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自学——质疑——感悟——积累”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篇:修改“自学——质疑——感悟——积累”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自学——质疑——感悟——迁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自学-—辅导”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中的实践运用
侯金学 王海燕 王庆平 张继平 李美坪 官丽琼 关树红 马忠琼 常水英 李建邦 苏雪娟 王炳琼 梁云秀 陈丽萍 李 敏 洪 艳
【关键词】语文课堂
教学模式
【内容摘要】“自学——质疑——感悟——迁移”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的变式,使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主导紧密联系,使阅读教学逐步深入、相互促进,渗透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主旨。模式的理论基点;模式的理论依据;模式功能目标;模式的特点;模式操作基本流程(自主学习——主动质疑——互动感悟——知识迁移)和策略;掌握和运用本模式的建
自学辅导法是中国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教授主持研究的一个课题成果。三十多年来,参加实验和应用自学辅导法的单位遍及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吸收程序教学和传统教学优点的基础上,克服两种教学法的缺点,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教材自学教学内容,教师予以点拔释题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从字面意思上看,该教学法首先是学生自学,然后是教师的辅导,充分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两个主体的作用。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客体,同时又是自身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虽是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但教师的教只能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中,完全服务于学生的学。学会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是未来人的通行证。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奠定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这个基础便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们在自学辅导法实践研究的过程中,初步探索形成了“自学——质疑——感悟——迁移”的“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的变式,使学生的自学与教师的主导紧密联系,使阅读教学逐步深入、相互促进,渗透着“让学生成为学习的
主人”这一主旨。
一、模式的理论基点:
一是自学是教学的基础。一般来说,自学有两种,一种是没有教师指导的独立学习过程;另一种是教师指导下的自学活动。本模式提到的“自学”指后者,称其为“定向自学”。采用定向自学的方式,能帮助学生纳入正确的学习轨道。
二是学贵有疑。课堂教学过程就其认知过程的实质而言,是学生从有疑到无疑的转化。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可见,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提出疑问,并尽可能自己解决疑问,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动脑、动口、动手,去获得新知识。
三是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法国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独立发挥,读出个性,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学法减分题库及答案
二、模式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播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主动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其理论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
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倡导的学习原则:①在学与教的关系上,应该置学生于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组织教学;②在教学目标上,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主,而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
三、模式功能目标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发其学习政治的兴趁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自学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培养合格人才其定基础,创造条件。
四、模式的特点
1.重视学生语言实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重理解,重感悟,重体验,重积累,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重视学生思维发展。教师不越俎代庖,放手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高自学能力。
3.体现教学民主思想。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指导学生善于提问。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实话实说,有讨论,有争议,有保留意见,学生处在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发表不同见解。
4.充分挖掘教师潜能。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质疑问难,点拨学生感悟,这是“活”的教学。就要求教师必须深研教材,储存大量的有关信息,有较高的信息变换和输出能力,善于重组信息,调控信息。这种备课和讲课艺术的长期锤炼,必将使教师的教学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模式操作流程和策略
模式操作基本流程:自主学习——主动质疑——互动感悟——知识迁移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课前搜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全过程的基础。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学生一是初读课文时圈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音、记住形,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义,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二是搜集的信息,一方面是与课文主题相似的文章,另一方面是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背景材料及其它资料。
(二)创设情境,主动质疑
该教学环节包含三个步骤:一是创设情境,导入课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去与课题或文本碰撞,从而引发学生对文本的猜想,形成阅读期待。
二是质疑。一篇新课文,学生通过自学,不可能什么都弄懂,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产生一些疑惑。教师要鼓励学生肯提、提对、提好。可以对课题质疑,可以对文中字、词、句、标点的质疑。这也是对学生自主学习检查的一个环节。
三是出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课堂教学应紧紧围绕目标来进行,特别是对于完不成的目标要及时补救,实现堂堂达标。课时教学目标主干要鲜明,要简明、易操作、易检测。目标要以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为依据。
(三)互动感悟,合作探究。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要根据文本的特点来确立文本主题,确定学习目标。教学中要围绕文本主题和学习目标,学生自学课文中最能打动自己的词、句、段,边读边体会,深入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品读赏析时,有层次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文本对话,形成情感碰撞,使教学目标落到实处。4
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帮、互学,达到整合文本信息,抓语言文字训练,优化教学环节的目的。
该教学环节应注意:一是确定课文的主题的方法多种多样,一定要以文本的内容和课型来设计。二是在品读感悟中以读为本,自主阅读,以读代讲。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运用多种阅读方式。如默读、个别读、齐读、竞赛读、快速读、同桌对读、分角读、听录音读、教师
范读、自由练读等等,调动学生的情感,将他们带入课文中的情境,并进入角,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变化的语气,表达出人物的情感。引导他们展开想象和联想并且注意培养阅读技巧,使学生在读中生疑,读中释疑,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三是强调合作与交流。教师引导出可供学生进行合作交流问题,问题必须能够刺激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有的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有的能够引导学生作多方面的推理;有的能够挑起不同意见的争辩;有的能够鼓励学生有创意的发现„„通过交流来达到互助互补、互激互促,才能逐渐形成共识,或达到成果共享。
(四)总结提升,知识迁移
该环节分两个步骤:一是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说收获,畅所欲言谈体会,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二是知识的积累和迁移。语言积累要注意以下几点:1.鼓励学生主动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阅读有关名著。3.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自由展开阅读活动。知识迁移主要是运用文章表达的方法进行段或篇的写作,做到读写结合。其中知识迁移,可以在课中、课后进行,说的训练和写的训练相结合。
五、运用范围: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