这部经典它的思想、它的境界、它的魅力、它
的作用所决定的。我们在《道德经》这部经典面前,我们都想对它进行一下评价,但我们
无论尽多大的努力都显得无能为力。所以给我们留下《道德经》这部经典,其思想博大精深,其境界引人入胜,其魅力经久不衰,其作用无穷无尽。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不读《道德经》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这句话是有分量的,这也告诉我们读《道德经》的意义。如果我们认真地去读《道德经》,
我们就能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的最高理念是什么,就能了解人生的真谛是什么。这两点恰好在《道德经》里面得到了论证。我们国人
尤其是大家今后可能要去做访问学者,你到国外机场的时候,人们可能不用你的中文名也
不用你的英文名,人们可能举一个牌子,牌子上面可能写着一个字,大家说是什么?这就
是“道”。这个场面曾经出现过,那么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他来读这个问世两千多年的经典,它一定要和人生紧密地联系。
1.平安生存的智慧
我们要读这部经典,要获得智慧,那么我们能获得怎样的智慧呢?经过高度的开阔,我把
它开阔为两个方面:
第一,从《道德经》中我们可以获得如何平安生存的智慧。各位,这可不是轻描淡写的一
句话,所以鲁迅先生说是人生的真谛。首先你是要平安地生存,在《道德经》里面就有很
好的论述,我们在下面展开讲的具体过程中,要涉及到它。
第二个方面,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我们可以获得如何达到人生理想境界的智慧。一个
人不仅要平安生存,还要实现理想的人生价值,达到最理想的人生境界,用什么来支持你呢,那就是用思想来支持你。这个思想我们从《道德经》里面可以获得,《道德经》里面的思想,换言之那就是智慧,而且是大智慧。我们完整的讲,从老子的《道德经》中,我们
可以获得如何平安生存,并达到人生理想境界的大智慧。
《道德经》这部经典现在在我们整个国家学习的高潮已经到来,十年前武汉的某一所大学,他们就开设了《道德经》这门课程。有一个大学生就讲了一句话,他们就认为《道德经》
可以用来指导生活、解决疑难,将《道德经》视为一贴慰藉心灵的良药。因为我们现在讲
这个《道德经》,最主要还是讲给青年人的,老年人的这一层,他们是用行动去读《道德经》。我们还没有行动之前,意在语先,意在行先,我们还得要了解。国外的学者也认为老子
也就是指《道德经》有一种魅力,它给在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各位,毫无疑问这是什么?(这是)他在研读《道德经》以后的一种人生的体悟,这种体悟
对于我们教徒来说、老子的信仰者来说,那是不足为奇的。
在美国,人们也认为老子的智慧是人类的智慧。美国有个学者肯定《道德经》是未来世界
家喻户晓的一本书。有一个外国学者说过一句话:“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本书不烧掉,剩
下的这本书就是《道德经》。”大约是前7、8年,美国《时代周刊》推选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十位作家,我们伟大的老子名列首位,老子就是《道德经》的作者。换句话说,那就
是《道德经》在整个人类史上的位置,是处于最高峰。大家想世界上的书太多太多,我们
现代的人太忙太忙,我们能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读一个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书呢?现在
这个答案可以揭晓了,那就是沉下心来认真地去读《道德经》。“读《道德经》、为何读”这个问题,基本上在我们心目中留下了一个印象。
还有一句话是我们要引用的,那就是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先生在1939年的时候在延安说过一句话,他是用对联的形式写的:“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道德经》
里面教导我们如何修身、如何齐家、如何治国、如何平天下,后面的“无益身心事莫为”,各位,《道德经》里有一个词叫“无为”,结合这幅对联,无为的确有一个含义:不当做的
事而不为。它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含义,我会跟大家讲。
上面通过简单的跟大家交流,告诉了我们为什么要读这部经典。大家会问我:”周道长,
在我们的心目中《道德经》离我们很遥远,读不懂。“实际上后来我想了一下,这个《道德经》我们把它比喻一下,它的境界就像天,那的确是无穷无尽的。但它又切实可信,就像
大地,我们可触手抚摸到它。我有一个感悟,老子《道德经》中所说的“道”,就像我们脚下所行的道也就是路一样,谁也不能离开它。只要我们走在这条道上就会幸福,就会达于
理想的人生境界。
2.诚读、静读、常读《道德经》
下面我们就“怎样读”来和大家分享。“怎样读”它最基本的要求我提了三点,也是三个字。第一个是诚,诚心的诚,诚意的诚。《道德经》这一部经典,对我们来说大家的理解它是经,是一个教徒所遵奉的经典。各位,现在的经不仅仅适合于宗教了,它的外延已经延伸了,
经是禁得住历史考验的,能永远供人们去研读的,能超时空地为整个人类提供价值的。实
际上这个经,它和路径的“径”谐音,你读了这个经就知道人生的道路该怎么走,首先要
诚心诚意,那就要诚读。
第二点要求是要静读,安静的静、宁静的静。我们读《道德经》绝不像我们现在匆匆忙忙
在地铁上、在公共汽车上去读电子版的书,那是什么?是打发时光的。大家彼此都不太熟悉,有这么个条件,看看书也是很好的,但读《道德经》就不是这样了,那是要使自己的
身心宁静下来的。包括我讲课,稿子都准备了,不静下心来,稿子也念不好,一静下心来
全都在心中,胸有成竹。所以静很重要,静在道教的观点:静则生慧,就是说你要有一颗
宁静的心,你不读经它也能产生一种智慧。这个很简单,就像水一样,你只要让它宁静了,它就能造人造物。如果这个水像长江里面的水一样奔腾不息,它是无法造人造物的。我们
读这个经典,就是要在一种心态宁静的状态下去读。
前几天我在武当山道教学院给他们讲了一星期的课,从第一章到第八十一章,我们每个人
读一遍,他们的语速比较快,只花了49分钟就把整个五千言读完了。那么我们来读,你一个晚上读一章,第一章就59个字,我们要反复地去读、去思考。这是第二个要求要静,心静,在一种心静的状态下去读。
第三就是常,常读,这个常是持之以恒的意思。《道德经》和其它经典不一样,其它的经典我们不具体举某一种经典,它的解释是现成的,从大学教授到小学老师给学生教的都是一
样的。《道德经》不一样,《道德经》是常读常新,这是很神奇的。《道德经》开篇的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它的意境我琢磨了20年,看了不少的版本,每次都给我不一样的感受。合起来我们读《道德经》要怎么样呢?有三点基本的要求,那就是:诚读、静读和常读。那么读《道德经》从方法上来说,最重要的方法那就是两方面,基本要求是三方面。
怎么去读?从方法上面就是两方面。哪两方面?一,明确主旨。第二个方面是要掌握关键。
先从第一个方面来说,怎么读《道德经》?首先要明确主旨,主旨又是由内容决定的。关
于《道德经》一书的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大家看到屏幕上面就是一种说法,这
是否一种很完美的说法?我在这里给大家念一遍一点必要都没有,那么我认为《道德经》
它的内容是什么?很简单,在这里完全可以用顾名思义的方法来去解读它。道德经道德经,《道德经》就是一部论述道和德的经典著作,就这么简单。
那么它的主旨是什么呢?主旨是由内容所决定的,那么它的主旨,只要在它的内容道和德
的前面分别加上一个词,那就是“尊道贵德”,《道德经》的主旨就是“尊道贵德”,我就是这么解读的。“尊道贵德”出自《道德经》第51章,尊道贵德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尊道
贵德、超凡入世。依据是什么?我们用现代的解读办法,我们现在写一篇论文,写好以后
要写一个关键词,《道德经》它的关键词我认为就三个,实际上也可以说两个:第一是“道”,“道”在《道德经》中出现过70多次。“德”,出现过40多次。“圣人”,出现过30多次。各位,再不到其它内容能超过“道”、“德”、“圣人”这三个词所出现的频率。怎样来解
读《道德经》,首先要明确主旨。
第二点要掌握一个关键,这个关键也一定是由它的内容、主旨来决定的。既然它的内容是
论述道和德,它的主旨是叫人尊道贵德,那么解读《道德经》的关键方法,就是领悟道和
德的含义,就这么简单。只要我们明白和领悟了《道德经》中道和德的含义,就可以开启《道德经》这座神秘文化殿堂之门。
3.道的含义:大道、天道、人道
我们首先来分享,道在《道德经》中的含义。它的含义有四个方面:第一个含义,道是构
成宇宙万物的最初本源。第二个含义,道是构成宇宙万物存在和运化的依据。这两个含义
我们可以合起来用一个词来概括,称为“大道”。这个“大道”是什么样子,具有怎样的生命力量,我们下面慢慢和大家分解。道的第三个含义,道是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普遍
规律,简言之,两个字:“天道”。道的第四个含义,道是作为人类社会遵循的社会准则,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我先用四个字概括:“圣人之道”,浓缩一下就是“人道”。就是说这
里我们说的“人道”一定是要指“圣人之道”,我们平常说话为了简洁说“人道”,但心目
中一定要知道是“圣人之道”。《道德经》四个含义,合起来讲实际上是三个含义,那就是
道之大道、天道、人道,一定要注意,《道德经》在道里面它合起来又只是一个含义。我们用一个事物来形容它,道就像一棵树一样,它是一个整体。树的根部把它称为大道,主干
部分把它称为天道,枝叶称为人道。大家不要说听了周道长一讲《道德经》,结果我们把道的理解分散了,其实它是一个整体,是为了解读的方便。我在没有展开讲之前,把这个概
念要牢牢地和大家分享一下。他们的关系也知道了,没有树的根哪有主干,没有主干哪有
枝叶,枝叶都依附在主干上面,枝叶、主干它的一切都是来源于它的根部。“道”我们知道它是一个整体的,不要把它分散。
那么下面大家就知道了,哪个部分是最重要的?那显然是第一和第二合起来,就是我们所
说的道:“大道”、作为宇宙本源的道。这是在读《道德经》里面要特别强调的。这一部分你都不懂,整个《道德经》你就无法去解读它,因为你不知道来源。作为宇宙本源的道,
在《道德经》里面哪些篇章进行了重点的论述呢?我通过研读发现,第一章、第四章、第
一十四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五章。这些篇章是怎样来论述道的呢。我们先从第一章讲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