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篇一
    教学步骤
    一、讨论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讨论)。
    1.为什么说邹忌进谏的方法很巧妙?邹忌为什么不“直谏”而要“讽喻”?
    明确:个人美不美的问题,妻、妾、客人和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本是生活小事,但在这种小事中,却隐含着大道理。在“受蔽”这一点上,生活小事和国家大事之间有着共同点,可以进行类比。而齐威王又爱好类比(隐语),从美不美的问题谈起,威王喜欢听,阐明道理,由抽象变具体,由深奥变浅显,由逆耳变顺耳,威王就容易接受。
    2.本文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而作者却用占全文1/2的篇幅去写邹忌和徐公比美,这是不是详略不当?
    明确;不是。写比美,是为后文铺垫,是设喻手法。从全文来看,设喻、讽谏写得详,而齐
王纳谏除蔽写得略。这种详略得当的手法,值得我们学习。
    3.本文的人物对话为何不同?
    明确:本文第一段里的三问三答,答的内容都是说邹忌美,只有一两个字的增减或变化,但却反映了对话人物问的关系亲疏远近的不同。妻是热情地赞扬邹忌“美甚”,反映了妻对夫的偏爱;妾在家庭中地位卑微,因为害怕,不得不敷衍地说一句“徐公何能及君也”,她的赞美比妻差多了。客回答是:“徐公不若君之美也。”用陈述句,比妾的反问句,语气更轻了。
    二、课堂自测(20分钟)。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身长) ②形貌昳丽(光艳) ...
    ③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④臣之妻私臣(偏爱) ..
    ⑤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 ⑥王之蔽甚矣(受蒙蔽) ..
    ⑦时时而间进(有时候) .
    2.辨析加点词的意义和词性。
    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谁,代词) .
    孰视之(仔细地,副词) .
    唯大王与臣孰计之(周详地,副词) .
    3.“于”作介词用,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解释:A. 副 B.向
    C.对 D.比 E.跟 F.在;给下面加点的“于”选择正确的解释。 ①客之美我者,有求于(C)我也。 .
    ②#8222;#8222;皆以美于(D)徐公 ③皆朝于(A)齐。 ④此所谓战胜于(F)...朝廷 ⑤曹操比于(E)袁绍,则名微而众寡。 .
    4.“于”和“是”连用,有:A.于是 B.因此 C.在这事上。给下面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①于是(B)入朝见威王。 ..
    ②于是(A)众齐发,敌人纷堕入落叶。 ..
    ③吾父死于是(C)。 ..
    5.比较下面两个疑问句的意思是不是相同?哪一个句子与现代汉语的词序相同?
    ①吾孰与徐公美?
    ②吾与徐公孰美?
    [答]有连接相比较事物的连词“与”,两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同。第②句符合现代汉语的词序。
    6.对话的个性化是本文的写作特点之一。在回答邹忌提出的“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的问题时,妻、妾、客人的回答有何不同?试结合他们的不同身份扼要回答。
 
《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 篇二
    广东深圳荔香中学 萧明光
    教学主导
    1. 基础性阅读,即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
    2. 理解性阅读,即能感知人物特点和结构特点,能初步领会自知和民主的积极意义;
    3. 期待性阅读,即能扬弃文中不可避免的糟粕和不合时宜的内容;
    4. 拓展性阅读,即提供相应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内容,扩大阅读视野。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重点
    背诵和三个排比层叠套裹的结构艺术。
    教学步骤 
    导入  新课
    用一面镜子做道具。教师登上讲台,顾盼照镜,然后再略带夸张地做净面去污之状。接着提示:我手中一面镜子,起什么作用?同学们说得对极了!我的镜子就是我的意见书,当面暴露我的缺陷,当面指出我的毛病,接受它的忠告,就是光洁我的面容,就是干净我的肌肤。可是,一个国家的兴衰得失,一个国君的统管治理又该以什么作为它的镜子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历史散文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给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
    第一步:基础性阅读
    文言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由于年代的阻隔、言语表述方式的差异和文字阅读兴趣低下等等而造成的局限与影响,虽然学生在这个学段里已学过长短三十余篇文言文,但发展不平衡,相当部分学生阅读能力依然不强,要让他们感知文意,领悟精华,获得审美享受,首先还得从肃清道路上的“绊脚石”开始。
    1. 粗读课文,辨清字音。先老师或录音范读,提请学生注意;再学生齐读,出容易误读的字加以正音,并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内容。示例于下:
    有余(九上《出师表》“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昳丽 朝服衣冠(八上《三峡》有“朝发白帝”,《长歌行》有“朝露待日晞”,八下《醉翁亭记》有“山间之朝暮也”等) 期年 间进
    2. 再读课文,解说词义。提请学生全文默读,并对照课本注解和工具书,疏通字词的基本意义,教师出学生容易忽略、多义或古今意义有差异的词予以查问。示例于下:
    朝:早上;朝廷;朝拜善:善事;好的;擅长;好孰:谁;仔细;什么(《隆中对》有)间:时候;间或;参与;夹杂(《口技》有)
    地方:土地方圆(今:处所)明日:第二天(今:将要到来的下一天)左右:身边的人(今:表方位)私:偏爱(《出师表》有今:自私)
    3. 还读课文,复述大意。先散读,要求学生放声无碍。再自由组合或教师挑选,分角演读故事大意。某些特殊句式,予以点拨归纳。示例于下:
    忌不自信。(倒装句,宾语前置。《满井游记》中有“城居者未之知也”。《岳阳楼记》中有“吾谁与归”)
    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者者。(定语后置,《马说》中有“马之千里者”)
    4. 追读课文,完成背诵。感悟课文排比和反复的语言修辞特点,提高记忆的效率,以先进示范或教师表率,使多数学生在课堂中完成背诵课文的任务。
    第二步:理解性阅读
    一部《战国策》,非文非史,亦文亦史,写实与虚构相兼,本文能最典型地体现《战国策》的特。与其当史来读,不如做美文来读,当作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读。西方有人尖锐而不无偏激地以为,历史都是假的,除了人名。因此,本文阅读理解,首先弄清故事情节:邹忌巧用寓言、齐王虚纳善言而施政有成,天下大治。这一点无须作为重点,概括归纳即可。接着,需要分析人物个性,只要邹忌就行。邹忌五个“一”:一个高官之位(史载此人善鼓琴,做齐相,封成侯);一副好皮囊(“形貌昳丽”可证);一个突破阿谀谄媚重围保持清醒、具有自知之明的头脑;一腔在位谋政、进尽忠言的热血;一张委婉幽默的巧嘴。通过人物分析,再就文本客观提供的积极意义,引导学生明白两点(如能感受更多信息,更好):一是人贵有自知之明;二是为臣者敢于进谏、善于进谏的民主意识,为君者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的形象。诸如此类,通过引导和师生互动,或板书,或学生自记笔记。用表格示例于下:
    如果把《战国策》当美文来读,其结构层次的“三排”之法,重叠套裹,从头至尾,实为罕见,很可细嚼精咽。顺序当可按范围层次,从大到小进行清理。就整体思想倾向而言,似乎有点吻合后来南宋理学家们倡导的八条目中的诚意修身、治国、平天下,是三个排比;就邹忌整个行为方式和过程而言,从问询到比较反思再推及到君王,也是三个排比;就邹忌自醒的情节看,朝窥、日问、晚思,再到问讯的对象和对象们的反映的细节等等,无一不是三个排比。至于“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上、中、下等级的奖赏,“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时间推移,三个排比典型而明显,一提便知晓。这种文章的结构层次的重叠美可以引导学生好好欣赏,深入会意。
    当美文来读,还可引导领会之处有:由小到大,由此及彼,从近到远,从个人修养到朝廷天下的递进构思;实写家事感悟、虚写战胜朝廷的详略艺术;一代国相不惜执著形貌攀比的夸张手法等等。尽可由学生有所发现和体会。
隆中对译文    第三步:期待性阅读
    在吸取精华、继承优良传统,让学生充分感受正确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把本文置于现实世界的平台上,为学生提供求异思维和批判阅读的参照,引导学生用别样的眼光读出主体独特
的体验。比如,“战胜于朝廷”,且不说夸张失实的嫌疑,单论这种内敛自醒的不可靠和不可行。当今世界,无论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立足、民族的强盛,没有真正的实力做后盾,“战胜”纯是自欺欺人的诳语,儒家走向理学死胡同的八条目的原义,是不能救国和强国的。再比如,“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的进谏情形的变化,夸张有余,信实不足;一代国相身上一天到晚流溢的脂粉夸饰,怎么也难以让人全信,细节的失实,也直接影响整体的真诚。因此,更多地当文学作品读可也。
    这一步的学习,老师除了略加激发,无须预设和过多暗示,让学生在成年人的是非取舍标准里萦绕;哪怕失之于幼稚和考虑欠周或存在明显的谬误,也当平等地交流和沟通,关键在培养敏锐的批判锋芒和掌握武器的基本功。
    第四步:拓展性阅读
    这一步主要由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材料印发。目的在于感悟读后感的一些写法和叙述性故事材料的概括归纳和使用,以及期望学生拓宽历史散文的阅读视野。示例于下:
    纳谏与止谤(节选)
    ──重读《邹忌讽齐王纳谏》有感
    臧克家
    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久而弥笃。《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初小时就成诵了,觉得它故事性强,有趣味,引人入胜。60年后,再读一遍,如故人重逢,格外亲切。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即使君子,也难免有过,不同的是“过也,人皆见之,及其更也,人皆仰之”而已。古代帝王置谏官,自己有了错误,臣下可以进谏。帝王自以为是“天之骄子”,富有四海,臣服万民,行为万世师,言作万世法。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俯视一切。能倾听逆耳之言,采纳美芹之献的,历史上并不多见。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少数聪明一点的,为了坐稳江山,笼络人心,也能从谏如流。有圣君,有贤臣,使政治稳定,国泰民安,历史上称为太平盛世。像唐太宗与魏征,就是一例。而最突出、最典型的,要数邹忌与齐威王了。
    讽谏帝王,是冒险的事。批“龙鳞”,逆“圣听”,需要大勇与大智。多少忠臣义士,赤心耿耿,尽忠进谏,结果呢?有的被挖心,有的被放逐。比干、屈原悲惨的故事,千古流传。
    因此,对这位勇于纳谏的齐王,既佩服他的大智,也赞赏他的风度。这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文章,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宽大明智、精神高尚的形象,事隔几千年,栩栩如在眼前。想当年,他听了邹忌的讽谏之后,立即下令臣,遍及全国,面刺错误,指陈弊病,不仅言者无罪,反而重赏,这是何等气度,何等磊落胸怀,千载之下,犹令人感奋不已!
    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在同一本《古文释义》里,小时候也读过《召公谏厉王弭谤》这篇古文,至今还能背出其中的名句。拿这位厉王和齐威王一比,真可谓天渊之别了。齐威王下令求谏,周厉王却以“能止谤”自喜,天下之人,满腹不平,他要钳住万民之口,自己也捂紧耳朵。“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止谤”使得老百姓“道路以目”。三年之后,土壅而川决,这个特大暴君──人民之敌,被“流于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