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即几分之一。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5、分数未带单位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分率)1÷总份数;分数带有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用一个数÷另一个数。
6、分数的大小比较:①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就大。②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③ 异分母分数,先化成同分母分数(分数单位相同),再进行比较。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6、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化成整数,用分子除以分母。
7、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8、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9、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1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11、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最大公因数。可以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
1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最大公因数之间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
13、互质数: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14、两个数互质的特殊判断方法:① 1和任何大于1的自然数互质。② 2和任何奇数都是互质数。③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互质数。④ 相邻的两个奇数互质。⑤ 不相同的两个质数互质。
⑥当一个数是合数,另一个数是质数时(除了合数是质数的倍数情况下),一般情况下这两个数也都是互质数。
15、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① 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数。② 互质关系:最大公因数就是1。③ 一般关系:从大到小看较小数的因数是否是较大数的因数。
16、最简分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17、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并不是一定要把分数化成与它相等的最简分数才叫约分;但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
18、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共有的倍数叫做它们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最小公倍数。可以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数。
19、两个数的公倍数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之间的关系:几个数的公倍数是它们最小公倍数的倍数。
20、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通分时,公分母一般为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1、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① 倍数关系: 最小公倍数就是较大数。② 互质关系: 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③ 一般关系:大数翻倍(从小到大看较大数的倍数是否是较小数的倍数)。
22、约分和通分的依据都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23、小数化分数的方法: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必须约成最简分数。
24、分数化小数的方法: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按要求保留几位小数。(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25、判断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方法:① 判断分数是否是最简分数;如果不是最简分数,先把它化成最简分数;
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26
= 0.5                                                                 
                                             
 
长方体和正方体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立体图形。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长、宽、高都各有4条,分别平行并且相等)
3、长方体的特征:
面: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最多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棱: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顶点:有8个顶点。
4、正方体的特征:
面: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6个面完全相同。
棱:有12条棱。12条棱的长度相等。
顶点:有8个顶点。
相同点
不同点
dm是什么单位的
长方体
都有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
6个面都是长方形。(有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棱的长度都相等
正方体
6个面都是正方形。
12条棱都相等。
5、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6、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高)×4         
7、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8、至少要8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体。
9、表面积:一个物体表面所有面的面积之和叫做表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10、长方体的表面积:
①长方体有“上”、“下”、“前”、“后”、“左”、“右”6个面。
②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用字母表示:S=abahbh×2
③特殊长方体的表面积(有两个面是正方形)正方形的两个面完全相同,其余四个面完全相同。
11、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 S= 6a2
12、表面积的常用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1m2 =100dm2    1 dm2 =100 cm2  1 m2=10000 cm2
13、生活实际:油箱、罐头盒等都是6个面;游泳池、鱼缸等都只有5个面;水管、烟囱等都只有4个面。
14、长方体或正方体每截断一次会增加两个截面,所以这时的两个物体的表面积大于原来物体的表面积。
1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表面积会扩大倍数的平方倍。(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表面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4倍)。
15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就是看物体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
16、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m3)、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   
棱长是1 cm的正方体,体积是1 cm3 棱长是1 dm的正方体,体积是1 dm3 棱长是1 m的正方体,体积是1 m3
相邻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1m3 =1000dm3    1dm3=1000cm3
17、长方体的体积=××        用字母表示:V=abh
18、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字母表示:V= a3 (读作:a的立方,表示3a相乘)
19、底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底面的面积叫做底面积。
20、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用字母表示:V=Sh  S= V÷h  h= V÷S
21、容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它的容积。容积单位有: 升(L)、毫升(ml  1 L = 1000 ml
22、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1 L = 1 dm3      1 mL = 1 cm3
7、将铁钉的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过一会儿,取出铁钉,我们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P3623、容积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跟体积的计算方法相同,但要从里面量长、宽、高。(所以物体的体积大于它的容积)。
24、长方体或正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扩大几倍,体积就会扩大倍数的立方倍。(如长、宽、高各扩大2倍,体积就会扩大到原来的8倍)。
12、太阳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直径是1400000千米。25、排水法:(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16、在北部天空的小熊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可以借助大熊座比较容易地到北极星。黑夜可以用北极星辨认方向。
2、你知道哪些昆虫?被浸没物体的体积等于上升那部分水的体积
7、对于生活中的一些废弃物,我们可以从垃圾中回收它们并重新加工利用。这样做不但能够减少垃圾的数量,而且能够节省大量的自然资源。 容器的底面积×上升那部分水的高度。
计算方法
答:这个垃圾场不仅要能填埋垃圾,而且要能防止周围环境和地下水的污染。 放入物体后的体积原来水的体积
4、如何借助大熊座到北极星?(P58
26、把长方体或正方体截成若干个小长方体(或正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体积不变。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分母不同,也就是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
6、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3、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在一个算式中,如果有括号,应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5、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6                             
  简易方程
一、填空: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数通常写在字母的前面。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7、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保护身边的环境?2a×a可以写作a·aa2 a2读作a的平方。  2a表示a+a
3、等式: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4、等式的性质: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5、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解方程的格式要求:①必须写“解”并打上“:”。②所有“=”对齐。③自觉进行验算。
61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
乘法:积=因数×因数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除数=被除数÷商