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主题阅读补充训练:
【语段一】①昆虫的头部有两根像“天线”一样的须,叫作触角,形状各异,十分奇特。昆虫总是在左右上下不停地摆动触角,好像两根天线或雷达时刻在接受电波和追踪目标。因为触角上有许多感觉器和嗅觉器,与触角窝内的许多感觉神经末梢相连,又直接与中枢神经联网,非常灵敏,既能感触物体、感觉气流,又能嗅到各种气味,甚至是远距离散发出来的。当受到外界刺激后,中枢神经便可支配昆虫进行各种活动。②如二化螟(mínɡ)的触角,可凭借水稻的气味刺激寻到它的食物水稻,菜粉蝶的触角可根据接收到的芥子油气味很快发现它的食物十字花科植物。
【语段二】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③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小麦穗;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形形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qún)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
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④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枢怎么读1.【语段比较】根据语段内容填空。
(1)这两个语段都写了昆虫触角的________和________;第二个语段还写了触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语段都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说明触角的特点:画线的句①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句②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句③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句④运用了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品味语言】比较两个语段的语言,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语段一用词准确,语言简洁明晰。
B.语段二语言形象生动,让人觉得活泼有趣,能激发人阅读的兴趣。
C.说明文的语言风格既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活泼的,还可以进行夸张和想象。
3.【阅读迁移】我还知道这些嗅觉灵敏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人记事文主题阅读补充训练:
诉说母亲(节选)
①记不清我妈妈对我说过多少话,但有几句话却会记一辈子。
②“享福不用学,吃苦得学啊!”我十三四岁的时候,我妈对我这样说。那时候,我家六口人散落在四个地方:爸爸进了呼兰的军管会学习班,妈妈去了北京的凤凰山农场,去了密山的生产建设兵团,我与两个弟弟留在哈尔滨上学。和当时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家庭一样,家已经没了家的样子。幸好姥爷赶来,这个家才算有了一个大人,我半懂事不懂事的,就开始帮助姥爷持家了。
③当时,家里的一切对外联络都由我担当。写信给天各一方的爸爸、妈妈、,寄信、寄邮包、发挂号信都是那时学会的。记得那时信里常写着:给我寄点补丁来吧。我每每对着这样的信发愁,我拿什么寄给她呢?弟弟的裤子还没有补丁呢!那时布票多珍贵啊!布票、棉花票、线票、粮票、油票、肉票、豆腐票、糖票……都小心地放进抽屉里。我熟知那种种票证的用法,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精打细算。
④妈妈偶尔回家看到我给弟弟补的裤子上补丁摞补丁,她说:“享福不用学,吃苦得学啊!”其实,当我还是小女孩时,我就已经跟妈妈学了。妈妈曾拿来两块布,剪上三角口子,绷上方补丁、圆补丁、大扣子、小扣子,让我和学着做针线活儿,像完成作业一样让她检查。那时我没想到玩一样学的本事,到过苦日子时用上了。
⑤后来我想,假如当时妈妈说:“可怜的孩子!”我也许会哭,为自己,为弟弟;而妈妈说:“得去学吃苦。”我就不以为苦是苦了,而是受了一种鼓励,去学我该学的,甚至以苦为乐。于是,我补衣服的针脚越发细密了,还学会了做棉衣棉裤、缝手套、纳鞋底、绣花。我很有兴致地在书包上绣上红字:为人民服务。还在枕头上绣上菊花,叫作:战地黄花分外香。
⑥苦日子把“物尽其用”四个字深深地烙在我的行为里。衣服褪了,染一染;短了,接一接;实在太破不能穿了,也不能扔,用来扎拖布。直到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的新式拖布,但我仍喜欢自己扎拖布,扎好了,抖落抖落那整齐的旧布条,仍能体会到一种快意,一种成就感。
⑦妈妈的话让我学会吃苦,学会一种积极实际的生活态度,确实让我受用一生。
(选文有删改)
1.【提取信息】用“ ”画出第②段中母亲所说的一句话。
2.【合理选择】对母亲说的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句话表现出母亲的坚强,表明她首先能在艰苦的生活中乐观无畏。
B.这句话是母亲对儿女最好的教育,事实也证明让儿女受用终身。
C.这句话是母亲告诉儿女要学会吃苦,学会享福。
D.这句话教会了作者如何去面对生活中各种挫折与磨难,成了她战胜各种困难的法宝,使她能够在平凡小事中不断获得满足。
3.【整体感知】读短文,填一填。
(1)第④段中画“____”的句子,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景,抓住母亲的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发表观点】仔细读读下面这两句话,想一想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1)我熟知那种种票证的用法,无师自通地学会了精打细算。
(2)那时我没想到玩一样学的本事,到过苦日子时用上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情感】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感悟道理】为什么吃苦也需要“学”呢?谈谈你的想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景主题阅读补充训练题
庐山落霞
1 傍晚,雨后初霁。我们走上庐山,面对锦绣谷的方向一抬眼,一轮橘红的太阳,在与远天相接的江面上开朗地笑着,容光焕发;江面上展开一个像太空一样雄伟宽广的“广场”,“广场”上铺着宽广的巨型地毡:橘黄、橘红、琥珀、靛青……交织、融合在一起。
2 这时的锦绣谷,成了一片海,淡白中透着浅绿,晶莹透明,纹丝不动,像是结了冰,又像是巨型玻璃镶成的舞台。沿“海”周围,是厚不可测的碧玉般的云雾,上面平平的,周遭如壁。
3 这像一幅什么图画?同游者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恰切的比喻。有的说,像阅兵场;有的说,像仙山琼海;有的说,像西天净土……
4 我暗想:这不是一幅送行图吗?
5 你看,那云障雾壁,雍容,肃静,不正是从千山万谷聚集而来的云神雾仙吗?早晨太阳从鄱阳湖升起的时候,它们云霞万朵,彩衣百重,迎候在九奇峰与含鄱口的奇峰异谷;现在,当太阳要休息的时候,它们又赶到锦绣谷来送行了。
6 好像要证明我的想法似的,太阳接近江面的时候,随着传令兵式的一缕烟云飞过,云壁雾障翻涌起来,江边像点起了万千火把,霎时,彩明暗斑驳,一片欢腾:或乘龙乘凤,或骑象骑虎,或驾车驾舟,一起向夕阳奔去,欢呼,雀跃,挥手,直到夕阳沉下。
7 天边留下了一幅无比宽大的五彩斑斓的织锦。这最后一个镜头像烙印一样刻在我的脑海:
这是不是太阳给送行者回赠的礼物呢?我痴痴地想。
1.【提取信息】文中加引号的“广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理解含义】作者称锦绣谷的云雾为“送行者”,它们送的是( )。
A.太阳 B.庐山 C.游客 D.作者
3.【梳理画面】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云雾随着夕阳下落,在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个方面发生了变化。夕阳照耀锦绣谷,云雾如________,雍容,肃静,这属于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夕阳接近江面,云雾如________,彩明暗斑驳,翻涌起来,这属于________(动态 静态)描写。
4.【发挥想象】文中画“____”的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请发挥你的想象续写一个:有的说,像蓬莱仙岛。
5.【体会感情】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加点的“这”指的是什么?最后两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书主题阅读补充训练
非雪天不能读书
①读书不分四时。春天读书,有杏花春雨,别具一番风情;夏天读书,有接天莲叶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读书,似乎与杏花、春雨、莲叶无缘,飘满记忆中的是山乡茅屋的一天风雪。
②我年少时插队山区,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种、秋收秋种,常常是忙得两头摸黑。虽然有时雨天不出工,但能够留给我读书的时间毕竟太少,也太零碎。
③一个不大的旧木箱,里面零零散散地摆放着一些比较破旧的带霉味的杂书,在箱子盖上写上一副对联就成了我“移动的书房”。冬天,对我来说是奢侈的日子,因为不仅有整把整把的时日,还有火炉相伴,烤红薯充饥,吃完后还能翻开喜爱的书恣意地重读一遍。
④雪夜读书对我也是欢乐的事。一炉红火,满室雪光,四野静谧的落雪声,我时而默诵,时而低吟,时而畅想,一直到雄鸡初啼才恋恋不舍地吹灯睡觉。现在回想起来,我生平所读的书,在那些雪天里读的最多,也记忆最深。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